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格局》:那些你不知道的时间养育妙招

作为一名宝妈,我可太爱这本书了。

相信带过娃的家长们,很多都会深有感触。

早上叫娃起床,喊半天起不来;吃饭时间,口水比茶还多;写作业期间,本来30分钟能完成的作业量,硬生生要做到2小时,期间不是上厕所,就是玩橡皮擦......

崩溃至极!

都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其实做事磨蹭也是孩子的“天性”,因为他们生来就没有时间的概念,不知道时间跟自己有什么关系,浪费了又会怎么样,需要后天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时间观念和秩序感。

那么如何去帮助孩子建立这个时间时间观和秩序感呢?

可能你也看到不少育儿博主,分享过许多关于给孩子做时间管理的经验,我不否认有些是有用的,但也有很多只是苍白无力的道理。

而作者黄静洁在《时间的格局》一书中表示,用“可视化”的引导模式,带领孩子“分阶段”提升时间管理能力,是一个培养孩子从看见时间,到认识和使用时间,最后拥有自主掌控时间能力的过程。

作者黄静洁是中西合璧亲子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特聘“实践导师”,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得者,实力是非常值得认可的,因此这本书也值得大家一读。

下面我想分享一个我个人比较有共鸣的点,也是实操性很强的一个小方法,希望能给有需要的家长一些启示。

为上小学做准备:学会监控写作业时间。

因为我自己的孩子正处于幼小衔接的阶段,所以这本书对我可太友好了。

作者认为,写作业也要有仪式感。

仪式一:为作业分类,为作业排序。首先需要把所有作业摆在桌上,让孩子说出当天的学习任务;然后把作业进行分类排序,并且用一些参考物给它们按照数字1.2.3进行排序,也就是需要完成的顺序,做完一个就移除一个参考物,这样可以让孩子更直观的看见自己的作业完成进度。

仪式二:估计写作业的时间长,掌控写作业时间。给作业排完序之后,可以准备一些漏斗,时长可以是5分钟,10分钟不等,用漏斗计算孩子每次完成作业需要的时间,可以参考刚开始3天完成作业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取一个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是接下来可以给孩子设定的时间。之后每次写作业,孩子可以通过观察漏斗,就知道自己花了多少时间,还剩多少时间。

这样可以让孩子更直观的看见和感受时间的流逝,这个方法真的比刻板的看时钟要好太多。

同时,可以借用或预支时间,比如今天时间不够用,那么可以借用明天的时间,但是明天的时间就会缩短;如果今年完成作业比较早,剩余的时间则可以给孩子自由安排,充分享受自己的成果。

当然,时间养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坚持耐心去引导,不可操之过急,突破了,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大幸事情。

另外,书中分别从四大养育陷阱、从出生到青春期18年的成长历程、全球教育模式等多个板块进行详细阐述,内容十分丰富且是用,合适非常适合家有幼小初高中孩子的家长阅读学习。

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得到科学养育,做一个自律且快乐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时间   作业   漏斗   平均值   妙招   幼小   直观   格局   仪式   家长   孩子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