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实体!你们更倾向谁

近年来网商不断做大做强,一度差点被资本占领到一线民生的生鲜领域,说大了是动摇国之根本,说小了是绑架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因为电商套路太简单了,低价入市,培养顾客习惯,达到寡头双寡头局面有自己的议价权,然后各个环节收紧,吸血,各种涨价。案例嘛,某滴,某团等等都是一样的套路。

以下我只做陈述,不同角度的陈述,至于期间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表达几个真理惯性。

第一个是人之常情:消费者在他认为某几种东西看上去品质都差不多的时候,一定会消费相对便宜的一个,这是所谓的性价比。这条bug:所有的商人会竭尽全力,使用各种方式,在做到降低成本的同时,又争取让消费者肉眼看不出来具体细节上的不一样。

第二个仍是人之常情:消费者有钱才能消费,挣得多原则上就会花的多,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好,以上几点在大家能认可的情况下,我来说电商和实体的游戏规则能带给我们什么。这里每个环节我都会粗略介绍,细节大家可以自己讨论。我是做生鲜超市的,我就以我最熟悉的来举例子。比如大家经常吃的甘肃静宁苹果。首先介绍商品属性有哪些,这在很多顾客眼中就忽略掉了。首先是目测能直观肉眼可见的商品属性:1.大小2.颜色3.卖相。

大小分级能多仔细呢。苹果主要以果径定标准。分为60,65,70,75,80,85,90,95,100,100以上一般都是极品,做礼盒为主了。散卖就是60-100居多。以今年普通苹果在5块左右的价格算,每个分级价差一般都在0.2-0.4左右。说这个是肉眼可见,实际上一般顾客很难分辨!你说平时卖60,突然你看见70,那你能感觉苹果大了一圈。如果是60和65,或者70和75果,如果不是两筐水果摆在面前左看右看的对比,一般人是完全看不出来差异的。因为他们本身差异确实就很小。这还是相对来说顾客最容易分辨的一个属性,都有这么多差异。

颜色,苹果颜色多少种呢,这个就真的不便言传了,只有自己体会了,我确实对颜色的形容比较词穷。简单说几个我能描述的:红色有深有浅,有全红,半红,条纹红。这里顺便普及一下,普遍来说,条纹红的苹果是最好吃的。红得通透的比半红的好吃,虽然不绝对,但是正确率80%以上。颜色这个东西就没有大小有明码分级了,只看每个人的主观判断和当地市场愿意接受什么样的。比如我们这里就是全红和条纹红最好卖。

卖相,卖相包括什么呢。果型(圆不圆,畸形多不多,虽然丑不一定说不好吃,但是一定会没有圆的好卖),磕碰伤问题,新鲜程度。

以上3点是可以目测能看见的。

再说几点顾客看不见的商品属性:1.口感,2.水份,3.糖分

口感,这简单嘛,吃起感觉泡的,粉的,脆的,各种形容词这个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感觉。正常大家都会选择脆苹果吃,常用的就是说这个苹果吃起脆甜脆甜的。

水份,水份足,水份干。水份是糖分的最好体现。相同糖度的苹果,水份越足,口感越好。

糖分,这个是可以有仪器测量的,叫糖度仪。一般10个糖以上就感觉甜了,15个就很甜了,18个以上就非常甜了。但是品尝的口感甜和糖度不绝对挂钩,比如榴莲,榴莲糖度一般在23-32之间,但是吃起来,不一定有西瓜12-18个糖直接的甜,关键就是西瓜水分足。这就是水分也是表现甜的一个关键点。

还有一个顾客是不会关注的,但是采购各环节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装货的规格问题,表里如一与否。行话就是统货还是标件。就是一件货上面的好,下面的差。这是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情况,能上下一致的货也有,但是价格高,货也少,毕竟做这种货标准也比较高。为什么顾客不太关注,因为他们不需要关注这个问题,超市进货来再多的货,到顾客来买的时候,顾客都是一个一个挑,挑他心目中最好的。打个比方。一件货30斤(大果有20斤,小果10斤,这算比较好的情况,差的就是只有面上那一层好,下面的差很多都是可能的),一个水果台面上货能上60斤2件货。那这个台面上面起步就有40斤大的20斤小的,然后顾客挑挑选选,肯定是40斤大的先卖出去,升20斤小的不太好卖出去,期间补货30斤上台,这时候可能就有20斤大的,30斤小的在台面上,在把20斤大的卖了之后再上一件货,这时就有20斤大的40小的了。这个时候如果不调价打折或者做分级销售,还是按最初价格卖,就已经很难按之前价格卖了,为什么,之前顾客一眼看上去大的多,小的少,自己可能只买我1斤2斤,很方便就能挑出来。连上几件货之后,一眼看上去就是小的多,大的少。挑来挑去都是小的。购物体验就完全不一样。这就是超市要做得好,必须要经常性清台面,或者分级销售,才可以随时保证销售好的原因之一。当然这也是可能两家超市拿货都是一样的货,但是顾客去买的时候,他体验完全不一样的原因。

以上几个关键点,在采购货的时候,是直接影响进价的最关键要素。6个点都满足要好的,那这个价格必然很贵。但是我们拿货一定不会拿最好的,因为我们是二线城市,消费力是有限的。那就必须在这几个条件里面做取舍。那我只说我选择的必要条件,就是必须第一优先级是要好吃,然后是卖相相对好。大小颜色等条件都可以往后放,满足不丑就行。我的想法很简单,水果毕竟是入口的,好吃是我替顾客考虑的第一优先级。可能这个水果小一点,丑一点,颜色没得那么好一点,但是他满足我想的又好吃又便宜。

为什么花大篇幅讲解一个水果属性。因为里面有顾客看的见的区别(他是有价差的),同样有看不见的区别(他仍然是有价差的)。那顾客心目中的定义呢,可能他只晓得我要买苹果,又大又红又脆又甜的苹果。决定价格的事情不能简单的去只看,毕竟是眼见为虚。

商品第一真理:一分钱,一分货!

商业真理:一条产业链,有更多的人能挣钱,卖得就可能会越好,但是对应的就是成本就越高,到消费者终端就越贵。大家需要考虑的重点是“越多的人”,这些人是那些!(因为这个“越多的人”,你自己可能就是其中一个)

打比方这个苹果:其中能挣钱的人至少有多少,我可以大致算一下

1.产地有农民。这一级最简单,就是农户。农户最大的损失不是这个东西便宜,而且这个东西没有人来买收购,卖不出去。收购价便宜,都仍然不是最糟糕的情况。农户简单的算,小户能养2人,大户能养3人吧。

2.产地有水果代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水果代办是干啥的,这个我也不想在多说,只能说这个行业有他们在会更好,存在即合理。具体他们做什么的,大家有兴趣去百度。这里养的人就多了,挑货验货的人,批发水果箱子的人,打包装箱的人,装车搬运的人等等等。少说10个以上的人是需要参与进去的,实际上是只多不少。

3.一级批发市场批发商去产地收货到一级批发市场卖。司机运输的人,供应商自己人,装货下货入库的人,自己守摊卖货的人,到市场有摊位费,入场费,清洁费等等费用又要养活市场的人。

4.二级批发商到一级批发商进货到二级批发商卖。这个同上,只要进市场,这些费用一个都不能少。也少不了。二级还会多一个配货的费用,市场里面的小三轮,东跑跑西跑跑,都是需要养活的人。

5.超市再到一级或者二级批发商进货到超市里面卖。超市同样需要有司机,有搬运上或者下,还有养活超市的员工至少好几个,承担损耗,房租房东能挣,水电公司能挣等,费用是最高的。

以上实体经济批发到零售的环节,不算足够详细,但是大致可以算算,一个苹果,参与进来的人,能靠卖苹果养活的人至少会有多少人。

那又来介绍电商经济

电商截止到目前为止,都是以杀价格为主。可能东方甄选以做品质为主。那么价格要低得有优势的,去做电商,你们也看见了,单就水果而言,最多的就是水果代办和一级批发商,直播电商是最有优势的,尤其是产地的水果代办。他们直播电商直接对应消费者,所有进批发市场环节产生的费用一个没有。只额外产生打包费,直播的费用,快递费用,承担部分损耗。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大费用支出。直播需要多少人?摄影师,主播(有的就是老板自己),推广费用,快递小哥,货出的多还是需要搬运小三轮。快递公司,受益相对较大,司机和各环节快递小哥,他们是能在电商环节挣钱。那必然,直播就的确会有优势,因为参与到这个产业链里面挣钱的人少,成本自然就低。

表述基本完毕,剩下就是对比。

实体经济卖个苹果,参与进来整个产业链能养活的人按至少有50人以上计算,电商参与进来的人可能就只有30个人。那剩下的20个人干什么去了呢,要么收入大幅减少,要么被迫转业。遗憾的是现在样样商品都在直播,每个东西都在内卷,各个内卷行业都吐20个人出来收入减少,被迫转业,那这么多的20个人都在转,那又往哪里转呢?这就是电商我认为对实体最大的内卷。所有人不断的减少收入,同时也在不断的降低消费,这个循环我认为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恶性循环。

我说的,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不是某一个人出现说能努力改变的,能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都努力的活下来。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糖度   卖相   批发商   实体   倾向   环节   顾客   水果   费用   颜色   苹果   超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