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0 是否是星辰大海

什么是 Web 3.0 (Web3)

Web 3.0 (Web3) 是 Web 技术发展的第三代网络,也称为万维网,是互联网使用方式的基础层,提供网站和应用程序服务。

Web 3.0 仍在发展和定义中,因此,没有一个规范的、普遍接受的定义。不过,很明显的是,Web 3.0 将非常强调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并广泛使用基于区块链的技术。Web 3.0 还将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AI) 来帮助赋予更智能和适应性更强的应用程序。

Web 3.0 新兴定义的另一个方面是语义网络的概念。在那些主张将语义技术集成到网络中的人中,有网络的创建者 Tim Berners-Lee。

从最初的网络 Web 1.0 过渡到Web 2.0用了10多年,预计用 Web 3.0 完全实施和重塑网络也需要同样长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果从 Web 1.0(人们阅读网站但很少与网站互动的静态信息提供者)到 Web 2.0(一个支持用户之间协作的交互式社交网络)的变化趋势,那么可以假设 Web 3.0 将改变两者网站是如何制作的以及人们如何与之互动。

Web 3.0 如何运作

借助 Web 1.0 和 Web 2.0 技术,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 定义了网页的布局和交付。HTML 将继续成为 Web 3.0 的基础层,但它如何连接到数据源以及这些数据源所在的位置可能与前几代 Web 有所不同。

Web 2.0 时代的许多网站和几乎所有应用程序都依赖某种形式的集中式数据库来传递数据并帮助启用功能。借助 Web 3.0,应用程序和服务不再使用集中式数据库,而是使用分散式区块链。对于区块链,基本思想是没有任意的中央权威,而是一种分布式共识。

区块链和 Web 3.0 社区中一个新兴的治理理想是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AO) 的概念。Web 3.0 技术和社区不是拥有一个管理平台运营的中央机构,而是通过 DAO 提供了一种尝试去中心化方法的自治形式。

Web 3.0 从根本上也适用于加密货币,而不是法定货币。通过使用加密货币在 Web 3.0 上实现了金融以及以分散的支付方式支付商品和服务的能力,这些加密货币都是在区块链技术之上构建和启用的。

Web 1.0 和 Web 2.0 都主要使用IPv4 寻址空间构建。随着几十年来网络的大规模增长,Web 3.0 需要更多的互联网地址,这正是IPv6提供的。

Web 3.0 的关键特性

Web 3.0 的构建可以考虑人工智能、语义网和无处不在的属性。使用 AI 背后的想法来自为最终用户提供更快、更相关的数据的目标。使用人工智能的网站应该能够过滤并提供它认为特定用户会认为合适的数据。社交书签作为搜索引擎可以提供比谷歌更好的结果,因为结果是用户投票选出的网站。然而,这些结果也可以被人类操纵。人工智能可用于将合法结果与伪造结果分开,因此产生类似于社交书签和社交媒体的结果,但没有不良反馈。

人工智能网络还将引入虚拟助手,这一元素如今已成为设备内置或通过第三方应用程序内置的一个方面。

语义网背后的想法是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存储,以帮助系统了解特定数据的含义。换句话说,一个网站应该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搜索查询中的单词,使其能够生成和共享更好的内容。该系统还将使用人工智能;语义网将教计算机数据的含义,然后人工智能将获取信息并使用它。

有几个关键的 Web 3.0 功能有助于定义第三代 Web 可能的全部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Web 3.0 与 Web 2.0

Web 3.0 是前两代 Web 的继承者。

第一代网络,有时称为 Web 1.0,由 Tim Berners-Lee 于 1989 年发明和定义。Web 1.0 是关于静态网站的基本访问和连接。第一代 Web 一直持续到大约 2004 年,当时 Tim O'Reilly 帮助创造了 Web 2.0 一词。

Web 2.0 是指为最终用户使用用户生成内容的网站和应用程序Web 2.0 已在当今许多网站中使用,主要侧重于用户交互和协作。Web 2.0 还专注于提供更通用的网络连接和通信渠道。

Web 2.0 和 3.0的区别在于,Web 3.0 更侧重于使用机器学习和 AI 等技术为每个用户提供相关内容,而不仅仅是其他最终用户提供的内容。Web 2.0 本质上使用户能够对网站内容做出贡献,有时还可以进行协作,而 Web 3.0 很可能会将这些工作交给语义网和人工智能技术。Web 3.0 还强烈关注去中心化的服务和权限,这与 Web 2.0 的中心化形成鲜明对比。

Web 1.0

Web 2.0

Web 3.0

由蒂姆·伯纳斯-李于 1989 年创建

Tim O'Reilly 在 2004 年创造的术语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于 2014 年定义的现代区块链应用

静态网站内容

动态内容和用户输入

可以从人工智能中受益的语义内容

信息传递

社交网络

元宇宙世界

集中式基础设施

云公用事业基础设施仍很大程度上集中化

去中心化、边缘计算和点对点

关系数据库驱动的内容和应用程序交付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服务


Web 3.0 应用程序

以区块链为基础,Web 3.0 使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新应用和服务得以存在,包括:

我认为Web 3.0 (不那么官方术语)

世界运作,往往都是分而和,和而分;我们人(用户)基于对中心化软件和中心化运作制度的不合理抗争和渴望,导致驱动现实社会改变,激发Web 3.0 出现。

但是Web 3.0能够按照我们设想路径发展么,本质上不行的,资本是逐利的,去中心化,意味着用户对数据这个生产资料有更大的掌握权利,必然会导致无法根据数据的生产资料进行盈利,比如抖音想要哪个人火完全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流量推荐实现,推荐算法控制,改变大家对人和事物的主观看法,因为看见,所以存在。

最终Web 3.0会发展成松散的去中心化,就是联合国存在一样,但是依旧可以通过控制联合国席位实现意识的主观实现。

时代浪潮发展,技术发展,我们如何去面对Web 3.0,参与浪潮中,选择好自己定位,认清事物本质,保持第一原理性,避免被割韭菜。

Web 3.0 实现的技术难点,从技术角度,Web 3.0无非数据存储、数据计算,和数据展示;数据存储,基于区块链,区块链不能够存储用户大量不同数据格式的行为数据;数据计算,人工智能需要大量数据喂养才能发挥他的智能化,但是单个用户数据不能够支持人工智能,如果使用其他用户的数据喂养,变成中心化思想;数据展示,硬件发展视觉的智能程度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区块   语义   人工智能   星辰   应用程序   货币   大海   数据   用户   中心   网络   网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