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蒙古大兴安岭考察印象(一)

文:兰云峰 编辑:司徒


2011年9月初,我作为内蒙古政协考察团成员,赴大兴安岭地区考察调研。一年来,这片神奇的土地经常在我的脑海中闪烁,魂牵梦绕。今夜难眠,索性将大兴安岭之行看到的、听到的所有留存在我记忆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内蒙古大兴安岭,从飞机上鸟瞰,她像一条平缓起伏的的绿色彩带,覆盖在祖国东北的大地上。这片南北延绵1400公里,东西横跨300公里,总面积有10.6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是我国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片森林抵御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凛冽的寒流,和蒙古高原干燥的大陆性季风,使北上的太平洋暖流季风在此交汇涡旋,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庇佑着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乃至华北平原,保障着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为北方乃至全国的重要天然屏障。

一、北方游猎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摇篮

这里是中国北方游猎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是东胡、鲜卑、契丹、蒙古民族起源的摇篮。

1880年之前,这里人迹罕见,只有蒙古、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几个少数民族的一千余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狩猎、游牧。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不同口音的人们,从大江南北,陆续来到这高高的兴安岭。他们在这里伐木、种树、护林,在这里生儿育女,成为今天的大兴安岭人。如今,这里的人口已经接近50万人。

二、大兴安岭的春、夏、秋、冬

春天里,你能想到吗?

在以林海著称的寒冷的大兴安岭上,还有那么多美丽的花儿开放。尤其在每年5月中旬,是兴安杜鹃花盛开的时节。在群山叠翠、林海如潮的兴安岭上,连绵十几里的兴安杜鹃竞相开放,宛若仙境。

大兴安岭的夏天是十分短暂的。女士们可以全天穿着美丽的裙装的日子也就是一个多月,更多的是中午穿裙装,早晚还是要穿春秋装的。

在穿越林海的第3天,我们遭遇了一场几十分钟的激烈降雨,雨过之后,森林恢复了平静。被雨水洗净的天空湛蓝湛蓝的,阳光明媚,鸟语啁啾,清澈见底的河流、溪水缓缓地流淌着。

我们的车队显然成了打破这一片宁静的不速之客,吓跑了几只河边喝水的走兽,惊起了一群溪中捕鱼的飞禽。

秋天,是大兴安岭最美丽的季节。

在秋天的日子里,五花山是大兴安岭最特别的景观。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气候急剧变化,一场雨、一次风,或者一次霜,森林就会换一身全新的装束。在气候的急剧变化中,有的树叶还执拗地保持着深绿色;有的树叶则变成了浅绿、浅黄、深黄;也有的变为了橘色、浅红、深红色。使整个山岭呈现出斑斓绚丽的色彩,成为魔幻的人间仙境。

冬季,寒冷统治了整个森林。

万物进入休眠季节。风也销声匿迹。大兴安岭成为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冰雪期长达7个月。

如果你在冬季来到大兴安岭,乘上越野车,穿梭在林海、湿地、草原。蓝天,白雪,无边无际。

沉默的林子,壮观的雾凇;冰冻的河流与沼泽。偶尔也会看到一只叫不上名字的鸟儿,它时儿直冲云霄,时儿展翅滑翔,忽然,像箭一般地俯冲着飞向雪原。。。

你会感觉,恍若回到了童年的时光,脑海中会演绎出“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的故事”。

三、生命的乐土,生物种的博物院

这里不只有高大挺拔的乔木林,还有灌丛、草原、草甸、沼泽、草塘(水生植被),物种丰富多样。有脊椎动物资源390种,野生植物1966种,昆虫资源5000余种。森林活立木蓄积量8.87亿立方米。

现在,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持续实施,这片林区已经进入了科学的休养生息阶段。各种动物也来安家定居,野生动物群落又开始恢复壮大。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紫貂、棕熊、原麝等是这里的永久“居民”。鸟类也将这里作为重要的繁殖基地。雕鸮、红尾伯劳、游隼等在这里都能找到踪影。

这片森林也是野生药用植物的资源宝库。生长着柴胡、土三七、白头翁、桔梗、乌头、老鹤草、白藓皮等种类繁多的野生药材。

蓝莓是大兴安岭最著名的野生植物资源。考察团一行所有的人都爱喝这里生产的蓝莓饮料,喜欢它那纯净美丽的颜色、天然甘醇的味道。

在白桦林中漫步,欣赏林下的草原,也是一种特别的享受,药材、野菜、野果、花卉等等让人目不暇接。仅兰花就有25种以上。大兴安岭人把兰花看作是“花中贵妇”、杜鹃为“花中西施”、龙胆花是“花中少女”、百合花是“花中艳妇”、芍药花就是“花中淑女”,合称为林区的五大名花。

还有那林间草地上稀疏分布的可爱的北国红豆,古往今来直教那多少红尘男女丢魂失魄,相思断肠!

真菌的世界。大兴安岭大型真菌有300余种。这些大型真菌具有多种用途,他们既是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环节,同时,也对人类有着食用和医学药用价值。在大兴安岭,几乎每一种真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态传说和美丽的人间童话故事。

奇特的爬地松(偃松)。在大兴安岭北部海拔800米以上的林区,生态环境恶劣的高寒之处,生长着大片的爬地松。在爬地松的庇护下,千百年来形成的厚厚的苔藓层像绿色的地毯覆盖着大地。苔藓层下面就是冰沼土,其实是一种几乎没有土壤的冰层,常年不化。如果把苔藓层破坏了,冰沼土就会融化,最后就剩下裸露的岩石层了,要想恢复苔藓层得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四、中国东北水塔。

林区的水循环。每年由南下的海洋暖流携带着大量的雨雪降落大兴安岭森林之后,既不会发生河水暴涨,也不会出现洪水咆哮怒吼。

广阔的森林、灌木林以及林间草地以博大的胸怀温柔地接纳了降水。森林将雨水截留了30%,灌木林截留了30%,草地截留了30%,这90%的雨水聚集在山岭间的大小盆地、低洼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湖泊、沼泽、河流、湿地。犹如一幅浓墨重彩、气势磅礴的巨大的山水画卷。

发源于大兴安岭西坡的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上游,更是滋润着呼伦贝尔草原的母亲河;而发源于东坡的嫩江则属于松花江水系,养育着松嫩平原。

大兴安岭,不但是一个巨大的森林资源宝库和物种基因库,也是一个巨大的碳吸收器和碳存储器。庇佑了东北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调节着区域气候;储蓄水分;固定土壤;产生氧气;森林固碳、土壤固碳,降低了碳排放。这片巨大的绿色屏障是祖国忠诚的绿色卫士!

在一周的考察调研中,随着穿越大兴安岭林海行程的推进,我对眼前这片面积巨大的森林产生了越来越浓烈的敬畏之情。。。


作者在大兴安岭

作者在大兴安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大兴安岭   兴安   松嫩平原   苔藓   林区   真菌   内蒙古   沼泽   气候   草原   印象   森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