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多慈悲,富人多长寿,天道也

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看武侠电视,甚至看到某个坏人,恨得牙根都痒痒,一心要扬善除恶,除暴安良。

时间长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的认知,普罗大众不断被接触到的人和事不断地训练成了黑白分明之人。

在他们的认知里,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也即是非黑即白的二元世界。

但当你经历多了之后,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并非如此,除了黑白之外还有灰色地带,而那些人能够在瞬间爆发,攫取大量财富的人多数都

吃了灰色地带的红利。当你也认识到这一点时,红利早就被他们瓜分干净,剩下一些鸡零狗碎。

就拿当下创业来讲,很多人赶上了时代的浪潮,赚得盆满钵满,然后他明知道时代的红利已经不存在了,但依然可以利用大众的认知盲区,进一步收割穷人的血汗钱。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些创业导师,网红专家,赶上了好时候,抓住了机会一举翻身,但事后他却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包装成了各种各样的励志故事。

比如曾经的自己穷到摆地摊,月入几百块,住在潮湿的地下室等等,某一天灵光乍现,任督二脉被打通,然后做了某件事就成功地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样的故事在一心想要翻身的穷人眼里,既新奇又足够有魅力,而这个恰恰是大师们开始收割穷人的开始。

之前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4个人一起坐电梯,第一个人是趾高气昂地站在电梯里,第二个人则是跪在电梯里,第三个人不断地用头撞击这电梯,第四个人则是倒立在电梯里。

几分钟之后,他们都成功地到达了楼顶。

但如果你问他们是如何登上楼顶的,每个人都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甚至还会刻意编造出更多离奇古怪的故事来讲述他们的“成功经验”。

电梯像极了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而那四个人就是赶上时代的国人。他们成功了,也确实赚到钱了,但你说他们传授给你的经验对吗?很显然不对!

那我们用他们经验可以实现所谓的财富自由吗?当然不可以。

正如满帮CEO张晖说得那样:只有时代的企业,没有企业的时代

在《增广贤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慈不掌兵,义不掌财,情不立事,善不为官

明白了上面这段话,就不难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创业、做生意会失败的原因了。因为大多数人追求的是心安理得,而非利益。当你在做事的过程中,总在利益和道德之间徘徊时,说明你压根儿就不适合做这件事,

最好直接停掉,否则的话,只会让我们越陷越深,亏本倒大霉。

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一旦我们能够把握人性,利用人性去做事,想不赚钱都难!而想要驾驭人性,也并不难,只需牢记这个4个字即可:无惧则明

民国时期的青帮头目杜月笙,刚开始闯荡上海滩时穷困潦倒,只是无意之间接触到了上海滩的大亨黄金荣,在黄公馆里谋得一个打杂的差事。

但有次黄公馆里的货物被人抢了,可当时却没有人敢去追缴货物,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有胆量抢黄公馆的货物绝非等闲之辈。而杜月笙一心想要寻求出人头地的机会,

然后这个冒险的差事就交给了他去试一试。

杜月笙当时心里很清楚,即便是找到了盗贼,也不一定能拿回货物,甚至还会因此丧生,但既然大话放出去了,就只能硬着头皮往上冲。

莽莽撞撞的杜月笙孤身一人就去追抢匪,当时杜月笙紧张的心都快要跳到嗓子眼儿了,但他透过月光看到抢匪脸上也是极度的恐慌。杜月笙抓住对方恐惧的心理,

没动一枪便将其制服,并全部追回了被抢的货物。

通过这件事,让杜月笙明白想要驾驭人性,摆脱人性,首先就应该正视恐惧。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穷人之所以穷,归根结底就是无法摆脱“恐惧”对自身的束缚。

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

对自身命运的恐惧;

对赚钱的恐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穷人   上海滩   长寿   都会   红利   公馆   天道   慈悲   认知   货物   恐惧   人性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