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保留:糖尿病的平价救命药!值得品鉴

中国传统医学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中医认为,消渴病的病因是阴虚。

有人会问了,阴虚是什么?

打个比方,人身上的阳气是燃烧的火焰,阴气是一锅水。

只要活着,火焰就会不断放散热量,加温锅里的水,蒸腾起来的水蒸气,可以滋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肌肉皮毛,全身无处不到,既能保证体温,又能滋润身体,使人健康。

消渴病是锅里的水不足了,时间一长,就有干锅的危险,这便是阴虚。

消渴怎么治疗?

补阴+清火。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

心肺在横膈膜上,属上焦。

脾胃在横膈膜下,属中焦。

肾在最下面,属下焦。

上消,主要因为肺阴亏虚。肺不能布散津液,口里就干,人就容易口渴,每天喝很多的水还是不解渴。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选用二冬汤加味。

天冬,麦冬,天花粉,太子参,山药,石膏,知母,黄芩,生地。

中消,主要因为胃火旺盛,脾阴不足。胃火旺,食物熟的快,消化的快,所以饿的快。脾阴不足,大便硬、便秘,同时肌肉消瘦。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选用《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人参。

下消,主要是肾的问题。肾阴虚不能管理水液代谢,所以尿量频多,尿液浑浊,如膏如脂。舌红少苔,皮肤干燥瘙痒。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用六味地黄汤。

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丹皮,茯苓,泽泻。

肾阴虚久了,会导致肾阴阳两虚,使人手足发凉,腰膝酸软,阳痿或月经不调,多尿、尿液浑浊,我们选用金匮肾气丸。

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桂枝,炮附子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以上方子使用需要临症加减,情况因人而异,如果你有相似或者同样的问题,可以问我,我会一一帮助你们解答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横膈膜   熟地黄   泽泻   山茱萸   知母   茯苓   尿液   山药   浑浊   人参   平价   糖尿病   建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