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执拗“茶人”

在普洱,几乎人人都与一片绿叶---一片茶树叶有关。每一天,每个人,一抬杯,一呡嘴之间,茶韵便流入唇齿,这是日常,也是习惯。茶韵是丰富的,茶时光是悠闲的,茶世界是幽深的……。一个人人都喝茶,遍野是茶树的城市,无疑也遍布弄茶人。在我看来,半生与普洱茶相依为命的姚流涛像一株过渡型野生栽培茶树,只因命运的推动,因生存的需要,才带着伴她成长的茶树叶、带着山野纯粹质朴的个性走向城市,走向另一种与山野乡村不一样的天地,与她的茶叶开辟出一种专业化的茶人人生。

“因为我视力不好,容易疲劳,书面理论知识学习少,关于茶叶的许多知识点,比如种植、采摘、制作工艺等等细节,得靠一点一滴的亲自参与实践,试验摸索,从积累的经验中获得。所以相比别人来说,我更知道每一尖茶叶都来之不易,因此对每一片茶叶都特别珍惜,对于不懂茶、不爱惜茶叶的人,我很舍不得浪费一款好茶。相反,遇到喜欢茶或懂茶的茶友,我会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好茶为对方泡上,然后兴致勃勃地与对方聊上半天。在一场愉快的交流中,茶叶泡满一壶又一壶,茶饼缺了一块又一块,我却乐此不疲。茶味品评间,时光悄逝,人与人之间心意相通,情谊暗潜。我喜欢那种因茶而心有戚戚的美好感觉,喜欢有人懂我所懂,爱我所爱。”一聊起茶叶来,姚流涛就滔滔不绝。

“跟很多行业一样,做的人多了,市场火了,金钱的诱惑就会诱导一些人做乱,所谓物极必反嘛。前些年,见证过普洱茶红火行市的人都会发现,经济效益驱动下,茶叶的产量猛提,但品质却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连有些所谓大牌的茶商可能也会虚虚实实地混淆市场,别说外行人,就是内行人,也会忍不住感慨茶叶市场水太深!不过,我不管别人怎么做,我只知道自己只喜欢茶,绝不让劣质茶流入我的货架,破坏爱茶人对茶的美好爱恋,破坏我心中普洱茶的美好形象。”姚流涛语气里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执拗!我在这语气里,在这位受着健康困扰仍执着地坐镇茶叶市场,坚守自己心中认定的茶叶品质,似乎生来就与茶叶融为一体的女子面前,生出莫名的敬意。

说她生来就与茶叶融为一体一点也不夸张。

七八十年代,全国人民普遍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时期,八九岁才得入学识字的姚流涛,不仅从刚学会走路开始就喝上了茶叶水,还因贫穷在求学之初,得享茶叶的恩惠,开启自己日后顺利求学的道路,直至与茶叶缠绵终生!

“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采茶叶去换钱了”姚流涛讲述起自己跟茶叶的渊源来。

“说起来不可思议,我有个会赚钱的父亲,但我却因为没有钱交学费一年拖一年,直至快十岁了才上的学。为什么呢?因为我有个不懂理财又十分博爱的母亲。是的,我的父亲常年在外面做工,一年半载才得回家一次,但每次回来,总会给母亲一些钱。而母亲不会懂得要把这些钱攒起来作为家用。她会随手将那些钱花在一些不太紧要的事上,或转借或送给任何一些急需治病急需解除饥寒的乡亲,在我妈的认知里,似乎不太有小家私财私用的概念。所以,每每到下学期开学时,母亲反而拿不出钱来为我交学费了。直到我快十岁了,眼看寨子里的小伙伴们都上了学,我还在家里放鹅干农活瞪着一双委屈的眼睛看母亲,母亲才终于在我殷切的求知欲里,狠心攥紧双手,摁紧存钱罐,为我攒足了学费。我们

的小学校在临村一个寨子里,总共就两个班,不同年龄段的小伙伴们分几个年级混合在一个教室由同一个老师上课。学校除了两间茅草房教室,什么也没有。课桌板凳都是家长自己在山上砍来树枝草草的砍削而成。除了教科书,铅笔、作业本、考卷等学习工具、资料都要靠我们自己买。那时候谁家都没有多余的钱满足学生们更多的要求。为了所有同学都能更好地学习,劳动课上,老师就让同学们去附近的荒山采摘茶叶。采来的茶叶由老师统一卖到茶厂去。我不仅要采茶换学习用具,还要换下学期乃至下下学期的学费,因为我知道,博爱的母亲是靠不住的!”我被姚流涛口中母亲无限度的善良逗笑了。隐约觉得,在茶叶市场始终初心不改,为守护品质而不顾得失的她,其实

有着从母亲那里传承来的善良无私与正直,那是一份根植于血液里不容颠覆的美好。

“去山上采茶并不容易。野生茶树多是乔木茶,树底杂草丛生,不仅虫蛇出没间,每一步都藏着危险,茶树枝并不粗壮的特点,让攀爬也存在许多难度与跌落的危险。除了这些,风吹日晒的辛苦更不在话下。因为我差不多十岁才入学,比同寨子里其他上学的几个孩子都要大一些,所以家长们就理所当然地将那几个孩子托付给我照顾。好强的我把这种托付与信任看成是一种荣耀。为不辜负那些信任,我强装坚强,鼓励自己勇敢面对危险与艰难,宁愿自己涉险受苦也要时时处处维护学弟学妹们。采茶的时候很自然的,会把容易采摘的茶树让给弱小些的同学们去采……。总之,小学几年,我似乎成了一些同学的依靠。跟别人比起来,我对好不容易得来的上学机会,格外珍惜。除了劳动课,课间十分钟,其他同学都在玩游戏的时候,我也会独自争分夺秒地跑到山上去采茶。因为我知道,我必须自行攒够下一个学期的学费和换取更多学习资料的钱。”

听着生在七十年代普洱城郊一座大山里的姚流涛聊起曾经幼小的自己在一片荆棘密布、幽深原始的蛮荒之地,在艰难的生存状态里,一边以幼嫩的肩膀扛起许多家庭重担和校园责任,一边以坚强的毅力向一片叶子寄托殷殷求知欲的命运开端,我禁不住由衷地为女性骄傲:谁说女子不如男?

姚流涛,这是一个不俗的名字,一如她梅傲霜雪一般的品格。说起关于茶的故事来,她总是滔滔不绝:“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喝开水就要泡茶叶。那时候因为全国经济都很落后,茶叶作为半精神产品,还未曾像今天一样在经济领域享有令人惊艳的市场,普洱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满山遍野都是茶树,但这里到底是以茶叶撑起经济发展底色的地域。或人工种植,或野生,那时的茶树虽没有现在的覆盖面积广,但每座山头可能都有些茶树的影子。总之,我们这里的人仿佛生来就是要靠茶水滋养的。早在解放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一些茶树。土地多的,会大面积种植一些茶树,以便卖给马帮换钱。土地少的,就算不为换钱,为了供给一家子饮用也要种上一些茶树。”

是的,《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可见,早在远古时代,茶叶就已经被我们的祖先发现并引入生活了。

普洱有镇沅千家寨2700年的古茶树和原始野生古茶树群落、有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葳村过渡型千年古茶树、有景迈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林与布满青苔如草坪也难以遮掩的骡马足迹的茶马古道----那以茶互市的悠久历史,普洱茶怎会不融入普洱老百姓的血液乃至生命、生活呢。

“上小学的时候,除了按老师给的标准采茶,我并不知道茶叶更多的关于原料种类与制茶方法等问题。直到后来考入职业学校,在学校里学制茶,接触到更多茶叶品类、等级以及制茶方式,我才慢慢懂得了茶叶像人一样,品质会因为生长环境、年岁以及采摘季节、成茶过程受到影响。不同的区域,有不同品类的茶叶,不同的采摘季节、制茶加工工艺,会成就不同品质的茶。从小泡在茶水里让骨髓都浸透了茶韵的我,再加上学校得来的知识,让我对茶叶有了更多的认识与理解,对茶叶市场有了更多的向往。毕业后,除了帮家里种茶采茶外,我会抽空到普洱周边各山头或一些茶叶加工厂深入了解、学习关于茶叶的一切知识。”从姚流涛讲述自己走入茶世界的经历中,我发现,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期,茶叶始终像一根指南针一样,导航着她的成长之路甚至她未来的人生。爱学求上进的她,从迎来文化知识启蒙教育的那一天开始,便宿命般地接受了一片叶子抛出的橄榄枝,而她也欣然接纳并义无反顾地浇灌着属于自己的金枝玉叶。

随着国家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的到来,对外经济开放让茶叶需求量大涨。像所有向往美好生活、梦想创一番事业的人们一样,已深悉更多茶叶市场知识与讯息,仿佛永远干劲十足的小女子姚流涛蠢蠢欲动。她开始尝试着学习别人四处收购各山头的茶叶转销到茶厂,尤其山高路远的偏远山区,以不怕苦的精神换取深山品优却受困于运输的好茶叶福利。

姚流涛收购茶叶有自己的要求:二级茶品绝不混于一级,三级绝不混于二级。不达标的茶叶宁愿无货可供市场,也坚决不收!

二十一世纪初期,镇沅五一茶名噪一时,成为许多单位逢年过节给职工发放福利和企业联谊礼品的选择。在整个普洱茶市场,五一茶供不应求,造成了货源靠抢,销路难偿的局面。代销五一茶的茶商尽管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弄到供货源,仍要排长队才能拿到货,盛极一时的消费市场,让许多人包括姚流涛都尝到了财富唾手可得的甜头。疯狂的金钱交易背景中,票子哗哗响的魅惑下,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混乱中,很多根本不懂茶却经营起茶叶销售的人,渐渐让一些劣质茶叶混入市场,五一茶的口碑很快被打上了许多问号。一时之间,风向大变。风的流动力越大,风向就越难改变。五一茶当初有多火爆,之后就有多寂寞。短暂的疯狂过后,五一茶火爆的销售行情在产品良莠不齐的现实里冷却下来。

有了五一茶的前车之鉴,姚流涛准备利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开创属于自己的品牌。不过,跟那些拥有外商投资者,有大型茶叶种植基地的茶厂老板比起来,略微有些家底的她实在财薄力单。她无力拥有属于自己的制茶厂,更无力拥有属于自己的茶叶科研团队,原本视力不好的她还得靠自己对普洱茶家族成员的了解、认识和自己对茶的热爱,用自己对茶饮熟悉的品鉴感觉去挑选自己认可的好茶叶来充实自己的货架,服务自己的品牌,哪怕她得为此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哪怕千辛万苦觅得的产品并不能换来理想的市场认可度,她也绝让品质不过关的茶叶填充自己的货柜,损害自己的品牌。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像班昭出使西域,没有雄厚的财力背景,姚流涛靠自己的双眼、双脚翻越千山万水寻觅好茶的辛苦可想而知,在这份辛苦里执着地追求绝对品质的精神是多么可贵!

多年辛勤、执着的维护中,姚流涛的“弘易”品牌在普洱茶世界里一度也算小有名气。可惜,就在“弘易”日益强大,眼看获得了令人称羡的地位时,一场严重的疾病困扰了她。长期的病痛折磨,让她无力再于龙蛇混杂的茶叶市场亲自筛选自己认可的精品茶叶,无力再监管品牌的经营,为了不让自己精心创造的品牌流于平庸,她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绪,忍痛注销了自己的品牌。

毋庸置疑!一个从小泡在茶水里,半生倚茶为生、以茶养心的人,是不可能真正离开茶叶的。像抗战的勇士一样,热衷于亲力亲为挑选茶叶的姚流涛知道自己无力上前线了,可她不甘就此放下对茶叶品质的呵护。自己的身体靠不住了,但她可以依靠值得信赖的茶人。经过长时期的考察,她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了普洱资深的茶人____澜沧古茶有限公司的“茶妈妈”杜春峄身上。或许,这是一个病人对生命的妥协,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对梦想的执着,更是一个茶人对另一个茶人的信任!

看着如今成为“澜沧古茶”代理商的姚流涛,我不会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代销享誉在外的“澜沧古茶”的代理茶商,而是一个像茶一样内涵万千,一个对普洱茶具有极资深的渊源与丰富深刻的认识的独立茶人,一个极其执着极具个性的普洱茶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普洱   茶树   执拗   茶厂   普洱茶   茶叶   母亲   品质   品牌   更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