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企迎来破产潮,经济正面临衰退,朔尔茨态度大变,反对与华脱钩

德国人的日子不好过了,由能源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正悄然而至,德国企业大量外迁和破产是非常明显的预兆。尽管德国政府出台了200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作用十分有限,企业外迁和破产现象仍愈演愈烈。

据德国工会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相比于两年前,德国制造业承担的能源成本大幅飙升,极端情况下甚至上涨了10倍。在昂贵的能源价格推动下,德国通胀达到195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劳动成本增加,德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恶化。目前至少有20%本土企业有意将业务转移到海外,部分工业巨头,特别是严重依赖天然气的化工行业,已经提前转移阵地,德化工巨头巴斯夫投资百亿美元在华建厂投产运营,是最典型的案例。

当然,只有少部分企业具备外迁能力,更多企业只能在苟活和破产中二选一。德国工业联合会对近600家德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每10家企业就有1家因能源价格问题减产或停产。该联合会称,能源价格高企,对58%的公司来说是重大挑战,关乎34%公司的生死存亡。

另据德国哈雷经济研究所发布的数据,德国公司破产数量显著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月合伙企业和股份公司破产数量增加了34%,高达762家。上月报告破产的大型企业中,有6600个就业岗位受到影响。该研究所分析,10月德国公司破产数量将同比增长三分之一,11月将超过40%,一波破产潮将席卷德国。此外,德国多家智库预测,2023年德国GDP将下降1.4%,德国经济正在面临衰退。

除了让人头疼的内部经济问题,德国还有诸多外部危机亟待解决。在德国推出能源援助计划后,欧盟各国对德方的“自私”做法表示愤怒,指责德方这一计划将加剧欧洲的通货膨胀和贫富差距,破坏欧盟内部统一市场,德国与希望加强欧盟团结的国家间产生严重分歧。而北溪1、2号线同时遭到袭击,不仅导致管道停运,而且基本将俄德两国解决能源问题的空间堵死,加上正在逐步升级的俄乌局势,德国所处的国际环境越来越恶劣,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内外交困之下,德国人不得不低下他们高贵的头颅,将目光投向远在东方的中国。此前朔尔茨还扬言要减少对华依赖,大有脱钩断链之势。不过,在出席柏林机械工程峰会时,朔尔茨态度发生变化,不再提摆脱对华依赖,明确表示德国支持全球化,坚决反对脱钩,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展贸易。朔尔茨还强调,脱钩是完全错误的道路,当前正处于时代转折点,国际秩序提倡政治和经济多样化而非脱钩断链。

发展同德国的经贸关系,中方的立场非常明确。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改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高水平发展的决心也不会变。中方始终认为,德方若在经贸关系上出台措施对华设限,这种做法既无逻辑,也非常荒谬。无论对德国自身经济发展,还是中德务实合作都没有任何好处。

中方期待两国通过扩大双向开放,为高水平互利合作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而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看来,正在经历罕见经济困局的德国政府逐渐醒悟,开始为中德关系的务实发展作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德方   德国   中方   中国   欧盟   能源价格   决心   态度   能源   经济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