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误会孩子,他之所以不听话可能是我们没“资本”

工作关系认识一朋友,她说最近被孩子弄得焦头烂额的。孩子初中了还不听她的话,甚至还半夜用飞镖插了一张纸条钉在她门上,威胁她不要再管他了。

朋友夫妻两原本一直在外地上班,孩子全托给爷爷奶奶。去年孩子上初中,爷爷奶奶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才把他们夫妻俩催回来。原因是:孩子大了,不服管了,经常不写作业,成绩直线下滑。他们回来后,对孩子各种软硬兼施,孩子就是不听,家长各种无奈。

其实,这个现象在很多家庭里都可能上演过。要求孩子写作业,孩子非要看电视;要求孩子早点睡觉,孩子非要再玩一会;上学快迟到,要求孩子动作快一点,孩子非要磨磨蹭蹭……总之,你怎么气,怎么急,孩子就是不听。最后,即便你有再好的性子也可能被孩子磨爆发。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抱怨:为什么给孩子提要求这么难呢,他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

其实,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你没有用对方法。《如何给孩子提要求》中说:为人父母如果没有取得孩子的信任,亲子关系是很难相处得好的,更别提让孩子听你话了。




而从小照料孩子,给足孩子爱和安全感的家庭,孩子反而更容易听话。因为他们在前期积累了大量对孩子“提要求”的资本。

这就好比我们大人在说服别人时,也总会找一个关系和对方处得比较好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同样的道理。说白了,就是信任的力量。

正如我那位朋友一样,他们管到最后,却被孩子一句话给怼回去了。孩子说:“我小时候需要你们陪伴的时候,你们在哪?现在我不需要你们了,你们现在回来,晚了!”

对啊,孩子说的一点没错。不是因为你是大人,你说话我就得听,而是首先你得有资本,这个资本就是信任!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该如何修复关系让孩子重新获得信任呢?

《如何给孩子提要求》中,其实方法也很简单。只要父母先开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和解过程。

比如,先向孩子道歉,然后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如果之前由于其他原因没有很好照顾孩子的,一定要好好和解释原因。然后承诺孩子,今后开始做出改变。

当然,并不是你这样说完,孩子就立马开始信任你的。之后还要你真正付诸行动,毕竟之前你欠缺了孩子那么多,现在想改变,那么多点耐心也是必须的。


不过,也不要着急。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呢,你一点一滴的行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的。

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嘴上还会比较“强硬”,其实他心里也在默默开心,毕竟谁不希望自己家庭和睦呢。只要你慢慢等待,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被感化的。这个时候,你再和孩子提要求,只要是合理的,孩子就会慢慢接受了。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从小也是我带的,我们关系也很好,但是我的孩子也是不怎么听话,那是什么情况呢?

《如何给孩子提要求》中说,这个情况有两种可能:

一、不是孩子不配合,是孩子做不到

这里综合起来又分两种情况:

1.孩子的心理或者身体能量不足

也就是说,孩子的能力达到你的要求时,他是没办法去执行的。这个时候,任凭你吼破嗓子也是无济于事的。比如,孩子太小,不敢一个人睡觉;识字太少,不能自主阅读;手部力量不足,写字没力气……这些都是不能急于求成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纳和的等待,然后孩子把目标细分,拆解到孩子稍稍努努力就可以完成的情况。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还给孩子有继续挑战的勇气。

2.孩子还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比如,你不提醒孩子总忘记睡前刷牙、吃饭之前经常忘记洗手。这些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动力定型”,也就是说形成了条件反射的模式。所以,就非常容易出现,大人说了好多次,还总不改的现象。

这个时候没有别的办法,唯一要求就是父母多点耐心,经常提醒,让好的习惯替代原来的,变成新的条件反射。

另外,还有那种类似控制不住想玩手机,不想学习的,也属于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手机?还不是手机有意思,有诱惑吗?那你要是让孩子尝到学习比手机更有乐趣,他不就自动转移目标了嘛。


这就需要父母给“学习”增加点乐趣和激励,比如和孩子一起阅读,分享心得;一起写字比赛谁写得好……当孩子参与后,要给予积极的鼓励。

前期家长可以假装输,让孩子尝到赢的甜头,慢慢增加孩子的兴趣。等他的“甜头”积累足够多时,自然就会发现学习的好了。下次你不叫他去写作业,他都可能主动去写了。

二、孩子明明能做到,但就是不配合

比如,孩子不爱洗头、不喜欢吃青菜、不喜欢到外面玩。这些主要是孩子之前有过不好的体验,所以让他心里产生了排斥。家长再怎么强制,孩子也总不情不愿的。当这些情况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喜欢上它们呢?

其实,也很简单。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让改善这些不好的体验,也可以用“后果教育”让孩子尝到不这样做的结果。

比如,不吃饭就饿着;不收拾玩具,就有被踩坏的风险;欺负小朋友,那个小朋友就不和他玩了,除非他停止欺负别人,并真诚地向别人道歉。等等,总之只要大人肯想办法,用对方法,孩子就会慢慢改变的。


当然,现实中小朋友不听话的情况还有很多类型,比如,那种摆烂——做不到也不想做,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上面举例用的方法都试过了,还是不管用怎么办?

别着急,《如何给孩子提要求》中都给我们分析得明明白白,而且里面的解决方法还有很多种。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父母应对的策略,书中也给我们一一给出了解决办法。

要想孩子听话,信任是关键 29.9 购买

总之,这本书的实操性很强,没事多翻翻,不仅能解决孩子的问题,父母也可以提升智慧得到成长。当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后,就很可能出现“提要求”的最高境界——孩子自发主动地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多点   孩子   提要   听话   误会   大人   资本   父母   情况   关系   方法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