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排尿不畅,一方滋阴助阳,扶正祛邪,力挽狂澜

《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其病癃闭,邪伤肾也。”其首发症状为尿频,通常夜间尤甚。这是因为夜属阴,夜间阴气盛、阳气衰,膀胱因阳虚失约,所以表现为夜尿次数增多。


该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该类人群因事业、家庭繁琐操劳而产生负性情绪,或因年老体衰而消极悲观,直接影响肝气疏泄。


肝疏泄不及,气机不畅,郁而化火,下结肝肾,致精血不能互生,加之嗜食膏粱,亦可助火生痰。

败精浊瘀阻于精室,水道通路狭窄,瘀又与痰、火、湿、虚互结,最终以前列腺腺体增大压迫水道,发为“癃闭”。


江某男,64岁。主诉:尿频、排尿不畅1年,前列腺增生。


患者既往有慢性肾脏病,经服参芪地黄汤补肾益血治疗后,血肌酐恢复正常。

现症见尿频、排尿不畅,夜间尤为明显,尿黄,大便困难,倦怠乏力,舌质紫暗,苔白,脉缓。


证属肾气亏虚、湿热藴结,治宜调补肾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处方:黄芪、党参、肉苁蓉、山药、熟地黄、山萸肉、茯苓、怀牛膝、草果仁、紫苏梗、大黄、石斛

服药6剂,患者尿频、排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但见皮肤瘙痒。予前方基础上,去怀牛膝,加川牛膝、白鲜皮、苦参。


服10剂,述小便频基本消失,皮肤瘙痒症状缓解,患者要求续服7剂,加以巩固。

饮食水谷经脾胃转输,生成津液,经布散后,脏腑代谢的浊液下归于肾和膀胱。膀胱为水腑,既藏小便,又可在肾气的调摄作用下排出小便。


由此可见,分析病理可见于肾虚、湿热、血瘀三个方面:

1、膀胱湿热——小便色黄;

2、肾气不足,膀胱无力——小便频、排尿难;

3、血行不畅,大肠传导无力——大便困难。

方取党参、黄芪补气;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髓;山药补益脾阴、固精;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健运;肉苁蓉温阳补肾,润肠通便。


山萸肉补养肝肾、涩精;草果仁燥湿除寒,祛痰截疟;紫苏梗理气止痛、和血;大黄泻火解毒、攻下;石斛补益脾胃、疏清虚热。

复诊见患者皮肤瘙痒,故去偏于补肝肾利尿的怀牛膝,改为侧重于活血散瘀利尿的川牛膝,另加白鲜皮、苦参清热燥湿止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癃闭   熟地黄   扶正祛邪   肉苁蓉   燥湿   牛膝   尿频   滋阴   力挽狂澜   湿热   山药   膀胱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