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议125个科学问题三种路线&一种未来

问题

Can xenotransplantation solve the shortage of donor organs?

异种移植能否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问题?

这个具体问题简单回答是和否,显然不够过瘾了。

简单的现状-目前还不行

与人遗传关系最近的猴、猩猩和狒狒,要么个体小,要么濒危。对猪来说人类没有道德负担,但主要问题是对抗排异反应。

猪体内有一种α—GAL基因是灵长类动物没有的,最好用基因敲除的办法去掉。

具体步骤:将去核的卵细胞和经过遗传修饰的体细胞通过融合,融合细胞受精卵一样分裂分化,将其植入代孕母亲体内即成为异体提供者。

显然不尽如人意。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医生给一个早产儿女婴进行了狒狒心脏移植,女婴存活1周后死亡。

1992年6月,在美国匹兹堡,有医生对2例患者进行狒狒肝脏移植,其中1例于术后70天死于复合性感染,另外1例于术后26天死于胆道并发症腹膜炎。

1992年10月,在美国,因等不到同种肝脏,医生对一位暴发性肝昏迷患者实施了猪肝脏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完成24小时后死亡。

近期:2022年3月8日,世界首例接受猪心移植的心脏病患者大卫 · 贝内特(David Bennet)在术后两个月去世。

严肃的分析这种技术,即使解决α—GAL基因,后面还会有其他问题。

比如在需要器官自身的再生/修复功能时,可能同时用到自体的材料和移植器官的材料,会产生兼容问题。

还需需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排除道德伦理-显然可行

异种移植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显然还有好办法,用人自身的克隆体总是可以的。什么都不说了,大家去看电影《逃出克隆岛》吧。电影里名人克隆一个自己做器官备份,正是伦理问题的核心。

如果不用克隆体,更冲击伦理的,用其他人的器官吧。

第三种路线

非生物组织的异体,比如人工心脏,人工皮肤,人工肺。

一个已经被接受的“人工耳蜗”。

一个实际意义上已经被接受,但大家还未完全意识到的“假肢”。

殊途同归

人类进化的目标显然是永生。人工耳蜗,万能猪,克隆器官这些异体移植技术都不是终极目标。

数字化的智慧生命是人类进化的终极方向。


上帝:又来安利你的数字生命论,人类已经如此幸运,且行且珍惜吧

云智熵:请你先变成人再说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匹兹堡   供体   耳蜗   狒狒   女婴   术后   伦理   器官   基因   患者   路线   未来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