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颂

十月,秋高气爽的十月,含着微笑向我们走来。

十月,山呼水笑的十月,载着凯歌向我们走来。

十月,红旗招展的十月,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到处光辉灿烂,一片欢腾。

十月,在欢庆新中国73岁华诞时,中华儿女有谁会忘记73年前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28声礼炮响彻长空,天安门城楼上一位伟人庄严宣告新中国的诞生,这声音,传遍了长城内外,传遍了大江南北,也传遍了全世界。

十月,伟大的十月,光辉的十月,诞生了新中国,开创了新纪元。从南湖的红船,到井冈山的翠竹;从遵义城头的曙光,到延安窑洞的灯光……中华民族经过多少险滩和暗礁,战胜多少曲折和坎坷,才穿过血与火、爱与恨、枯与荣、兴与衰交织的茫茫原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第一个十月,中华民族经历的多少屈辱、多少不幸、多少灾劫、多少危难,都被十月的礼炮和欢歌驱散。从此,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的时代,一去不再复返了。

十月,我们总是在追忆那位伟人“进城赶考”的故事。他行走在春天的泥泞小路上,拄着拐杖,还“吞云吐雾”地纵论古今,风趣、幽默。他讲《甲申三百年祭》,他讲李闯王进京后的享乐、腐败,他讲洪秀全的《天京悲剧》……西柏坡会议上提出的“两个务必”,在73年后的今天,仍然是进军号角。告别西柏坡,进了北京城之后,经受了73年风雨的共产党人,却仍然保持着其政治本色。

十月,我们走在红色的旅游线路上,那远去的峥嵘岁月和炮火连天的战场,默默地在给年轻的新的一代人“讲课”:不能忘记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不能忘记长征路上的草根,皮带;不能忘记延安的“小米加步枪”……艰苦的岁月给饱受灾难的民族夯实了奋斗的精神,繁荣昌盛的和平年代,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绝不能仅仅让他们“舞动嘉年华”,还应让他们读懂《长征》、《延安》、《西柏坡》……

十月,我们从沿海的现代化城市的流光溢彩中走出,走进苍莽的西部群山、沙漠,不能仅仅以艺术家的目光来欣赏西部雄浑、豪放和狂野,而应该看到,仍然闭塞的山寨、村落,老百姓仍然居住在破旧的茅房,有的人还在过着拿鸡蛋换盐的贫穷生活。展开中国地图,有一大半是高山、荒原、雪域、沙漠。中国西部,发展空间是何等的广阔啊!

十月,在欢庆祖国73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深深感到: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旺昌盛;我们的视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开阔;我们的道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宽广;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振奋。前进的道路上虽关山重重,然而我们却信心百倍,有73年的根基,有改革开放取得的经验,在新的征程中我们一定能再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月,73年的不平凡历程,恰如一条长河、一幅巨画、一支战歌、一首史诗。73岁过去,长河依然奔流,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新的巨画初步展开,战歌渐进高潮,史诗还在续写,共产党人仍在继续奋斗!

(马力 刘明昌)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唐雪元

编审:王舒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天安门城楼   闯王   西柏坡   井冈山   延安   战歌   礼炮   共产党人   史诗   新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