十年东京华人老炮科普-日本生活六大潜规则

随着日本10月11号全面解除限制,正式开放后,越来越多的朋友登陆日本。留学,工作,生活,创业,不可避免的和日本人开始打交道。这种打交道不再是当年游客式的交集,游客身份时,你大多时候是消费者,本地人是服务者。你能享受到极致服务,那是传承下来的服务精神和规范。这种由上到下式的相处,自然会让人觉得舒服。

而当你生活,工作时,和本地人大多时候就是平视的相处,那么大家心照不宣都有一些潜规则,至于为什么不说,日本叫做暧昧学,读空气。而一旦有人违反,轻则孤立,严重的甚至违法。我是老萧,今天我们来聊聊日本生活的潜规则。

#1

尊重休息时间

有些朋友习惯了996甚至007的工作方式,几乎所有时间,所有事项全部使用微信来沟通。比如深夜12点,都到了床前明月光的环节了,这时候有朋友没有预约,突然发条微信,来咨询工作的事儿。这种情况9成不会回复,就算有时候回复了,服务者有时候也会有些抵触。上班是上班,休息是休息,这两者的界限是非常分明的。

有些人觉得这样的即时通讯是高效,而即时通讯高效的原则是基于双方都有时间的情况下。一方有时间,一方突然应对,这服务能好吗。说句玩笑话,在最及时冲动的泡泡浴都得提前几个小时乃至一两天预约,更何况其他了。在万物皆预约的日本,如果涉及到正式事项,通常都是以微信或者line来预约时间,或电话,或邮件,或见面。彼此都在工作时段专门留出一段固定的时间来处理。

同理,这里衍生出另一个话题,就是守约。

日本属于高度信用社会,不止一次说过,这里信用约等于钱。失去使用约等于社会信死亡。比如一次信用卡违约,可能三五年都不能申请贷款。比如一次失约,你和一家公司的合作永久中断。当然,也不全是那么死脑筋,日本人极其讲究“解释”。比如台风下雨,或者一些不可抗力无奈失约,这时候你提前三五分钟解释,甚至事后再说明,只要你的解释合情合理哪怕是假的,9成日本人都选择直接相信并原谅。

一户话解释:工作休息界限分明,可以失约,可以骗我,注意次数。

#2

契约和人情

很多朋友办事儿的习惯送些礼物,好像不送点礼物,总感觉这事儿没着落。只要礼物到了,这事儿就算成了。

前段时间一哥们刚来日本,准备在23区租个预算40万日元左右的房子,需要离港区20分钟车程,是塔楼,能养宠物,有停车位,最好还能直接租给外国人。这要求估计他自己也知道有点麻烦,我拉个群,安排了公司一小姑娘斋藤负责这事儿。

结果第二天这大哥就来公司给人小姑娘硬塞了一套神仙水。姑娘中文也不好,还没反应过来,大哥就走了。当时我不在,下午一回公司,小姑娘赶紧把东西给我,一顿手舞足蹈。感觉都快急哭了。为啥急哭,因为在日本人的眼中,这玩意叫礼物,今天你送我,下次我就得回个差不多价值的东西给你。人家姑娘一个月工资才多少,到时候回礼的时候心都在滴血。我和她解释说:人家这意思是,这东西免费送你的。不用回礼哟。

这么一说,小姑娘更害怕了。抓着我手一顿摇:他是不是对我有什么企图,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他是不是什么不良分子。要不然刚一面就免费给我这么贵的东西。我不管,我不行,我不接。今天这礼物不退回去,这活儿我不干了。这就是日本人的典型思维,人家平常送礼基本就是朋友之间,价格就是一两千日元,折合人民币百八十的玩意,表个心意。一陌生人不见面送我几万的“免费”礼物。无事献殷勤,人家害怕。最后我还得折腾一趟,亲自把东西送回去。

这里想说的是,你委托别人办事儿,已经付钱了。别人付出时间和服务,你付出了金钱。形成了契约,先聊钱,事办的漂亮,自然就有了感情。

一句话解释:在日本,送礼和办事儿不是正相关,甚至是负相关。先讲契约,再聊人情。

#3

尊重隐私和版权

这里分为几点,一个个说。

1、有些喜欢拍照的朋友,来了日本后,看到美景,美人总是习惯性的记录下来。这种记录有时候不分场合,比如电车上的JK小姐姐,比如公园里拥抱的情侣,比如觉得精致有人文感的老太太。拍完随手就放到推特和Facebook了。

但这事儿在日本犯法。特别是在电车上,这种在日本叫做“盗撮”,一旦发现,9成9女生会报警。

2、不少留学的朋友,心中都有一个字幕组的梦。这里提醒一句,在日本,千万不要为了炫耀自己的日语水平或者是秀优越感之类的,去帮汉化组做图源或片源的工作。你觉得是在造福大众,本质你是在侵权搬运别人的作品。

互联网的本质的开放,但这个开放是在授权者允许的情况下。没有允许的搬运,王朔说那叫偷窃。在日本,汉化组的工作是刑事违法行为。抓到罚款+遣送套餐了解一下。

3、你要尊重别人隐私,同等的,别人也要尊重你的隐私。在家里的时候,除了预约的快递外,不要轻易给外人开门。一般不问自来的人基本分为几种,传教,推销,NHK收费。传教和推销基本就是面容和蔼的大爷大妈,给你一顿洗脑。你直接礼貌关门就成。NHK收费这个梗简单来说就是,你家里有电视就得交钱。没电视,不管他给你说法律,说规矩。你直接一句:see you。

4、说个冷知识,在日本买自行车记得【防犯登録】。登记的是车主姓名,住址和电话。如果朋友转送给自己的自行车,同样需要重新登记防范登录。随便找个买自行车的店花500日元,10分钟搞定。

因为在日本街上,自行车有很多骑行规矩,比如不得戴耳机骑车,骑车载成年人,打电话,单手撑伞,夜间不开车头灯等行为这些都会被警察拦下。一般这种情况拦下,警察就是让你注意下即可,并顺带问一句你的自行车登录人是谁。如果答不出来,或者回答错误,那么警察就有理由怀疑你车是偷的。而且有时候,即便你骑车没有违规,警察也会把你拦下,问问登录人,至于为啥。很多年后,一警察厅的朋友居酒屋闲聊才知道,以居住的新宿区为例,一半的犯罪基本都是自行车偷窃,想降低犯罪率,最低成本的就是查自行车了。。。。

#4

排队和特权

大家来日本可以发现,日本人似乎极其热衷于排队。并且对于插队的行为几乎是深恶痛觉。

排队文化的深层原因是从众文化。很简单的体现就是,一家店原本没有人,只要有第一个人开始排队,你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现,街边的路人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愿意来凑合下。

至于特权厌恶,这其实是全面西化带来的后遗症。或者说是福泽谕吉这位作为日本近代影响最深远的思想家,印在日元万元大钞上的传奇人物留给日本的馈赠,在其劝学篇开篇即言:天不生人上人,亦不不生人下人。

公务员则是典型的公仆心态,无他。所有公务员的薪资都是人民纳税交的,即便工资收入不到纳税水平,但日常消费都有消费税,房产拥有房产税。只要在当地生活,税收绝对是伴随终生。所以经常能看到,在日本政务大厅,公务员各个跟银座售货员一样,半跪在身边处理事情。但凡要是耍脸子,身边的日本大爷大妈分分钟让你见识下,什么叫做人民当家做主,今天不给个越级投诉,都算是大发慈悲了。

甚至在阶级鄙视最严重的银行,都基本做不到特权。听到身边不止吐槽,就算汇款1亿日元以上的金额,没有VIP室,没有专门通道。一样拿号,一样排队和身边大爷大妈取款一样办理。这听起来像段子的笑话,是在帮忙多位客户办理投资,购房等多样手续后的亲身体会。

#5

为服务买单

有些朋友会都一个观念,我可以为资产买单,比如买楼,比如买地,比如买工厂。但服务?不都说日本服务好吗。这玩意还用买单?

直白的例子就是,日本房产公司喜欢把所有项目罗列出来,比如房产多少钱,法务多少钱,税费多少钱,宅建士多少钱。尽量做全做细。然后把报价清单发出去。很多客户一看,凭什么啊。我都在你这人买房子了,你这人员服务不都该免费吗。你这是二次收费, 这是坑我外国人呢。对比之下,很多华人房产就顺眼多了,上来就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先吃饭,再喝酒,事情咱酒桌上聊完,所有付费都会告诉你,咱都自己人,能骗你吗。你只要在我这儿买房子,服务什么的都应该的。结果往金额上一看,妥妥的华人价。啥叫华人价,比日本人贵三成算良心,贵五成算讲究,贵一倍,这算是有利润了。

这话属于砸人饭碗了,但是只要有在日本创业经验的诸位一定能听懂这种经历。公司要生存,要发展,就是要合理的利润,这不丢人。人员的时间就是公司直接要支出的成本,如果这块儿我给你免费了,肯定得在别处找补回来。免费从来都是最贵的。

#6

默认礼仪

每个社会都一套专属的默认礼仪,这里说几个日本生活常见的,给大家参考:

1、不要大声说话,特别不要在电车里接电话,如果一定要接,尽量压低声音,并在短时间内结束。

2、在东京,电车拥挤到起飞绝对是个陈述句。早晚高峰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迎面一个小姐姐突然挤到你怀里,不用起什么绮丽心思,并请在第一时间将双手暴露在大家眼中。因为日本性骚扰对女性是绝对保护,电车痴汉那一套看看动作片就好,别当真。

3、在走楼梯的时候,前面有姑娘,请尽量低头,如果玩手机,也请尽量低下来。这是因为日本普遍的JK文化。你要是仰着头玩手机,同上,报警绝不是开玩笑。

4、漂亮女生请务必不要深夜站在车站门口或街头一动不动玩手机。这事儿在日本的暗示是:陌生人,可以请我喝一杯吗,或者是,陌生人,能给与我帮助吗。至于怎么帮助,基本都是在love hotel了。

#7

尾声

过日子这件事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日本生活会减少很多欲望和焦躁不安,毕竟大家都拿着差不多的薪水,吃着差不多的食物,住着差不多的房子。

你不用担心食品安全,购物被宰,办事儿没有红包,没有红,富,官各种二代招摇过市。但这个社会就像一台高度成熟的精密仪器,大部分民众都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在其中有条不紊的运转着。是君之蜜糖还是彼之砒霜,就由各位自行判断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日本   东京   日本人   电车   日元   事儿   潜规则   自行车   礼物   时间   华人   朋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