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被死星坟场包围

一般来说,最亮的恒星通常寿命最短,它们在几百万年内消耗掉氢,然后爆炸成耀眼的超新星,其核心会坍缩成中子星或黑洞,这些小而暗的天体就如宇宙墓地散落在银河系之中。

它们都很难发现,因中子星直径约15公里,除非磁极对准我们成为脉冲星,否则非常难看到。恒星级黑洞更小,且不会发光,通常是在吃掉伴星成为微类星体时,或经过我们和更遥远恒星中间,通过重力微透镜效应才看到。

天文学家目前尚未观察到够多中子星或黑洞搭建分布图,澳洲雪梨大学团队分析当前银河系恒星分布,并模拟恒星残骸如何被恒星相互作用拉扯和偏转。团队认为这些恒星残骸通常比银河系现有恒星更老,因此有更多时间移动到新轨道。

这些恒星残骸分布于比可见银河系厚三倍的平面,更令人惊讶是约三分之一恒星残骸正从银河系弹出。模型约三分之一恒星残骸经历一次近距离相遇,使速度大大提升,最终摆脱银河系引力。这意味随时间推移,银河系“蒸发”逐渐失去质量。这出乎天文学家意料之外,因先前知道像球状星团这样小恒星团会蒸发,但银河系质量要大得多,原先预期的蒸发量很小。

模型还有另一个讶异之处,这些恒星残骸相当均匀地分布整个银河系,多数恒星一百光年内就会有另一颗恒星残骸。对太阳而言,最近恒星残骸可能就在65光年之处,但我们却不知道。

天文学家预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巡天天文台上线,如薇拉·鲁宾天文台,可捕捉够多微重力透镜事件,并发现这些恒星残骸的位置,最终了解分布现象。研究成果将发布于《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期刊。

中子星和恒星质量黑洞的大小。(Source:Todd Thomps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首图来源:Pixaba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银河系   类星体   中子星   天文台   坟场   天文学家   透镜   残骸   恒星   黑洞   包围   质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