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专家谈:算力套餐如何好看又好“吃”?

算网发展面临业务形态与市场空间不确定的情况下,算力套餐是包装还是算力服务落地的探索?如果推出算力套餐涉及哪些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最具挑战的是哪些?目前算网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算力并网、调度与交易模式有待探索,最大的挑战来自哪些方面?三位业内专家就以上问题分享真知灼见。

中国联通研究院智能云网技术研究室主任曹畅:

算力套餐业务前端特性没有变

对于运营商推出算力套餐,多位业内专家表示,无论前景如何,算力套餐是运营商算力服务的必然一步。在目前算力服务尚且有多个环节未明确的情况下,算力套餐也有包装的成分。“目前什么是真正的算力服务,是针对To B 还是 To C,或者说是针对前端还是针对后端,算力服务属于供给侧还是属于消费侧,这些目前没有定论。那在此背景下,算力套餐更多的还是一个包装形式,是与运营商现有的应用结合。”中国联通研究院智能云网技术研究室主任曹畅表示。

但算力套餐的探索意义不可否认。曹畅认为,从运营商来讲,针对这种强算力的应用,如何跟网络结合,如何用用户听得懂的语言去描述,再加上一个合理的双方都能接受的定价,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对未来的算网融合或者算力网络的商业模式探索,或者说对整个算力技术发展的牵引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商业模式能够探索出一条新路,把前端的商业模式解决,不管是算力并网,还是算力调度与交易等,至少能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一些方向。

曹畅表示,当前的算力套餐,就是业务的套餐,业务本质的前端特性没有太大变化,所以算力套餐涉及的环节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作为运营商,算力跟网络的结合会更多,把算力和业务做一个封装,比如说云手机、VR、AR类似的强算力应用。但另外一方面,算力所用的这种算力的大小,或者说是跟这个网络质量等,会在这个套餐中做一些打包,但是为了让大家好理解,说它所封装的,或者说所呈现出的应该还是这个业务质量相关的一些属性和特性。

在算力套餐涉及的环节中,定价是目前挑战最大的环节。曹畅表示,定价如何和业务匹配,什么样的业务质量去匹配相应的价格,目前缺乏一个比较系统的定价模型。对于算力服务的定价问题,曹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探索的过程。他认为,很可能根据服务形式的变化,结合互联网思维出现“羊毛出在猪身上,牛来买单”这样更复杂的定价和商业模式。目前看,以任务式,而不是资源式的定价模式更为可行。应该聚焦在客户的需求和有价值的场景,结合给客户最终提供的服务和售价,再去逐步推断算力服务各中间环节的定价模式比较合理。

ICT资深专家吴少岩:

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匹配设计

中国移动提出面向百姓大众,推出算力套餐,丰富云XR、云游戏、虚拟数智人等多彩应用。ICT资深专家吴少岩表示,算力套餐是一个很好的提法,涉及到的环节包括需求侧和供给侧。从需求侧来说,目前出现了很多大众化的算力需求场景,就像用电一样,用户对电的需求是即插即用,用户不关心谁是电的生产者。

在智能化社会对算力的需求也必然如此,对算力使用的要求是简单低成本。算力网省掉了对算力来源的关注,这是智能化需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在供给方面,算力供给将多样化,算力可能来自于核心云、边缘云、高智能的终端(如智能汽车)。算力或可以用共享经济的模式出现。

对于算力套餐的设计,吴少岩表示,首先要对应于场景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行业类型进行细分。经过分类之后,对于整个供给侧,要进行相应的算力设施的提供。

但是,目前算力网络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待解,比如为了实现算网资源的融合供给,需要逐步解决度量、感知、路由、交易、编排等多方面的技术难题。吴少岩表示,目前的算力存在于不同的设备中,空闲的算力资源没有被利用起来。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线上自动的算力资源分配,但是区块链用于算力调度和结算的部分,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平台。

鲜枣课堂创始人周圣君:

算力套餐是商业化落地的必然

算力套餐是包装还是算力服务落地的探索?鲜枣课堂创始人周圣君表示,运营商既然推算网一体,那么对这个服务进行定价是商业化落地的必然,推算力套餐只是个时间问题,现在去做这个摸索,是有必要的。

即便最终的版本也不一定成功,但通过试水去看看能不能引导用户,接受算力套餐来购买算力的这种服务方式。

周圣君认为,其中比较大的挑战是定价问题。算力交易就是通过网络实现算力的全网调度,更灵活地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各种算力服务。但是这就涉及到了运营商、不同的云,以及不同的算力提供方,还涉及到了用户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结算问题。

因为算力服务的多样性,可能用到的是一些AI算力,也有可能用的是普通算力,也可能是超算算力,如何对这些算力进行定价。是单个算力去计算,还是混合计算,如果是套餐该如何去计算?如果一个客户既用AI的算力,又用了超算的算力,又用了图形处理的算力,这个算力到底怎么去定价?作为运营商怎样定价才合理,怎样定价才能够符合用户的需求,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算力套餐的这个计费系统到底是基于什么平台进行搭建,到底是不是基于区块链。算力服务引入不同的算力提供方,如果定价需要算力平台,很可能也会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建设,相当于用区块链技术去做算力平台的支撑技术之一。

采写:赵妍

编辑:晓燕

指导:新文

延伸阅读:算力进行时

算力“硬通货”:电信市场服务器格局洗牌

重磅 | 李正茂:算力时代三定律

从现象到本质:六专家“四问”说透算力网

算力网大家谈 | 三大因素加速运营商主导算力网

算力网大家谈 | 推进算力网亟待破解六大挑战

算力网大家谈 | 唐雄燕:算力网是什么?如何建?挑战几何?

算力网大家谈 | 为什么算力网对运营商既有机会也有挑战?

算力网大家谈 | 为什么算力网面临双重挑战?

算力网大家谈 | 四方面破解算力网之“难”

从现象到本质:六专家“四问”说透算力网

算力网络为运营商“第二曲线”增长注入新动能

算力网产业链图谱:“东数西算”谁先受益?

一张图看运营商算力网布局

算力服务如何卖出好价钱?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基础运营商全力做好二十大通信保障

通信业全力做好二十大通信保障

一位联通人眼中的非凡十年:从通信铺路到数字化赋能

二十大代表风采 | 10010热线人陈静:匠心诠释通信本质

踔厉中国式现代化:通信产业反响热烈

喜迎二十大 | 通信十人谈:自立创新踔厉网络强国

非凡十年 | 一位云首席技术官的见证:突围关键核心技术

非凡十年 | 一位高级副总裁的展望:在数智化中成就新商业

非凡十年:信息通信业十年发展—打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

从“修路”到“通车”:十年铸就IPv6高速路

共建共享:十年成就通信绿色发展新范式

云计算:十年高歌猛进,构筑数字经济算力底座

非凡十年:“升值”通信专利中国价值

5G迭代:一次改变社会的技术创新

提速降费七年:降低社会总成本,提升通信新能力(附一张图)

光通信十年:走进创新中国周期

从脱贫攻坚到数字乡村:农村通信不算“小账”

通信十年: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附一张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套餐   网大   区块   运营商   环节   好看   需求   通信   业务   专家   技术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