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身体活动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第一个尤其重要

身体活动环境是指与个体身体活动密切相关的建成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

对学龄儿童来说,创建安全、便利、积极的身体活动环境,是提高其身体活动水平的重要方式。这需要以家庭为基础,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家庭环境

家庭是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环境,儿童的身体活动大多发生在家里或与家庭成员一起完成,家庭提供的运动设施、家庭支出、家庭规则以及父母行为示范等对儿童身体活动习惯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家庭有运动/休闲的场所和设施、父母行为示范、父母支持身体活动并与儿童共同参与等,有利于儿童提高身体活动水平。

家长应建立适宜增加学龄儿童身体活动的家庭环境,如让孩子上下学步行、参加家务劳动等。

要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与孩子一起进行形式多样的身体活动。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作息时间表和身体活动计划,合理分配学习、身体活动和睡眠时间。

学校环境

从学龄期开始,学校成为身体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在这一阶段,儿童行为的自主性进一步增强,而且活动范围增加,学校、同伴、老师、社区等对行为的影响增加。

学龄期也开始进入到了系统学习阶段,通过健康教育等手段,可以改善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素养,纠正身体活动不足的不良习惯。

学校身体活动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内运动相关场所及设施,以及学生在学校内可以获得的身体活动有关的信息,包括体育教育、健康咨询以及运动相关管理规定等。

创造良好的身体活动环境要求学校在帮助学生合理执行身体活动计划的同时,改善校内活动场地和设施,增加学龄儿童户外活动时间。提供更多高质量体育教育和更积极的身体活动体验和机会,培养终身锻炼的意识。

社会环境

社会身体活动环境指在家庭与学校之外获得身体活动机会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及文化环境。物理环境包括公园、街道、操场、人行道等,这些场地能够为儿童参与体力活动提供安全且低成本的运动环境,因此对于儿童身体活动促进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环境则指社会对身体活动的态度、认知和价值观等文化环境,包括社区开展的与身体活动相关的宣传活动等。

为改善学龄儿童社会身体活动环境,社区应广泛开展增加身体活动、减少久坐行为的宣传,改善校外活动场地和设施,在社区内设置人行道、自行车道、绿色空间等,并提供身体活动指导和安全保障,促进学龄儿童健康成长。


— End —


作者 | 马博士健康团 王行硕士生

编辑 | 马博士健康团 冯琦

图片 | 自摄图网及网络



授权声明 |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合作 | faye.feng@ignitehealth-gp.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身体   学龄儿童   环境   场地   设施   儿童   孩子   家庭   学校   社会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