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平台应该有更大的舞台

大型企业才是低代码更大的舞台。

低代码生来总被“误会”。他身上有普惠的特质,却被误会为更适用中小企业;他在开发效率、敏捷迭代等方面表现出优越特性,却又被误会只适用于边缘创新和搭建长尾应用,但低代码的舞台就这么大吗?


低代码能做什么

好消息是没人再问“低代码是什么”,更好的消息是企业开始关心“低代码能做什么”。这的确是个不错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大型企业,他们已经从关注技术转变为关注场景,开始思考低代码平台的核心能力和边界,以及未来的发展。

由此正本溯源,低代码平台的迅速崛起,肯定不能简单解释为“数字化转型”。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背后是意识与资源的矛盾;短期见效与长期投入的矛盾,应用需求暴增与IT供给不足的矛盾。

低代码平台就是在此时,被大型企业更多关注。究其本质,大型企业终于找到一种,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数字化工具。关键更可爱的是,这种工具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让全员参与到数字化转型;既能化解此前数字化建设的痼疾,又能无缝贴合个性化应用场景。


低代码平台的两种气质

这就是低代码平台身上兼具的两种气质——“敏捷化”和“个性化”。

所谓“大象会跳舞”,诸多大型企业已将“敏捷化”,定义为数字化转型的目标之一,这也正是低代码平台的看家本领。相关统计显示:低代码平台作为“敏捷开发平台”部署,最高可将企业开发效率提升80%以上。

但这也只是局部的敏捷。低代码平台不仅能让开发者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还能让销售、财务、行政、运营等业务人员,共同参与到企业的数字战略中。或者说,业务部门不必再求助于IT部门,不必再经过反复的需求沟通,即可自己动手通过“拖拉拽”式的操作,完成部门级的数字创新。

此种参与也可称为,低代码平台对数字化转型的“增值服务”。其既让没有编程基础的业务部门员工,自主解决数字化需求,进而成长为企业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又缓解了企业IT人才的压力,从而有力支撑了“全员数字化”战略的落地。

不仅如此。

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另一类需求是“个性化”。世界上只有两种生意:一种是标准化,一种是个性化。标准化可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个性化可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复制。

尤其是大型企业的“个性化”,更代表了其经验积累、行业Know-how。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大型企业更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完美复制业务中“个性化”,将应用系统与业务个性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西子联合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旗下西子航空是中国商飞9家一级机体结构供应商中,唯一的民营企业。国产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西子航空就为其配套了结构复杂、科技含量极高、涉及30多项航空特种工艺技术的应急发电机舱门(RAT门)。

精确到微米的加工精度,即是西子航空的“个性化”,但在此之前,市场上却没有符合西子航空需求的航空质量管理系统(QMS)。他们决定另辟蹊径,引入企业数字化厂商奥哲旗下的低代码产品“奥哲·云枢”,后者帮助西子航空自建了航空QMS,既完美复刻了工艺流程,也符合ISO与EN等多项国际标准。


需求决定位置

上述即是低代码平台身上兼具的“敏捷化”和“个性化”两种气质,而更进一步,决定低代码平台能够成为大企业数字化转型引擎,更是其“工具”属性,即数字化需求在哪里,应用痛点在哪里,低代码平台就可以出现在哪里。

客观来看,低代码平台既可以作为大型企业的“敏捷开发平台”,构建CRM、财务系统、人事系统等企业前端应用,也可以支撑业务中台、技术中台建设,更可以成为应用与数据集成平台,将ERP、MES、HRM等,不同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融合打通。

以安徽曦强乳业为例,它是安徽省重点龙头企业、市政府“菜篮子工程”的重要基地,产业链涵盖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乳品加工、生物发酵工程研发、乳制品销售等全环节。

曦强乳业对低代码平台的定位,即是支撑全业务流程的“敏捷开发平台”。2017年,曦强乳业数字化转型初期,其只是通过奥哲旗下的氚云低代码产品将乳品销售的统计场景,从手工统计迁移至线上。但当获得了良好的应用体验后,曦强乳业进一步通过部署低代码平台,重构食品溯源管理、成本管理等核心业务系统,并逐步实现了从牧场、工厂,到门店、消费者的全链路数字化。

这恰是低代码平台作为“敏捷开发平台”价值,透过曦强乳业的案例,能明显感知到的是,低代码不只适用于边缘创新和长尾应用,其有能力支撑大型企业的核心应用系统。据了解,在制造、建筑、农业、地产等诸多领域,部分企业甚至已将70%核心系统部署在低代码平台上。

除此之外,低代码平台在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还发挥着数据层面兼容并蓄的价值。以奥哲·云枢服务的民生证券等金融机构为例,其特点是组织结庞大、应用场景丰富、应用系统复杂,且已拥有多支IT开发团队。

挑战也是由此而来,金融企业内部业务系统众多,不仅研发技术标准不统一,数据定义规范也有所不同,这就使得数据久困于数据孤岛中,无法价值化复用。低代码平台则可起到百川归海的价值,使数据格式整齐划一,在此之上构建的创新应用,更能够按照统一技术规范标准化输出。


低代码的终局目标

不难看出,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市场、销售、采购、生产、交付、服务等核心业务环节,都在发生创新变革,而不同领域的企业正在选择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业务痛点,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

除上述提到的制造、金融、畜牧等行业外,建筑企业可选择以提升人员、设备、物资管理水平为切入;高科技企业可选择以构建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切入,制造企业可选择以SRM供应商关系管理为切入等。

无一例外,低代码平台都接住了这些“切入点”,但此也只是开始。俯瞰数字化迁徙的整个过程,企业会经历业务数字化、数字业务化和业务数字原生三个阶段,而业务数字原生正是低代码的终局。

或者说,未来所有企业都将成为业务数字原生企业,所有业务人员也成为数字化的原住民。而低代码平台将成为符合企业语言的数字原生工具,其将缩短应用与数字化间的距离,更将快速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不同场景的需求。

这是低代码的价值,也更是奥哲等一众低代码企业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代码   平台   敏捷   场景   舞台   航空   需求   业务   数字   系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