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中的宋清辉,正在治愈尘世中的不幸者

很早就关注到宋清辉了,早先对他的许多言论和行为是不屑的,甚至有些厌恶。认为他这个所谓的大V、网红,不过是借炒作上位的商人罢了。

时至今日,当他经历失子之痛后,再回看他过去的经历,查阅他现在的观点,判断他未来的状态,我竟然深深理解他、认同他,甚至有些怜惜他、尊重他。

因为,我感觉他的痛苦正在使他领悟,这种领悟又向世俗的社会传递出一种厚重的人文情感和宽广的精神支撑,可以让身处痛苦迷茫的普罗大众在无意识中舒解,在茫茫然中放下。

虽然宋清辉未想成佛,但我却感觉宋清辉正在“佛化”的路上,治愈尘世中的不幸者。

(一)别人的悲痛是对自己救赎

宋清辉是个“俗人”,因为他是搞经济的,他的生活好像一直也在追求世俗的成功。他在各平台的标签是“著名经济学家”,不管这个标签公认还是自称,但他就是搞经济的,甚至可以说是搞经营的,因为他的职业是把经济当生意在做,为此也曾留下许多黑点、嘈点。

生在官宦世家,“白玉为床金作马”的贾宝玉都最不喜欢听别人劝他学什么“仕途经济”,觉得那些虚伪陈腐,影响他诗酒风流、放诞不拘的个性,当然这也注定他最后定然会是出家的命运。

因此,我们判断一个过于物化的人,肯定是与佛性无关的。像宋清辉这样的“经济学家”断然不会主观主动地带领我们去参禅悟道。

什么是佛性,佛家言:佛性即众生觉悟之性。

只要能使众生觉悟,就是佛性。

宋清辉的儿子宋昊然,在12岁8个月的时候决绝地离开人世,使宋清辉陷入到了绝大多数常人无法承担的伤痛,这对于普通人而言,绝对是天崩地陷、灭顶之灾。在他的悲痛映衬下,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遇到的苦难、遭遇的痛苦也就算不了什么了;在他的泣血倾述下,我们内心的哀鸣找到了和音,他用他的“放不下”提醒我们“要放下”。

从这个层面上说,宋清辉以其失子之痛的情绪和情感的表达,确实能让我们在一些地方得到实实在在的共鸣、共情、共理,以其之失、以其之痛、以其之悲,回补我们的失落、失意和失败。

“佛性”是世俗人类的精神支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性”并非人性的升华,而是人性的指引和对照。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写道:所有的人其实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但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做得到呢,正是因为做不到,海明威的这句话才更具哲理的震撼。

真实的情况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别人的不幸为幸而求得心理安慰。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虽然我们会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批判这是人的劣根性。

这有错吗?没错!

这是很多身处不幸中的人活下去的重要精神支撑。看,我很惨了,但有比我更惨的,他都还能生活下去,甚至生活的很好,我为什么做不到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敢于把自己的悲痛公开让人窥私、评论、对比甚至抹黑,让人产生心理建设、形成自我安慰的人,都是“伟大的牺牲者”,都是在“以己渡人”。

如果说宋清辉刚开始还是在“渡己”,以此来排遗内心的痛苦与自责,那么在持续300多天的发文后,其产生的效果就是“渡己渡人”了。

(二)泪水合流,汇成静谧的深潭

宋清辉展现出来的“佛性”不是物化的、固有的,不是寄于他躯体存在的,甚至都不为他自己所知。但他所遭遇的灾难过于巨大。他将这个痛、这个悲,这个撕心裂肺的伤口掰开来敞给大家看,300多篇忆文章,字字泣血,声声哀鸣,这绝不是祥林嫂式的卖惨、搏同情,或是重度刺激之后的精神不正常的表达。这是一种让痛苦来得更猛烈、更长久的修行。与之对比,我们正在经历的痛苦是不是可以减轻些,甚至消弥些。

神佛圣贤的大彻大悟,表面看是基于顿悟。实则是重大刺激、重大痛苦、重大不幸后的反向举动和昭示意义。

乔达摩·悉达多出家修道,不仅因为他天生慧根,具有悲悯苍生的情怀,也在于他正经历释迦族姓灭族的战争威胁,这种巨大的痛苦,加之王子抛弃一切的绝决,自然使他的修道更为纯粹,也更能引发信众的共情。

耶稣受尽了世间残酷折磨和精神虐待无疑会使世人更加憎恶人性的仇恨与冷酷,从而追求走向所谓的“圣洁”。

弘一法师半生浮华、聪明绝世、才华横溢。但当他遁入空门,老婆俞氏带着两个儿子来,跪在门外,跪了三天三夜,儿子在门外磕头。弘一法师闭门不见,回应道:我的心已远离红尘,施主请回。这种超然的放下、绝决的抽身,会带着在俗世苦苦挣扎的人多么大的灵魂震撼啊。

宋清辉的身上,虽然没有闪耀这些神佛圣贤的光茫,但面对精神的锥心折磨,他的情感和话语,还是闪烁出一些领悟后在微光。

其实啊,世间的幸与不幸,皆在于比较。中年丧子的人大有人家,但宋清辉一个如此成功的人士,经历如此重大的悲痛,然后持续性的将这些痛苦结合人生感悟告诉人们,人们中的“不幸者”自然会增添一些希望与宽慰,会将人生的痛苦与不幸归于世间的“无常”,就可以逐渐放下,得到些许的安宁,重新审视人活于世的价值。

宋清辉以自己的泪水冲刷出一条沟渠,让更多不幸者的泪水汇集奔流,最终形成一汪深潭,不再激烈肆意,渐而默默接受。

(三)灾难后顿悟,也许就能淡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如果从宏观维度来看人世,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差不多,总体呈现一条波浪线,有起有伏,有波峰(得意之时)有波谷(失意之时),总体上这个波浪起伏相对不是太大,就算是一些人自以为是的成功和失败、得意和失意,其实放在历史和世界的维度看,其人生的起伏也是很小的。更多的普罗大众,人生甚至都没有什么波澜,趋于一条直线。

但是从微观个体维度来看人世,人与人之间的曲线差异就会天差地别,有些波峰可以让人志得意满、得意忘形,正所谓“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颠峰”。而对于有些人,也会经历亲人离世、破产倒闭甚至身陷囹圄等重大变故,人生陷入无尽的黑暗。

宋清辉展现出来的“佛性”不是固有的、物化的,不是寄于他躯体存在的,甚至都不为他自己所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曾经马不停蹄地追逐世俗的名利,而这恰恰是他失子之后能够产生的顿悟。

他的顿悟向我们传达:人的一生中到底什么是不可承受之重。在轻与重的权衡中,我们该选择如何面对。

他的博文:2022年6月:以往爸爸整日埋头工作,处心积虑地追逐名利,竟然都顾不上抬头看一眼每日的晚霞。即使家财万、声名在外,你走了,一切又有何意义!

他的这种彻悟还是非常真诚和友善的。因为,在选择中,他也领悟到了尊重。

2022年8月27日,他的博文:爸爸每日用文字表达,感觉你还有我们身边,从来就没有离开,若你不想这样,请告诉我们,爸爸不会再写一个字。

他的顿悟向我们传达:仍何后悔都是徒劳无意的,后悔与直面相互纠缠激发的痛是最深重的,这种悲痛后的寒凉,能让人看执着中放下。

2022年5月27日,他的博文:我不是一个好爸爸,如果是,你就不会走了,为了追逐名利,为了多做一点工作,那早爸爸没有送你上学,如果送了,坚信你不会走,爸爸不会自我原谅,也没办法与自己和解,直到我们再见的那一天。

2022年10月25日,他的博文:既使你走了,如果一切能够重来,爸爸一定不会再让你接受传统教育,通过自学也能达到彼岸,走不同的路领略不同的风景。有你这样的儿子爸爸有时感到骄傲,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爸爸会带着你的梦想前行。

同时,他也说:“爸爸心里已经原谅了曾经伤害你的人,他们也有苦衷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她们也有孩子需要照顾,但惟独不原谅自己,不放过自己,没有保护好你”。

是啊,可以与别人和解,但很难与自己和解;可以向社会低头,但必须与命运抗争。所以,他同时还开了#宋清辉批判应试教育#这个话题。

他的顿悟向我们传达:每个人的生命中,也够被自己主宰的东西并不多,哪怕那些自己确信无疑的事情。

2022年9月29日,他的博文:时常感慨你是一个很不普通的孩子,12岁就拥有了驾驭自己生命的能力,原本你有灿烂的前途,热爱的画画和军事,却选择走进无边的黑暗之中,爸爸尊重你的选择。

是啊,对于12岁的儿子,我们会认为是教育、保护的对向,是我们身边不可予夺的一部分。但宋昊然的惨然一跳,宋清辉意识到,原本与自己连为一体的东西,其实也有自己的命运。

宋清辉当然不是神,但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就在眼前,就在当下。当人们翻看他的贴文,了解他的经历,对照自己的人生时,大家会觉得宽慰,甚至会豁达。他用自己持续性的告白,恰似一次次布道,让在尘世痛苦挣扎的人感同身受,找到慰籍,学会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海明威   不幸   维度   悲痛   尘世   佛性   痛苦   儿子   爸爸   精神   人生   宋清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