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按下暂停键,让我们一起静读榆林的底色

榆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称“上郡”,又因建在驼山之上也被称为“驼城”。榆林文化内涵丰富,汇古今中外于一体,熔东西南北于一炉。从四千多年历史的石峁遗址到农牧交汇、九边重镇的漫长画卷,再到星火燎原运筹帷幄的革命乐章,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在这里交流融合,古老厚重的黄河文明在这里绵延不绝,长城精神在这里生生不息。

以前总说,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突然有一天,城市被按下暂停键,一切都变的安静起来,很多人才知道,车水马龙才是国泰民安,灯火璀璨才是盛世繁华,熙熙攘攘才是人间烟火,人来人往才是岁月静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榆林人表现出了令人动容的团结与担当。300多万榆林儿女积极配合防疫,共克时艰。有人说:榆林是一座诗情画意又充满市井气息、浪漫又充满人情味的城市,静态下的榆林城万众一心,他们柔情似水也坚毅不拔,在这座城市的地平线上筑起一道抵抗疫情的“人心长城”。

愿疫情早去,国泰民安!愿生活早日恢复正常,幸福安康!

万里长城万里长

PART 01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被称作“九边重镇”的榆林古城,是镶嵌在长城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长城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蜿蜒而来,横亘而过。她历览了千年的风霜雨雪,凝聚着千万英雄志士的智慧与血肉。

万里长城,一头连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榆林明、秦长城遗址亦是定格在黄土高原上的永生花。它们曾见证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最为激烈的战争往事,如今这些堪遗址默默矗立在苍茫大地上等待人们重拾它们往日的峥嵘岁月。

红色土地峥嵘岁月

PART 02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一百年来,共产党的光辉照亮了转战陕北的漫漫长路。1947年,转战陕北的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召开“十二月会议”,革命圣地稳如泰山,影响历史走向的“曙光就在前面”的口号从杨家沟传向全国,平凡的院落布满革命先辈生活的痕迹,摆放整齐的书桌、笔砚、油灯等一件件承载历史的物品都无声向我们演绎着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奋斗的岁月。

神泉号令 ,靠的就是铁一样的纪律。在佳县神泉堡,毛泽东主席起草并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吹响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冲锋号;在靖边小河,毛泽东主席率中央机关前后两次生活在这里并战斗了47个昼夜,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新中国的曙光从这里升起。

英雄城市哺育英杰

PART 03

一座英雄城市,诞生了很多历史名人,他们是一座城市活着的灵魂,是城市胸口最闪亮的那枚徽章,这里有着太多的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英雄人物,有提笔安天下的智者,有跃马定乾坤的将帅,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各自的英雄印记,书写了榆林根和魂最庄重的名片。

报界宗师张季鸾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尽显华夏文风余韵;“中兴四将”韩世忠,为南宋政权的建立和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杨家名将满门忠烈,奋勇当先保家卫国,胆魄换取凯旋,成为守护中原最牢固的防线,终其一生,他们笔起波澜,引领风潮,掀一时之气象,留千秋之芳名。

非遗瑰宝煜煜生辉

PART 0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遗存的佐证,它记录着数千年来的中华民族记忆,凝聚着一辈辈人的辛勤和智慧。“信天游好像没梁的斗,甚会儿想唱甚会儿有”这镌刻在黄土高坡上的音乐巨著,淋漓尽致地展现生活,形成一部宏大的民俗风情史,贯穿黄土儿女生活的始终。


悠悠历史长河孕育着无数人类的珍宝,中华文明的殿堂里,非遗文化无疑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凝结着非遗传承人的灵气与才华,而作为陕北特色的扭秧歌、跑驴、霸王鞭更是诞生在榆林这块古老土地上的民间艺术之花,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榆林人。榆林人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记录着历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非遗文化的传承史。

九曲黄河魅力之滨

PART 05

黄河,黄土地,黄土儿女,这里是黄土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母亲河全长约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在中游地区形成了“几”字湾将黄土高原紧紧围绕起来。作为黄河入陕第一站的榆林,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沿秦晋大峡谷奔流而下,创造了沿岸的壮美风光和璀璨的民风民俗。

滚滚黄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书写着山河如画,折射着历史沧桑,闪耀着革命辉煌。在突然来袭的疫情防控演练中,榆林人民弘扬黄河精神,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共同做好防疫工作。

一场突如其来的防控演练,让人们的生活一下寂静了下来。空荡荡的榆林城是那么冷清却又充满温情,在这个“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的特殊时期,越能体现这个城市的自觉自律,疫情面前无侥幸,平安才是对家人最好的关怀!所有的这一切都在等待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等待着这场战“疫”落下帷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榆林   黄土高原   陕北   万里长城   黄河   城市   长城   底色   疫情   黄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