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 不仅要知道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危害,还要知道为什么会胖

“超重和肥胖影响着儿童的生活质量,使儿童的身心健康蒙受损失。我们发现儿童期肥胖症还可能影响儿童的教育成就,加上他们成年后继续肥胖的风险,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对儿童自己、他们的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巨大的健康问题和经济后果。”


Dr Sania Nishtar

终止儿童期肥胖症委员会联席主席


目前儿童肥胖是21世纪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且儿童肥胖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2019年,世界肥胖联合会(The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估计,2025年将有2.06亿5 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肥胖症,2030年将有2.54亿。在2030年估计拥有100万以上肥胖症儿童的42个国家中,排名最高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巴西,排名前42名的国家中只有7个是高收入国家。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超过一半成人超重/肥胖,6 17岁、6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0%和10.4%。其中6至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高于2015年的16%和2002年的6.6%。


儿童和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也日趋严重,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儿保门诊上最常见的几种营养性疾病(缺铁性贫血、低体重、消瘦、生长迟缓、超重和肥胖),其中超重和肥胖儿童数远远超过低体重、消瘦儿童。


告诉家长体检评估结果是低体重、消瘦时,都能看出家长的焦虑和担心,急切想知道怎么办。 但评估结果是超重和肥胖时,很多家长表现出来的是开心。


“是的,我们吃得很好的”

"小胖墩,你看医生说你胖了,哈哈哈……“

“我们是奶胖 ”

“小的时候胖点没事的,长大以后就好了”

“我们没吃什么呀“

……


最初人们都是认为小儿”白白胖胖就是健康“,因此就有了”长得越胖越健康的误解。殊不知,肥胖给儿童带来的是祸而不是福,许多超重和肥胖儿都处在亚健康中。而且,41%-80%的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年,可延续至成年。


儿童肥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如终止儿童期肥胖症委员会联席主席所说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到儿童自己的身心健康,还会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的健康问题和经济后果。美国《儿科》杂志一项研究统计了多个美国研究后估算:一个10岁的肥胖儿童与一个10岁的正常体重儿童来比,一辈子在医疗上要多投估计19000美元,这还不算因病误工或丧失工作能力导致的间接损失。



超重和肥胖的危害


1

婴儿期

婴儿期抵抗力差,肥胖儿童由于肺通气功能降低,患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大为增加。在患下呼吸道感染时,更容易发生喘息、喘憋、呼吸衰竭等。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睡眠时打鼾、甚至呼吸暂停。

2

儿童期

肥胖儿往往怕热多汗,容易患化脓性粉刺、毛囊炎、脂溢性皮炎、脂肪肝、血压增高等。


以上海市为例,在被发现的重度肥胖儿中,有 16.7%的儿童已出现血压偏高和轻度脂肪肝,30%的肥胖儿有血脂的改变。


调查发现肥胖儿童在青春期之前就可发生动脉内膜脂肪堆积和纤维斑块形成,肥胖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


胖是儿童罹患高血压的危害因素之一。儿童的血压变化与肥胖程度有关,肥胖程度越高,血压也越高。

肥胖儿童大脑脂肪含量过高,思维会变得迟钝、记忆力比较差,容易学习的时候犯困,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发育也会受影响。


脂肪细胞可分泌少量的雌激素,因此对于肥胖男童易导致性发育不良或女性化,女童肥胖易导致性早熟,导致成年身高较矮。

3

成年后

肥胖儿童很可能发展为成年后的肥胖。研究表明,如果儿童8岁后仍为肥胖者, 80%以上,到成人后可为永久性肥胖,甚至会增加成年期发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超重和肥胖是导致非传染性疾病的

重大危险因素:


2017年,由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超重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为3.3倍;发生高甘油三酯的风险为2.6倍;发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的风险为3.2倍。儿童肥胖相关的健康危险还可持续至成年期。成年后,肥胖儿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与体重持续正常人群相比,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为4.3倍,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高达9.5倍。



此外,肥胖还会影响儿童的心理,虽然这种损害在小婴儿时不易被察觉,但是肥胖儿的容貌、体态、行为……对儿童的个性、气质 、性格以及日后能力的发展有长远的影响。尤其是对部分肥胖女童,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进入青春发育期后,出现内分泌紊乱而导致月经不调。

知道了肥胖带来的危害,我们还需要了解为什么会造成肥胖,从而采取预防措施。

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多因素引起的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累过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引起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因素

1

环境

疫情期间足不出户封控在家,就属于政治层面的影响,导致儿童活动减少,造成”致肥胖环境“,这也是疫情产生的“次生伤害”。

2

自身饮食和身体活动

儿童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和饮食行为、较少的身体活动。

有研究表明,母亲肥胖是母亲孕期并发症和婴儿大于胎龄儿的危险因素。此外,母亲怀孕期间肥胖与后代的长期健康后果相关,如婴儿期、儿童期和晚年体重指数 (BMI) 增加以及成年后 2 型糖尿病风险增加。

体检时追问肥胖儿家长,不难发现,肥胖儿童普遍食欲好,进食速度太快。

3

遗传

肥胖是一种复杂的可遗传疾病。

父母肥胖是儿童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研究已经证实多基因遗传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增加了儿童肥胖的易感性。

肥胖发生年龄越小、越严重,遗传因素导致的可能性就越大。

4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5

内环境

6

精神心理因素

7

药物

导致体重增加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抗精神药物等。


参考资料:WHO官网、中华儿科杂志《中国儿童肥胖的评估、治疗、和预防指南专家共识》(2021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肥胖   儿童期   儿童   肥胖症   中国   体重   因素   营养   风险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