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为什么会被中建八局超越?

中国建筑市场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中国建筑旗下工程局的竞争,从中建一局到中建八局,各具特色,而八个工程局之间长期形成的赛马机制,使得中国建筑在国内乃至全球建筑市场一骑绝尘。

而内部工程局榜首之争,最近三年逐渐呈现出新的态势。

一直在规模品质方面被誉为中建标杆的三局,被八局超越,并且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这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2020年年初武汉的疫情,使得三局上半年差不多只干了两个月的活。

但这只是一个影响因素而已。

对于中建八局来说,今年上半年,同样的在上海,情况和当年的武汉差不多,但是中建八局就上半年的合同额超过中建三局500多亿元。

抛开疫情不说,那就说深层次的原因:

中建三局和中建八局各有代表产品,三局以承接超高层为主,八局以承接机场为主。

前些年,政策好的时候,超高层遍地,而且作为企业的重点工程,往往得到的资金支持比较充裕,所以三局在超高层的建造方面的优势,持续领先。

但是近两年,举个例子,三局建造的武汉绿地,从606米被压缩到400多米,而且绿地集团也暴雷了。还有就是承接的天津117大厦,居然也停工了。

而且国内已经出台了限高令,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将被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三局的市场份额。

还有就是三局承接的战略客户项目比较多,碧桂园、绿地、中海、华润、保利、恒隆等等,地产形势不好的情况,也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而在公投市场产生的增量短时间内还不能弥补超高层和战略客户方面出现的下降,自然就是增速放缓了。

再看中建八局,主要建造机场,还有就是公投公建项目,这两块业务在当前形势下,不仅没有被削弱,还有被强化的趋势。

最重要的是,中建八局的市场布局,不仅在上海,而且在整个山东省,中建八局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这个优势甚至超过了中建三局在湖北。

最后说内部管理方面,中建三局近些年出了太多的领导,除了中建三局自己用的,其他不少工程局都有三局输送的领导,比如说二局、四局、七局等等。

不少领导提拔速度过快,而且到一个新的单位就会带走一批原来三局的骨干,最直接的就是易文权到四局上任后,疯狂的挖原来三局的人。还有一个就是方胜利2018年在七局主政以后,也是疯狂地挖三局的人。这些人都是在升两到三级的情况使用,人员不流失才怪呢?

这两年三局的领导层是稳定了,人员也相对的稳定,但是差距和八局已经拉开了。

八局的领导班子非常稳定,往外输送的不多,而且自己的董事长总经理一定是自己内部培养产生的。领导从长期的稳定,确保八局干部队伍的稳定。

所以,三局被八局超越,或者说暂时的超越,主要是市场营销战略的转变,还有就是内部不稳定造成的。

不过三局毕竟积累了非常多的管理优势,也是中建系统多年的领军单位了,而且近期又开始布局数字工程领域,说不定又是三局适应未来新的领域的提前布局。

只有如此的竞争,才会有建筑企业的蓬勃发展,才会有中国建造的持续领先。

备注: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喜欢的请点赞,有异议的可以在评论区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工程局   武汉   绿地   中国建筑   布局   高层   优势   稳定   领导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