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两千问164-药王孙思邈

问题一

参考故事第1句,“《千金方》”。

问题二

参考第11段,“导尿术”。也有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问题三

第2段,“药王”。

问题四

倒数第2段,“《新修本草》”,也称为《唐修本草》、《唐本草》。

问题五

倒数第1段,“太医署”。

邈miǎo,本义是距离远的意思。孙思邈,尤其在中国古代医药学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有几个关键词“长寿”、“医术高”、“炼丹”。

虽然他的故事,是在唐朝初年这段时间,也就是李治这时期讲的,但是,这个“神仙”,可是在北朝时候,可能西魏那个时候,就存在了。关于他是活了141,还是121,还是101,都有争议。

但是不管怎么说,在那个乱世,他可以称得上“惯看秋月春风”了。医术高明相关的故事,这里也不说了。参考书上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孙思邈治病的故事。

中国传统医学里,医药是不分家的。他的主要著作基本都是唐高宗李治时期完成的:《千金要方》等,他还奉命参与编写了《唐新本草》。也就是说,他的主要学术成就是在唐朝。

民间故事中,特别喜欢渲染他养生有道。尤其是晚年的时候,居然还生了一个老儿子。实际上,据新旧唐书记载,他只有一个儿子,叫孙行。这个儿子,后来考中科举,在李治时期就开始当官了。孙思邈的父祖也都是当官的。只是他父亲后来辞官了。据记载,这个儿子的确是在他晚年的时候才有的,当时他大概60岁左右。这在中国古代,已经是奇迹了。

之所以,他被称为“药王”,也因为他炼丹的传奇经历。据记载,炼丹专家孙医生用的“伏雌雄二黄用锡法”这个手段得到的应该是单质砷,据说这东西透明的,挺漂亮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孙医生炼丹也练成了,但是没吃。

他得到过五石散的配方。五石散又叫寒食散,这种药方源起秦汉时期,是把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放在一起提炼,因此得名五石。据说汉武帝想要长生不老,让让术士用这个给他炼丹。

后来还当着他徒弟的面,召集了一大批人,当场把五石散的方子给烧了,约定以后都不准再弄这个。我们现在知道这东西,剧毒,这要是吃了,立马“躺板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药王   本草   医术   中华   中国古代   唐朝   晚年   倒数   时期   儿子   故事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