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晓旭一一杭川十景之一

志云,杭川“琴岗横案于前,金山列屏于后,髻峰左峙,旗障右幡”。在杭川北望,只因金山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呈现一派紫铜色,故在杭川十景中称为“金山晓旭”。

金山距杭城十五公里,远望孤峰兀立,实则群峰逶迤四十多平方公里,主峰高1130米。汀江、旧县河如两条彩带绕金山而流,衬托出金山如盘中的绿珠。山上云飘雾绕,涧水潺潺,乔木蔽天,松涛充耳。下注如飞的百丈泉;绣缈仙源的桃源洞;连云桥娇然游龙卧波;麒麟殿前后的狮山、象山和麒麟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而藏于悬崖峭壁或没于烟岚飘飘渺之中,或突兀翠微的众多寺院庙宇与小筑,尤如天上人间。而宋朝年间的郭福安,奉旨金山采金炼铜。据志载,时“坑冶盛兴,商旅辐辏”“胆水浸铁为铜”“康定献金”……,因而,就留下了郭公岽、胆水池及一百四十多个形态各异、名称奇特的采金古硐,凭添了金山的神奇。

杭川世誉“诗词之乡”,而金山则是文山、诗山,正因金山以其秀丽和神奇,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上山游旅,故因情所致而写诗作画,并留宿山中,待晨观一轮红日从群山中喷薄而出,真正所谓“金山晓旭”;从此,在金山上便留下了众多诗篇。现随录一首于下:

游金山 (陈浚明)

历尽丹梯十八弯,仙桥旧迹许登攀。燕岩龙井碑如故,风洞桃源石不顽。晨起白云侵客榻,夜归黄鹤守禅关。襄阳那得来游此,门额高标第一山。

自古名山僧侣多,而金山地处闽粤赣交界处,风光秀丽,山场广深,僧侣、道人自然相继聚集,自唐宋以来,金山便成为闽粤赣三省闻名的佛教圣地。当年从山脚往上依次建有一天门、五龙寺、古中峰、麒麟殿、三天门、西天崖等寺院。据史记载,山上香火鼎盛时期,曾驻有二百多名僧侣,各路香客络绎不绝,晨钟暮鼓,梵音如潮,道场热闹非凡。

金山是座宝山,金山顶为五子麒麟,其形如天外飞来的五只龙,为此金山上建有五龙寺。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因有康定年间曾采金山一百七十四两黄金上贡朝廷,引来多支地质队伍,上金山找矿,却一无所得,而在同时连城的庙前却发现了煤矿、铅锌矿。当年的上杭县依然靠“粮烟猪”度日,因此群众便议论:金山上的五只龙吃在上杭,拉在连城。吃穷上杭,济富连城。而当八十年代,随闽西地质大队等地质队伍上山勘探发现了金矿、铜矿后,当地群众又纷纷议论:金山上的五只龙,吃的是金山上的草,拉到庙前的是粪便(意为黑色的煤和铅锌),却把宝贝黄灿灿金、铜留在肚子里了。

一九八三年开始,闽西地质大队、省地质八队、省勘探队、物探队、坑探队、化探队等各路地质大军,纷纷云集金山,会战金山。一时间金山上红旗招展,钻塔林立,机响声隆隆,山间搭建了六、七十幢简易房,形成了难得一见的地质村,在绿树紫岩的衬托下,形成了几千人会战金山的壮观场面,画图唯是。

经他们近十年的努力,终于发现金山的真容,原来是戴着“金帽子的铜娃娃”!喜讯传遍九州,惊动时任地矿部常务副部长的宋瑞祥同志,亲临金山视察调研,并留宿金山。

紫金山又一次轰动华夏,一时间各级领导、地矿部门各路专家纷至沓来,蜂拥而至,金山又名声在外了。各种桂冠加在金山上,二00八年中国黄金协会授予紫金山为“中国第一大金矿”。

金山是上杭的福山,从古代康定年间郭福安奉旨金山采金炼铜,而后择址郭坊成为上杭县治;如今随金山的开发,上杭县摘掉了贫困帽子,走进了全省富裕县的行列,这些都与金山息息相关。金山值得纪念,也值得重塑为旅游胜地。

作 者:林毓煌 上杭县政府原副县长、 调研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金山   上杭县   上杭   紫金山   连城   康定   天门   麒麟   僧侣   地质   杭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