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丨为了孩子,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和《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下文简称“《蛤蟆先生》”)这本书还是挺有渊源的,从今年3月份到现在10月份,我和它发生过多次的交集,最终将这本书听了一遍,读了一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这本书似乎就是注定要让我在现在读的,想到这点,我不禁心怀敬意,同时也为自己顺应了天意而心感宽慰。虽然至今对这本书的故事情节依然诟病不已,但从中领悟到的思想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一个最柔软的地方——我的孩子。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享:我与这本书的渊源、本身写作背景及内容简介、书中三大核心理念、本书对我的影响与启示。


一、我和《蛤蟆先生》的渊源


我和这本书的故事最早还要追溯到今年3月份,和一位颇有君子之交的HR小姐姐聊起最近读的书,她强烈推荐了这本《蛤蟆先生》,说这本关于原生家庭的心理学入门书读起来挺有收获的。一听到“原生家庭”、“心理学入门”这两个关键词,我就不以为然了,因为这两个概念我还是比较熟悉,觉得无非就是讲述原生家庭对成人的影响,以及针对性疗愈的事情,再加上是入门书籍,估计比我之前看的张德芬城市疗愈三部曲还要差一些,但是,由于这个书名比较奇怪,所以心中还是留了些印象。


约莫过了两三个月,在和一位临床部同事闲聊时,她也提到这本书,于是印象深了些,但依然没有要去读的想法。


后来因为要读的书已读完,需要寻找新书来读,我不由得想到了这本名字怪怪的书,于是在买书时就顺手买了回来(其实买它的更多原因是为了凑单),翻看了两页,感觉故事不咋滴,于是扔到一边。再后来由于确实没找到合适的书,于是又在微信听书上找到这本书,利用上下班的时间听了一遍,结果再次印证自己的想法:一本故事情节简陋、心理学知识肤浅(每次感到应该深入讲解心理学知识的时候,作者就以“咨询结束”为由嘎然而止,让人摸不到头脑,是这个作者不知道怎么写,还是故意这么设计,还是什么原因)、徒有虚名的小书。


接下来没多久,我就参加了读书之林百日读书计划,和群里的小伙伴们每两周读一本书,根本不会想到读到第四期心理学主题时,又有人推荐这本书,我当时还洋洋得意的说了一句:“这本书我读过,暂时不会考虑再读”,可是结果却啪啪打脸。因为这本过于受欢迎,导致我想读的《乌合之众》没能入选最终的读书名目,同时也让我反思是不是自己前期对这本书心存偏见,而听书相比于读书又太浮于表面,以至于自己根本没能体会到这本书的妙处,于是在最终选书环节,我坚定地选择再读一遍《蛤蟆先生》。


这一次,我怀着深入探究的心态去读这本书,期间认真做了许多摘录,恰逢那时我与女儿的关系处于紧张敌对的状态,让我在读蛤蟆先生回忆自己童年遭遇的时候,能够深深体会女儿在我的打压之下的心理状态,也能深深的感悟到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有多么的巨大,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送孩子的一生,将他们引到“我不好”的人生坐标中,增加一生之中的不幸遭遇;多加小心又有可能将孩子引入到“我好”的人生坐标之中,增加一生之中的幸福体验,可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读完之后,内心久久无法平静:爸爸妈妈们,为了孩子,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有你们变得更好,才会更好地对待孩子,孩子也能时时处处以你们为榜样,耳濡目染,变得自信、自爱、自主、自强,才能大概率的获得美好的一生。你们对他们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二、本书写作背景及内容概要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资深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为了让普通读者也能了解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明白心理咨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写了这本后来在英国畅销了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作者借用了经典童话《柳林风声》里的故事主角蛤蟆先生,演绎了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同时深入浅出的科普了有关原生家庭、人生坐标、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等心理学理论知识。


整本书的内容概要如下:原本慷慨富足、热情乐观的蛤蟆先生,突然之间陷入了抑郁,然后在獾、河鼠、鼹鼠三位朋友的劝导及敦促下,去找心理咨询师苍鹭接受心理咨询,本着“本我所在,自我相依,理解一个人的童年就是理解他的关键线索”这一原则,经过十次的咨询,蛤蟆先生在苍鹭的引导下从自己的童年和原生家庭中逐步了解自己性格形成、深陷抑郁的原因,逐步完成自我觉醒,开始真实地回应当下的需求,最终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摆脱过去经历的心理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从而找回幸福和快乐,并开启崭新生活的故事。


三、本书三大核心理念


这本书对我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人格核心论”、“人生坐标四象限”和“三位一体的人格结构”三大核心点了。


人格核心论是我结合书中关于婴儿行为调整的内容下的一个定义,是指每个人在婴幼儿时期的早期经历塑造了他人格的内核(即核心),以后他们所有行为都会围绕这个核心形成和发展,即便人生后面阶段的许多经历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但无法否认也无法消除这在婴儿时期就产生的人格内核,只能在其基础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倾斜。人格核心论告诉我们:作为父母,应该从孩子婴幼儿时期就要尽早尽力地善待他们呵护他们,让他们的人格内核萌生在健康向上,积极自信的土壤之中,为他们的人格塑造和人生幸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生坐标四象限”是指一个人在孩童时期形成的世界观,我个人认为人生坐标就是人格核心所在的地方。基于“我认为自己好不好”和“我认为别人好不好”将人生坐标分为“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和“”我不好,你也不好“四个象限,同时,一旦决定进入某种人生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以后的人生中始终坚持这个选择,使其成为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并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不断确认这些信念,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对于已选的人生坐标,想要改变它,并不容易,但如果真心想要并意志坚决地去改变,也可以完成调整。接下来让我们一个个地说。


处于“我不好,你好”坐标的人多为低自尊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自己得到的都是不好的,自己很弱,一无是处,而别人得到的都是好的,都比自己强。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他们就会玩那种“我真不幸”的游戏,并且不经意间刻意地去找各种借口、想各种自己不幸的事情,从而让自己陷入悲伤,忽略生活的美好,进而加深或者说自己证明自己就是不好的,而别人都是好的的认知。极端状态下,这个象限的人会选择自杀。


处于“我好,你不好”坐标的人多为道德优越感强的人,他们认为自己都是好的、对的,别人都是错的、一无是处的,于是他们会选择故意夸大自己、过度批评他人来证明自己是好的,而别人是不好的。这类人常规处于愤怒、批判、惩罚别人的施虐者角色中不亦乐乎,极端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谋杀他们视为不好的人。


处于“我好,你也好”坐标的多为自信而平等观念强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也是好的,并且他们看到的和要做的都会展现这一点。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念行为,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不懈努力才能长期维持这种状态。


处于“我不好,你也不好”坐标的多为悲观的自我放弃的人,在他们眼中,没有好的人和事,世界是黯淡的,人生是悲苦的。他们有些人会疑神疑鬼,一些人会有着一种自我堕落的倔强,我不行,你也不行,大家都不行,都是垃圾。


三位一体的人格结构是指一个人的人格,无论他的年龄有多大,都包含着三种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儿童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括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包括最初的几种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以及由此逐渐演变出的更加微妙、更加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组成了自我的核心,即人格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当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我们便会自动做出反应,像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进入儿童自我状态,而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


儿童自我状态又包括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前者是儿童的自然状态,混合了快乐、愤怒、悲伤和恐惧等基本感情的基本行为,比如婴儿为获得事物而大哭大叫、吃饱了就心满意足的睡觉等。后者是儿童为了适应周遭的外部因素(其中父母就是对他们影响最大、最重要的外部因素),对基本行为和自然状态进行调整后的状态,多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以及满足自身的需要。每一个婴儿出生、儿童成长都必须学习如何调整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未知的外部环境,因此适应型儿童状态无法避免,也无需避免!拿书中的主人公蛤蟆先生来说,他的父亲极为严苛,总是否认和打击蛤蟆,而对丈夫唯命是从的母亲也没有给他多少温暖,反而将其看成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让他出了好多丑。


然而弱小而懦弱的蛤蟆虽然对此深感愤怒,但无力抗拒,使得这种情绪被积压在内心深处,对其造成反噬,使其产生委屈、内疚和悲伤,同时,为了生存和保护个性的完整性,蛤蟆必须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对父母变得顺从,具体而言,因总是同意对方的想法和做法而变的没有主见;因努力取悦对方,减少苛责而变得爱炫耀、爱用浮夸和愚蠢的行为引起关注;因凡事先道歉,以安抚对方,而变得毫无自信;而一味长期的顺从,导致他将依赖当成了生活方式,永远无法长大。其中“总是同意对方的想法和做法”、“努力取悦对方”、“凡事先道歉”以及“一味长期的顺从”这行为都是蛤蟆先生为了适应父母的行为而做出的适应型行为,而其产生的后果也很明显,蛤蟆变得没有主见、爱炫耀、爱用浮夸和愚蠢的行为引起关注、毫无自信,过于依赖父母。


父母自我状态即自我表现得像自己父母的状态,包括自出生以来,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对生活的评价标准和相似的行为模式。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其言行塑造了孩子最初的思想和行为,塑造了孩子的童年,也不可避免地对其以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如果父母总是挑剔孩子,打压孩子,一方面让孩子学会了父母的行为模式,对别人也总是挑剔、严厉和批判,另一方面让自己也认为自己是错的、自己是有罪的,于是放弃了抵抗,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坚持自己和维护自己的勇气,进而产生自我批判。自我批判由于不可能脱离自我而存在,因此会持续不断地让自己处于自认为有罪,应该受到惩罚的自我“承认”中,从而自我放弃,让别人成功,而让自己失败,受罪,受委屈,身心双重受挫。


在书中,这两种父母自我状态分别体现在獾和蛤蟆身上。獾是那种总是挑剔别人的父母自我状态,他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比人(书中多指蛤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蛤蟆则是那种自我批判的父母自我状态,他总是认为自己是有罪的是错的,进而不停的进行自我批判。


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而非情绪化的方式去行事。我们基于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事情,积极调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理性地进行计划与考虑,然后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既非受脑子中父母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扰。这种自我状态有其特殊重要性,因为只有在这种状态中,一个人才会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另外两种自我状态或是在重复儿童时的行为模式,或是在重复父母的观念和价值观,都是已有的旧思想而非新的认知。


四、本书对我的影响及启示


虽然自认为作者在书中的一些观念和表述都太绝对了,如人格核心一旦塑造就无法改变,但不可否认上述理念中绝大部分都是有其道理和事实基础的。儿童时期,甚至婴幼儿时期,确实是塑造一个人人格的关键时期,而父母作为孩子最亲近、最依赖且影响力最大的人,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塑造,而且一旦塑造就很难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什么层次父母,就会养成什么层次的孩子!


父母一方面是孩子的模型,另一方面也是孩子的镜子。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又会在应对父母言行举止的过程中产生各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为此,我暗下决心,为了孩子,一定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具备相应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举止,如此一来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受其影响,潜移默化的接近我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同时,我呼吁所有的新父母或准父母,请马上行动起来,为了孩子,请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


王锋:

一期共读活动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孩子   蛤蟆   坐标   人格   不好   父母   状态   自我   努力   儿童   人生   王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