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桩是收尾骨还是翻尾骨?

洪式拳创始人洪均生先生认为尾骨末端微外翻,很多人就练尾骨外翻,搞得腰中间有个凹陷,挺胸泛臀。有的门派主张尾骨内收,挺小腹。


以上都是错误的。

因为尾骨外翻并不是单独的,它要结合所有的身法: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手有抬起之意等。

尾骨外翻,还不能让腰内陷,臀翻外。腰必须直,头必须领,劲必须下贯,膝盖必须上挑,尾骨既是外翻,又有内收的合劲。背上一股气往上,胸前两股气都要下沉,一股气沉小腹,一股气沉脚下。气沉小腹容易被人感受到挺小腹,实际上是塌胯挑膝。

这就是有人主张翻尾骨,有人主张溜臀的原因,看似矛盾,实则必须二者同时做到才对,否则腰就会弯曲有凹陷。


这就是有人主张收小腹,有人主张挺小腹的原因,看似矛盾,实则必须二者对立统一,既不收也不挺,既收也挺,有两个矛盾的感觉同时存在。

这一点,没有十年功夫根本体会不到如何做才正确。

头劲领起不是特意的,只要动作做对了,劲自然往上,是劲让头昂起来了。劲往下贯也不是刻意的,只要动作做对了,劲就下沉脚底和丹田了。感觉膝盖是既下沉又上挑的状态。尾骨是既沉又收的状态。小腹是既实又虚,既沉又挺的感觉。


清气上升,浊气下沉。不知是人刻意做的,还是动作令它实现的。主动也有,被动也有。不主动不行,做不对;刻意做动作也不行,做作。先要勉强,后求自然。

练太极拳就是外人看都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在胡说八道,因为每一个都是无法实现的对立,而事实上就有一个极小的点或缝隙是实现这个对立统一的。如果找不到这个实现对立统一的点或缝,那就不对,任由任何一方发展都是南辕北辙,都是盲人摸象。

这个也不是让老师给正正就能做到的。我常见一些太极大师给别人正这里正那里,我都觉得非常可笑。这种东西是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都是需要多年才能练到的。能当场改正的毛病只有方向、角度、顺逆、步型、手法,无法当场改正的都是功夫,需要时间和勤奋,日积月累。大的动作错误能当场改正,功力方面的错误,无法当场改正。


练拳与站桩一个道理,只不过练拳时我们一心一意在动作或者其它方面,没注意自己的身法。因此,站一站定势还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尾骨   收尾   小腹   膝盖   对了   矛盾   功夫   主动   错误   动作   感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