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把孩子吼成了废物!”学会低声说话,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前段时间刷到这样一个视频,看完心里很不是滋味。

超市里,不到5岁的小男孩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妈妈变得不耐烦,对儿子大吼:“别再烦我了,不许再问我了,自己记住!”

回家路上,小男孩走累了,闹着要让妈妈抱,妈妈瞬间发怒:“我拎着东西怎么抱你?”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小男孩玩玩具车,不小心发出了刺耳的声音,又引来了妈妈的怒吼:“吵不吵!天天都是这样子!”

短短半天时间里,小男孩被妈妈吼了3次,但教育效果却微乎其微,面对妈妈一次又一次的吼叫声,小男孩变得越来越无助,越来越手足无措。

据《红星新闻》报道的一份调查显示,全国超过89%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时,会采用吼叫的方式。

对孩子来说,“吼叫式教育”所造成的伤害,比体罚要来得更悄无声息,也更巨大,父母的吼叫,会在无形中毁掉孩子的未来。

父母会把孩子吼成“废物”

同事小欧是个急性子,教育女儿时经常大吼大叫。

女儿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小学一二年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位老师都夸小姑娘聪明又努力,是个“好苗子”。

但小欧每次辅导女儿时,只要女儿稍有做得不对,就会迎来她的怒吼,渐渐地,小欧只要一出声,孩子就会吓得一激灵。

有时候遇到比较难的数学题,女孩做起来本就吃力,结果伴随妈妈的怒吼,彻底没了思路,于是小欧的嗓门越提越高,孩子越来越害怕,成绩也是跟着一落千丈。

今年女孩已经升入初三,“中考分流”政策之下,小欧最近正发愁女儿考不上高中该咋办,经常抱怨女儿是个“榆木脑袋”,怎么说也不开窍。

人类大脑天生对消极事物更敏感,与表扬和鼓励相比,孩子们对尖酸的批评记忆会更深刻。

而且由于孩子们认知存在局限,缺乏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很难对自己展开比较客观的评价。

如果家长整天对孩子怒吼“你为什么这么笨”、“怎么就听不懂”、“真是把我气死了”,孩子很容易会陷入自我怀疑中,觉得自己真像父母说得那样一无是处,长大以后,更容易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废物”。

“吼叫式教育”可能激起孩子的报复心理

《超级育儿师》中曾发生这样一幕:

8岁男孩辰辰的妈妈哭诉,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不好好学习,发起脾气来,甚至还会动手打她。

育儿师来到辰辰家后,正好目睹了母子俩因为写作业而引发的一场大战。

妈妈要求辰辰立即写作业,辰辰却非要玩电脑,妈妈开始对辰辰怒吼,辰辰也不甘示弱,对妈妈辱骂、动手。

最后妈妈打没了力气,只能无奈地坐在床边,任由辰辰去玩电脑。

辰辰却不愿意就此罢休,上前推搡了妈妈后,恶狠狠地说道:“告诉你,我在学校就不舒服,今天别惹我!不听,不听你就试试!”

事后,育儿师轻声询问辰辰:“你知道刚才你做了什么吗?”

辰辰小声地指着妈妈说道:“她老吼我、打我,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打我,我就是等到现在才开始反击她。”

面对孩子时,有些家长天生会把自己置于上位者的位置,对孩子随意吼骂,觉得“我是孩子的父母,说他几句又怎么了?何况吼他骂他是为了他好”。

殊不知,孩子的心思单纯,当被父母吼骂时,很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乃至于出现报复心理,等到有能力反击时,会用尽全力去报复父母。

对孩子而言,经常对自己又吼又骂,时不时还会动手的父母,早已随着时间推移变得“面目可憎”,掉进了报复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怎样在教育孩子时不吼不叫?

《不吼不叫》的作者美国亲子教育专家罗娜雷纳曾提出“不吼不叫的ABCDE法则”,即当家长感觉被孩子激怒时,可以尝试下面5个步骤来舒缓情绪:

1.自问(Ask),思考自身的内心感受,分辨自己的真实想法;

2.呼吸(Breath),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呼吸上,深呼吸几次,使身体放松;

3.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调整情绪,用积极想法来代替消极思维,使自己变得理智;

4.确定孩子的需求(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思考孩子的年龄、思维方式,考虑现在的行为方式是不是在所处范围内;

5.同理心(Empathize),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尝试换位思考,体会孩子的感受,告诉孩子你能理解他。

当我们准备对孩子发脾气时,不妨尝试使用上面这5个法则,使自己舒缓情绪,正确应对。

如果暂时不熟练、想不起来使用的话也没关系,只要注意能在发脾气时关注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尝试做出改变,就能逐渐使问题有所改观,久而久之,彻底改变原本错误的教育方式。

老苗结语: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南风效应”,意思是温暖胜于严寒,更能起到好的结果。

我们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相较于动辄大吼大叫,“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学会低声说话,是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今日话题:你平时会忍不住吼孩子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也是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关注老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孩子   废物   教育孩子   呼吸   情绪   想法   礼物   说话   家长   女儿   父母   妈妈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