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阻断孩子与食物之间的天然链接

#怎样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先来解读话题:第一、孩子的饮食习惯。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主体是孩子;第二、怎样培养。这个培养主体,应该指的是孩子的父母或者是孩子的养育者;第三、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理解为个体的饮食量、饮食频率、饮食内容等在一个人为设定的“标准”范围内。

那么,将上述三点结合起来,我们拟待解决的问题是:家长或者养育者怎么做,可以让孩子形成符合特定的饮食相关行为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从逻辑上看,再让我们翻译一下拟待解决问题:A(养育者)认为B(孩子的饮食习惯)应当达到C(健康)的标准,问A应该怎么做。好的,许多人看到这儿这么看似乎还是没有什么问题。

每个人对食物都有天热的链接能力,每个个体饿了要吃,饱了要停,缺了要补,难吃要拒绝,即使他年纪很小。所以对于每个个体先天具备的能力,还是否需要培养?事实是,当孩子自我世界的界限不被破坏、当孩子对食物的感知力不被偷取、被吸食,那么孩子就可以自然而然的与食物建立链接。

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即独立于孩子个体的家长,你认为你可以操控孩子的口味、口感、饱腹感或者营养需求吗?不要妄想。那么家长能做什么呢?家长可以把扑在孩子身上的注意力收回来,感知自己与食物的链接。

最后举个例子,如果孩子一直喝饮料,怎么办?这时候家长一定非常焦虑,因为养生文里早就推送了孩子长期喝饮料会导致白血病等疾病的内容。匮乏了就会向外抓取。当一个人能量高的时候喜欢做一些创造性的事情,能量低的时候可能只想吃垃圾食品躺着刷手机。家长能怎么做?活在当下的觉察,孩子的能量是被什么吸食了?我是否分清了你我,是否严守了边界,我有无要调整的地方?尊重事实,如是而已。至于孩子能否转变,让子弹飞一会儿,才能看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食物   链接   孩子   饮食习惯   主体   能量   个体   家长   饮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