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景入镜来 画里话乡村

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的沙琅镇尚塘村,生活环境优美。郑佩娟 摄

晚稻收获季,一列动车从马踏镇稻田间飞驰而过,构成了美不胜收的丰收图景。蔡景乐 摄

岭门镇海坡村,白鹤翩跹起舞,与村居相互映衬,成为电白美好生态环境的注脚。吴佰洋 摄

罗坑镇里平村,秀美怡人,风光如画。邓达明 摄

澳内海渔民晒制干货。柯磊 摄

电白海洋公园。陈浩华 摄

柏坡田垟仔村发展“葡萄种植示范园”,带动乡亲致富。杨晓东 摄

电白区南海街道晏镜岭,是一个绝佳的观景台。站在山顶俯视,东面是一处海滩,礁石丛生,浪涛击石。西面是一个月牙形的港湾——童子湾,夜幕下千舟停泊,海水泛起浓郁金黄,蔚为壮观。

晏镜岭一带美景如画,是许多摄影爱好者镜头里的“主角”。而在电白的田野乡间,还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简单定格,就能尽收美景。

专家组、电白区文联工作人员和执行团队对一张张视角独特的照片细细琢磨,最终挑选出50组最能展现乡村美学的摄影作品。10月中旬,一场摄影主题展览在电白开幕。

电白乡村振兴主题摄影大赛全面征集反映电白区乡村振兴新面貌的摄影作品,围绕乡村振兴、幸福小康等内容,展示电白乡村振兴的文化底色和美丽图景,捕捉群众的日常生活场景,讲述乡村振兴发展历程中的电白故事,展示新时代人民群众富足、和美、绿色、幸福的生活。

近年来,电白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扩容提质。2021年,电白率先提出、率先打响、率先打赢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百日攻坚战”,3721个自然村面貌大改观。今年,电白再接再厉吹响了美丽宜居村建设的号角,目标在2026年实现全域达标,推动城乡进一步融合发展。这些累累硕果,也让乡村摄影的题材更为丰富。

边行走,边感知,参赛者深入电白各个镇街,发现乡村的美好,从不同的角度品味一景一物,用图片记录电白区新农村的改造和建设,也记录下了电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实践成果。这一幅幅画像描绘出电白乡村振兴征程上的独特印记。

我们能看到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的沙琅镇尚塘村,以龟鳖养殖闻名全国,全村从事龟鳖养殖83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2.6%。经历40年发展,尚塘龟鳖产业已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综合配套的产业链。而借助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的东风,尚塘村又创新建设了多功能的“农家小苑”,实现村庄环境大变样。

我们能看到树仔镇旦海村鱼池虾池连成片,方方块块的池水倒映着天空,水天一色,宁静而透亮。夕阳下,群鹭散落在浅浅的水面,或小立,或觅食,或起舞,仿佛是一群气质优雅的“艺术家”。

我们能看到以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南海街道晏镜社区,打造以俚族、疍家及渔商文化为内核的晏镜·疍家墟项目,建成后通过用地分成、房屋租金等方式,村民人均年收入预估可从1.7万元提高到2.2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至100万元。在景区带动下,预计20年租期内可给村集体创造3000万元以上收入。此外,项目预计可创造200多个就业岗位,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在《电白香·飘天下》中,长约2公里的沙垌沉香文化街两边全是经营沉香的商铺,讲述着“中国沉香之乡”的故事;在《振兴之路,串珠成链》中,滨海旅游公路将重要城镇节点、开发区与新城区及港口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交通便捷的环湾滨海旅游圈;在《甜蜜的事业》中,柏坡田垟仔村发展起种类丰富的“葡萄种植示范园”,带动乡亲致富;在《革命老区高圳车村展新颜》中,高圳车村以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中心,串联生态碧道、文体活动中心、农业观光园,打造成了红色旅游景点;在《谁不说俺家乡好》中,村民围坐乘凉、拉家常,生活和谐幸福……在许许多多的投稿作品里,镜头记录、表达、分享了乡村新面貌,共同描绘出新时代人文影像图景。

从这些图景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电白。

南方日报记者 邓建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电白   坡田   乡村   滨海   南海   沉香   图景   全村   村镇   村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