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时光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新一代“人造太阳”团队:以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为引导 全方位突破技术壁垒

10月16日上午10点,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新一代“人造太阳”团队80名科研工作者身着统一的工作服,齐聚位于成都的中国环流器指挥控制中心,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大家聚精会神、认真领会,不时在笔记本上写下要点和自己的感悟。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听到这里,大家齐刷刷鼓起掌来。

核聚变能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能量来源,是目前人类彻底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终极途径。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人造太阳”。经过多年潜心研发,2020年12月4日14时02分,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自主设计建造的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为我国核聚变堆的自主设计与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报告中提到‘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为新一代‘人造太阳’团队的一员,我感到十分振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新一代“人造太阳”团队青年骨干郑雪告诉记者,“作为青年科研人员,我将立根于核聚变能开发,以青年踔厉奋发之姿续写中国核聚变历史。”

“科学研究是科技和工业的先导,唯有在科研原始创新领域不断突破,才能确保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新一代“人造太阳”团队的共识。为了实现“人造太阳”这一梦想,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高精尖科研团队,用青春与智慧书写了科技报国的新时代篇章,在今年荣获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是四川省唯一获得该荣誉的团队。

当前,全球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未雨绸缪寻求新能源,正在开展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合作工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也就是常说的“ITER”计划。 ITER计划是我国迄今参与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我国承担了其中约9%的任务,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担了其中关键涉核部件的研发,在特殊材料与工艺、关键部件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作为国之重器,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是实现我国核聚变能开发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托装置,也是我国消化吸收ITER技术不可或缺的平台。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以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为引导,持续发力,全方位突破技术壁垒,掌握核聚变核心技术,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科研团队。”新一代“人造太阳”安装负责人蔡立君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团队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更高、更亮眼的成绩,为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基础。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怡霏 图片 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提供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卢娅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核工业   新一代   研究院   团队   物理   太阳   自立   自强   中国   装置   科研   时光   技术壁垒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