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石头上的历史


刻在石头上的历史

这个初冬,赏了香山叶,登上北岳巅,心里的热望却还有必去的云冈。对于云冈的情思来源于幼年时所见一帧照片,四十岁的父亲玉树临风,站在云冈山岩前,面容平和。

云冈石窟距离大同市中心16公里,为省时特意包了一辆车,这就是一个人行走的自由。顺便问了下司机,一般参观多长时间?师傅轻车熟路道:“2个钟头足够了,就是一座山”。

这说法却也形象。石窟确实就是凿在一座山上,古称武州山。在强悍的鲜卑族不满足于放马塞外、南下迁都平城也即今天大同之后,北魏皇帝多次亲临武州山祈祷并封此为“常祀”之地。石窟就是笃信佛教的北魏皇帝于平城时代依山开凿而成,成为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精心雕凿的佛家圣地。

尽管云冈石窟名声显赫,我却知之甚少,直到沿着礼佛大道,跨入“入佛知见“的山门,心里依然忐忑前面所见会是什么。远远看去,石窟类似窑洞一般由东向西绵延开去。景区为主要洞窟都作了编号,我的脚步就随着人流从最东边的第一窟开始。说是第一窟,却发现第一、二窟位置相邻,形制相似,后来知道这是云冈石窟非常独特的“双窟”形式。史载北魏时期的厉害女子冯太后曾两度临朝,风云一时。国有二主,窟也并凿,这种独特造像也是当时政治情态的侧面反映。佛以载人,石窟刻的也是历史,历史可以留在龟甲、兽骨、纸帛、竹木上,而把一个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形象化地记录在一壁山崖之上,这大概是最不朽也是最惊人的方式了。

迈入洞窟,一个中心塔柱石破天惊地矗立眼前。因为在山岩上进行石刻需要解决很多力学问题,这样通天接地的中心塔柱形式,在建筑学上就起到了分担与支撑作用。并且在佛法理念中,见塔即见佛,信徒见塔便可以绕塔礼佛。我也绕了一圈,关注点却在石刻,四壁佛像已有风化剥蚀,但塔柱及四壁精细密布的石刻犹令人惊叹。


这种惊叹伴随一路,更在迈进第六窟时达到“观止”。作为整个云冈石窟保存最完整、雕刻最精美、表现最丰富的一窟,六窟的石雕佛像尤为构图繁杂,玲珑精巧,色彩富丽,华美至极。更称奇的是塔身及周壁上竟然用了整整35幅浮雕讲述了佛祖释迦牟尼从腋下诞生到修成正果的佛传故事。这是平生第一次见到在石头上刻出“连环画”,心里倏忽有种隐隐的疼痛感。一个人对于喜欢的东西有无数标准,自己最感性的标准却是: 疼痛感。这种疼痛是被无形击中瞬间的感应让人无以抵抗。因为仰视得太久,脖子已感觉酸疼。由此想到“悬”在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上的巨幅画作《创世纪》,作者米开朗基罗为其倾尽了4年心血导致身体因长期仰头而变形,而那才仅仅是笔墨作画,这里却需仰着头一刀一斧精准无误甚至不容修改的雕刻完成。

恍惚中出现1500多年前,上千位工匠,开挖山体、开凿洞穴、雕刻佛像、彩绘贴金的壮观景象。无法想象,有多少石匠把一生的时光都留给了岩壁。

走出六窟,因为停得太久,阳光有点晃眼。远看,前面是绵延一公里的洞窟群,不知里面又深藏多少古人的秘密。

在一路走过的洞窟雕刻中,发现有典型的古希腊爱奥尼亚柱头,中式的斗拱屋顶,印度式的圆形拱门,多种文化的交融显示出当时的北魏与西域佛国交往之频繁。雕像造型中弥勒佛像多窟可见,这是因为现世中饱经战乱的百姓把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寄托到代表未来佛的弥勒身上。途中偶遇有导游讲解,还在第八窟中得见了云冈石窟雕像中唯一露齿微笑的菩萨雕像,菩萨身体微倾,嘴角上翘露出酒窝和整齐牙齿,天真可爱,展露出少见的人的情感。无独有偶,在次日参观华严寺的一组辽代雕像中,也有一尊小佛躲在柱子后,抚掌露齿,生动异常。我想,敢在佛法庄严之地窃笑,这是得有多开心。


作为一处皇家石窟,16至20窟的“昙曜五窟”自然是窟中之重。这最早开凿的五窟据推测是为北魏前期五位皇帝所建,雕像都是高大恢弘,其中一尊更是身着宽衣大袖之汉服,这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有关,当然推行汉化的另一举措是迁都洛阳,云冈石窟的大规模开凿也就随着迁都落下帷幕。但这并不妨碍民间的开凿热情,从20窟往西的大小石窟便成了民间信众开凿的乐土。导游一般是到20窟就停下了,因为这便是云冈里最著名的雕像,人们在许多报刊见到的云冈形象,就是这一尊。窟前岩石已崩塌,造像因此完全露天可见。高达13米的释迦摩尼坐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气魄浑厚。

许多人在此拍照留念,像父亲四十年前一样,我也站在这里,拍下了此行唯一的留影。回转头,石佛静静地俯瞰着脚下的往来众生,他已经看了1500年,那么我与走在这条路上的古人与今人便在同一目光下寂静相逢。


因为不是跟团,我可以信马由缰一直走遍西边和山后“瘦骨清像”的民间窟群,由于缺少保护,这里破损严重。据载云冈石窟有幸可见的现存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大小佛像5万9千多尊,雕刻面积18000平方米。而古籍记载中窟区却是“栉比相连三十余里”。山下的博物馆里保存着雕像大量损毁、流失海外的图片。因为残损,我们看到的历史,永远只是眼中的历史。

彼时,我已在云岗整整走了5个小时。

在时间的长路上,父亲走了,云冈还在,我来了……


作于2019年12月

( 2019年,父亲走了,云冈还在,在时间的长路上,我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云冈石窟   佛教   洞窟   历史   北魏   石窟   石刻   佛像   雕像   石头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