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太空授课“话”“画”皆清背后的信息天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12日电(郝竞 王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北京时间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此次“太空授课”画面清晰流畅、同学们与航天员的互动交流“无缝衔接”,离不开我国中继卫星系统的强大支撑。

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调用“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为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提供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服务,搭建起天地往返的“信息天路”,实现地面与舱内航天员之间话音、图像的双向传输,为“太空授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支撑。

北京时间10月12日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图为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保障现场。李源龙/摄

“实现‘太空授课’的一个难点便是需要对中国空间站进行长时间持续测控,而受地球的曲率影响,依靠传统的测控站点很难独立达到这一要求。”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总工程师单长胜说,“中继卫星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速率高的特点,在它的支持下,我们不仅可以达到对空间站组合体持续测控的目的,还可以帮助航天员与地面进行双向音视频通话、在舱内使用WIFI等等。”

2013年,成功实现三星组网的一代中继卫星系统,顺利保障了我国第一次“太空授课”。2021年至2022年,两代多颗中继卫星又圆满保障了三次“天宫课堂”。

单长胜介绍,9年时间里,我国中继卫星系统的运行更加成熟、技术手段愈发先进、保障能力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便是质量更佳、频次更高的“天宫课堂”。

特别是在此次任务前,北京空间信息传输中心全体科技人员早早就进入了任务状态,多次参与系统间联调,组织系统内部联调,梳理风险隐患点并制定方案预案,确保状态稳定固化。同时,他们还创新设计“体检套餐”掌握系统软件状态,提前识别风险,大大减轻了执行任务的压力。

“‘天宫课堂’连续开讲,彰显着我国航天技术的日益强大,见证着我国天基测控事业的不断进步。下一步,我们仍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为中国空间站提供持续稳定可靠的天基测控和数据中继服务,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单长胜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三星   中国青年报   太空   航天员   空间站   天宫   北京   课堂   我国   系统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