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印度“折戟沉沙”?还是印度离不开小米?

今年可能是小米雷军焦头烂额的一年,尤其是小米集团在印度遭遇了“税务危机”。

在过去几周,小米的这场危机达到了新的顶峰。印度法院拒绝解冻小米在印度的49亿元现金。市场传闻小米在印度的业务“实质上已经停滞了”。另一方面小米公布的二季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小米印度的手机出货量继续保持印度市场第一。


小米集团二季报

两种说法南辕北辙,真相令人摸不着头脑。回顾事件的经过,今年4月印度专门从事金融犯罪调查的印度执法局冻结了印度小米49亿元的资产。该执法局指控印度小米通过特许权使用费向中国非法转移资金。

小米集团的回应有两方面:一方面声称被印度冻结的49亿元中,超过84%的资金是支付给芯片厂商高通的特许权使用费。另一方面小米集团在今年的二季报中对此事件信心十足,认为自身没有违反印度法律,因此不计提坏账准备。

小米二季报对印度小米税务事件的自信回应

虽然我们很同情小米在印度遭遇的不公,奇怪的是我们对印度当局的指控有强烈的熟悉感。这种熟悉感来源国内公司常见的利润转移手段。

举例来说张三有一家A公司,经营利润非常的好。张三如果想把A公司的利润装进个人的口袋,需要缴纳25%的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有人就给张三出了个点子,让张三新成立一家B公司,把A公司的利润转移到B公司。B公司规模小,缴纳的税比较少。这当然是不对的。最近栽在这类事件上是某娅女性头部带货主播,可谓是带货直播界的大事件。

这令人觉得假如小米印度公司受到的指控确有其事,我们九成相信;如果印度对小米的指控不成立,那也是合乎情理,小米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非常正面。米粉觉得小米手机物美价廉,非常的好用;觉得小米手机不好的人,对小米最多的批评仅是没有科技创新能力,做的手机是组装货。

小米在印度的遭遇并非个例。最近几年中国的科技公司在印度市场的经营环境恶化。先是中国的多款APP在印度被下架,随后多家中国的科技公司在印度遭到调查。这对中国的科技公司来说雪上加霜,本来国内APP上线的要求越来越严格,APP被要求整改的事件也多有发生。

印度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由于担心外国投资冲击本国的企业,外国公司在印度投资并不容易。在这方面,印度对待外国投资甚至比中国还要保守。

2014年,小米在成立不到4年的时间就进入了印度市场。那时印度的智能手机市场几乎是空白的,得益于小米手机的低价策略,小米轻而易举地成为印度最大的手机厂商。现如今小米在印度销售的手机和电视几乎100%都是印度本地生产。

印度孟买

印度也成为小米第二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手机在印度市场占据76%的市场份额,而小米一家独占24%。

中国的手机厂商在印度也遇到了类似的麻烦。OPPO手机面临印度当局38亿元的逃税指控;华为手机虽然在印度市场亏损严重,但依然被怀疑从印度转移了6.35亿元;VIVO也被指控涉嫌逃税19.2亿元,也被冻结了4亿元的资金。

2021年印度占全球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17%,仅次于国内市场的31%。今年以来,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大幅下跌超过20%,印度市场的增长却十分强劲。小米上半年的营收同比下降了211亿元,降幅高达12.81%。可见小米不能轻易放弃印度市场。

对于印度来说,中国品牌手机占有76%的印度市场,这让印度感到不安。这让印度本土的企业家感到耻辱。印度不是没有想过夺回本土的手机市场,印度的亿万富豪穆克什·安巴尼就曾和谷歌公司合作推出一款手机,试图夺回市场,但是印度的消费者没人买单。

穆克什·安巴尼

这让印度十分无奈,如果把小米等中国手机厂商排斥出印度市场,印度的消费者难道去购买高价或者低质的手机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印度   小米   折戟沉沙   季报   出货量   中国   手机市场   事件   手机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