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恐将加速逃离欧洲,但请别来中国

这两天有个谈资新闻,保时捷推出一把一体式精钢中国式菜刀,售价240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元)。截至目前,该菜刀在美、英官网已售罄。

有趣的是,10月11日,保时捷设计精品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称:“这款名为‘P22中国刀’的菜刀可以拍蒜。”


看来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保时捷对中国人的烹饪手法已了如指掌,就跟保时捷对自己在中国持续保持强大品牌效应有一种迷之自信一样。

中国是保时捷在全球的最大单一市场。2021年,保时捷全球累计销售新车30.1915万辆,中国为9.5671万辆,占比超过31%。

可就是在如此重要的中国市场,保时捷却一直居高临下,傲慢地对待中国消费者。

去年三季度即开始发酵,直到今年2季度才算有个交代的“保时捷转向柱”风波仍历历在目。

保时捷在未告知中国车主的前提下,擅自将包括多款主销车型的电动转向柱更换为手动转向柱,涉及减配的车辆多达约3万辆。

一开始面对中国车主小范围维权,保时捷提出给车主提供2300元代金券作为补偿。可这些车主在买车时,已预交了3万元选装费,等于被保时捷私自吞掉。

直到今年5月,维权车主越来越多,保时捷眼看没法糊弄过去了,才不情愿地宣称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分批启动,免费提供相关功能的恢复服务。对于最终没有恢复相关功能的客户,将提供统一金额的补偿方案。

可能是要把已揣进腰包的钱拿出来,太肉疼,保时捷便推出一把中国式菜刀,试图再割一波中国消费者的韭菜。

只是今时已不同往日。

北溪输气管道被炸,欧洲的血将在未来数年内被一滴滴榨干,只能被迫以高出市场价3-4倍的高价向美国购买天然气。如此一来,欧洲汽车制造成本自然飙升。

一向视利润率为生命线的保时捷自然不可能束手待毙。因为保时捷不仅是大众集团的利润奶牛,还是欧洲投资者的资产蓄水池。

刚刚IPO的保时捷必须要继续保持高利润率,才能维持股价。要实现这一目的,只靠卖高价菜刀远远不够,把工厂从德国迁到海外势在必行。

保时捷的海外首家CKD工厂已落户马来西亚。去年传出这一消息时,还引发了国内热议,质疑保时捷为什么不在中国建厂。其实道理很简单,在保时捷的固有认知中,中国消费者这么喜欢保时捷,卖高价割韭菜它不香吗。

可现在不一样了。即便保时捷来中国建厂,降低售价也大概率无法显著提升销量。

因为许多中国高端消费者已开始厌恶、远离傲慢的保时捷,并购买中国本土品牌推出的更有活力的高端新能源汽车。

毕竟,即便是再富有的中国消费者,也没有能配得上保时捷菜刀的高级蒜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保时捷   欧洲   中国   韭菜   中国市场   菜刀   傲慢   车主   高价   中国消费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