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振华减持,和中炬高新二股东的“阳谋”

很多人都熟知厨邦酱油,但少有消费者知道背后的公司中炬高新。最近中炬高新的大股东持续或主动或被动地减持中炬高新股份的同时,二股东步步为营,增持中炬高新股份。

在市场讨论酱油添加剂问题的时候,这个酱油行业的“老二”却因为股权争夺战,而被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业绩,中炬高新当务之急是需要一个稳定的管理层。

姚振华或缴出控股权

最新的公告显示,中炬高新的大股东中山润田又减持了。回头看,这半年来,中炬高新的控股股东从24.23%一路减持到16.32%。

实际上,穿透股权可以看到,中山润田背后的控股股东是宝能集团,最终实控人为姚振华。

从2015年起,被称为“野蛮人”的“宝能系”通过旗下多家子公司增持中炬高新。此后,“宝能系”经过内部整合,将其持有的中炬高新股份全部转让给中山润田,后者遂成为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高峰时期,中山润田持有中炬高新24.92%的股份。

但2021年以来,“宝能系”先后曝出信托和理财产品逾期、欠款欠薪等负面消息,多家金融机构向其施压。

中炬高新曾专门发布公告披露了宝能集团的债务情况,截至2021年12月末,宝能集团有息负债合计1918亿元,对外担保余额308亿元,“宝能系”深陷流动性危机。

同时,中山润田质押或担保中炬高新的股份而未清偿债务的金额在2022年6月的时候达到30.83亿元。债务压顶,流动性不足,质押的股票到期不还钱,只能被动减持了。

下图展示了中山润田的股份减持过程,可能更加直观一些。

在中山润田被动减持三次后,二股东开始出击,增持股票。7月20日之前还是只有10.72%,但当天,通过鼎晖系(二股东火炬集团的一致行动人)开始增持中炬高新股票,7月20日达到12.31%,期间还通过二级市场有所增持。

最新的增持公告与控股股东中天润田的减持公告一同发出。到了10月20日,二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已经持有中炬高新股份达到了13.96%,与中山润田仅2.36个百分点差距。

两位股东一增一减,控股权之争一触即发,考虑到宝能集团的流动性危机,姚振华左支右绌无暇他顾的情况下,控股权或将很快被迫放弃。


酱油老二中炬高新

大家都知道厨邦酱油的那句口号,但背后的公司却是中炬高新,其子公司美味鲜公司就是主要生产厨邦酱油的。以上半年的数据来看,美味鲜公司实现营收是24.64亿元,占中炬高新营业收入份额是92.84%。

所以说中炬高新其他的业务可以忽略不计了。甚至有网友干脆建议中炬高新直接改名厨邦味业,跟老大的海天味业一样,看到你名字最起码知道你是做啥的。

在分析业绩的时候,不得不提的就是2020年开始的疫情,对消费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海天味业、恒顺醋业、千禾味业和中炬高新,作为调味品的龙头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之前在文章中分析过海天的业绩,有兴趣的可以回头看看。

2021年以来,酱油、食醋、蚝油等销售增长都收窄至个位数了,甚至出现负增长。但主要以来C端客户的中炬高新,上半年依然是双位数增长,算是比较好的了。

从上图可以看到,虽然净利润的增速在2021年快速下滑,但上半年增速出现反转回升,相比龙头老大海天味业要好很多。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黄豆、豆粕等持续涨价的情况下,能取得这一业绩实属不易。

总结来看,目前中炬高新最大的问题是股权的问题。一个稳定的管理层,对于企业的经营事关重要。这是中炬高新目前最大的风险点。

其次,消费能力的下滑带来消费端的疲弱,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再加上成本端的压力,调味品企业未来增长亚历山大。

不过,这次海天味业的“双标”对酱油行业或许有正向作用,产品的升级和高端化也许是未来调味品企业的出路。海天事件爆发出来后,千禾味业的意外涨停可以看出消费者这种消费倾向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股东   中山   流动性   酱油   调味品   业绩   股份   集团   公告   公司   高新   姚振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