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停息挂账、债务重组被监管点名

以信用卡“反催收”、“停息挂账”、“债务重组”为噱头招揽生意,遭到了监管的风险提示。


撰文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近年来,在街头随处可见关于信用卡“反催收”、“停息挂账”、“债务重组”的广告语,称可以帮助持卡人早日上岸。看似专业的广告语背后,实际上也蕴藏着多重风险。


10月25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非法“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陷阱。以相关标题宣传的非法组织或个人,存在着很多的套路,目的是为了收取高额代理费用。


01


存在四大套路


北京银保监局在风险提示中提到,非法组织或个人往往会冒充法律工作者骗取信任,通过五花八门的广告,借“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名义来获取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牟取非法利益。


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广告让人眼花缭乱,最终真正能给持卡人解决问题的只是少数,大部分持卡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导致自身合法权益收到损害。非法代理维权组织或个人能起到的效果是个未知数,持卡人还有可能落入圈套之中。

首先,假冒律师、银行员工等专业人士发布虚假广告,夸大宣传,在QQ群、论坛、短视频等平台发布“逃废债务”“全额免息”“反催收”“停息挂账”等误导性信息,编造虚假成功案例,承诺“维权不成功不收费”来欺诈诱骗消费者。


其次,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过程中,需要获取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包括身份证号、信用卡账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要求消费者授权,向消费者收取高额的代理费、咨询费或手续费。


第三,非法代理维权组织或个人会让消费者虚构事实、编造办卡经历等事实,伪造贫困、重病、残疾等证明材料,再用固定投诉模板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从而向银行机构施压。


第四,阻碍有关部门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切断正常维权渠道,诱导消费者采取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有的还会扣押消费者的身份证件,迫使消费者和银行之间的正常协商无法进行。


在套路满天飞的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群体中,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组织化的特性,但信用卡代理投诉乱象的泛滥,引起了监管的重视,并且正在堵死这条通道。


02


实现精准打击


随着信用卡发卡量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出现了大量信用卡逾期的持卡人,加上疫情的影响,收入不稳定、投资失败等原因,部分持卡人陷入了债务危机之中,利息加上违约金越滚越多。


巨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专门替持卡人进行债务减免的群体,背后的商机令这个群体发展迅速,但对银行近乎疯狂的投诉,让非法代理维权群体已经成为了银行的眼中钉。


所谓的代理维权,其实主要是让持卡人无视合同的规定,用固定的话术以及捏造事实的手段,来与银行进行博弈,甚至会采用向监管部门投诉的方式,来满足持卡人逃废个人债务、减免息费的诉求。


此前,在互联网平台上搜索“信用卡逾期”关键词,经常能看到“反催收”、“代理维权”、“停息挂账”的内容,也是非法代理维权群体的主要宣传渠道,有感兴趣的消费者接触后会寻求帮助。


很多消费者签署的“委托协议”中,也会有很多对持卡人不利的地方,比如委托人必须全程配合代理人的工作,走完全部流程,中途放弃也要支付咨询费用的80%等方面。


前不久,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草拟了《金融领域违法违规代理维权活动认定指引(内部过程稿)》和《金融领域代理维权互联网信息发布基本要求(内部过程稿)》,正在行业内征求意见。


「支付百科」了解,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监管部门对抖音、微博在内的多家互联网平台开始调研,要求互联网品台针对“反催收”、“代理维权”、“停息挂账”、“征信修复”相关内容加大审查力度,实现精准打击。


此前,银保监会也曾表示将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加强对“反催收联盟”等违法违规网络群组的治理,并且首次定性“反催收联盟”群体为违法违规网络群组。


目前,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的非法代理维权群体,已有人员因非法获取百万余元收益被拘捕,监管的出手,为信用卡“反催收”、“停息挂账”、“债务重组”等灰产从业者敲响了警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信用卡   人民银行   持卡人   套路   债务   群体   消费者   组织   银行   金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