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宝宝自主如厕?这里有详细的解析

邻居家一岁多的宝宝,早早就学会了自主如厕,我家的两岁了,脱了拉拉裤试了很多次为什么还是不会?

家里的长辈说,把尿把便才能让宝宝更快学会自己上厕所?

给宝宝脱掉纸尿裤换上小内裤,是不是更有利于宝宝学会如厕呢?

选什么样的如厕工具才能让宝宝更快学会自主如厕呢?

……

自主如厕,是宝宝进入幼儿园甚至托管前必须要学会的技能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宝宝学会自主如厕呢?

这期我们来详细地说一说,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目录

把尿把便能让宝宝更快学会自主如厕吗?

什么时候开始如厕训练?

如厕训练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如厕训练应该怎样做?

把尿把便能让宝宝更快学会自主如厕吗?

在“要不要把尿把便”这个问题上,宝妈们往往与家里的长辈存在着分歧。

很多宝妈都听说过,把尿把便可能会导致宝宝脱肛、肛裂、髋关节脱位等问题,所以反对把尿把便,青睐更科学的如厕训练。

而长辈们则认为,把尿把便能让宝宝早早学会自主如厕,而且在没有纸尿裤的年代,大家都是这么把过来的,也没见有什么危害。

那么,到底谁的说法正确呢?

首先,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把尿把便会导致脱肛、肛裂、尿路感染、便秘、痔疮等问题。相反,抱坐前倾的姿势更有利于宝宝排便。

另外,髋关节发育不良、脱位,多是强行拉直宝宝的双腿造成的,和把尿把便的关系不大。

可以说,把尿把便姿势的危害性其实是被夸大了的。而且,它也确实是一种传统的如厕训练方法,流行于亚、非、美洲等很多国家。

但即便如此,笨爸爸依然不推荐家长通过把尿把便来训练宝宝自主如厕。

这是因为,正确把尿把便对家长的要求其实很高,它以宝宝为主导,家长须时常观察宝宝的肢体动作、表情等,及时发现宝宝的尿意便意,再抱起来把出,从而帮宝宝慢慢学会自主控制大小便。

但是,捕捉宝宝的尿意便意并不容易,弄不好就搞一个“屎尿横流”,所以不少家长将把尿把便变成了由家长主导的、甚至是强制性的行为。

定时把一下、想起来把一下、没尿也要把出几滴……错误的把尿把便会影响宝宝对尿意便意的感知能力、影响排尿排便反射的建立。强行把尿把便还可能使宝宝对如厕产生抗拒,并影响睡眠质量和专注力。

此外,不少把尿把便的长辈会给宝宝穿开裆裤,这容易导致生殖器感染、受伤等问题。而且在公共场所随意把尿把便,既不利于宝宝的隐私保护,也打扰到了其他人。

总而言之,长期采取正确的方法把尿把便并非易事,如果家长做不到遵从宝宝的意愿,那么频繁地把尿把便反而弊端丛生,不仅折腾了自己还苦了宝宝。

所以,笨爸爸建议给宝宝使用纸尿裤/拉拉裤,等到了合适的年龄和时机,再帮助宝宝进行如厕训练。

什么时候开始如厕训练?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大多数宝宝在18—24个月左右,可以脱掉纸尿裤开始如厕训练,过早训练反而要花更久的时间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

不过,除了看年龄外,更重要的是看宝宝的生理和心理是否已做好准备。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评估:

宝宝对坐便器、小内裤产生兴趣;

宝宝能够听懂并执行简单的指令;

宝宝能够感受到尿意、便意,并能通过表情、动作、语言来表达;

宝宝能够自己或在大人的帮助下提裤子、脱裤子;

在大人上厕所时宝宝会表现出好奇,并能够模仿大人的行为;

宝宝的大便时间变得规律;

纸尿裤脏了,宝宝会有不舒服的表现;

纸尿裤能够保持2个小时以上的干燥,或午睡后纸尿裤还是干的。

如果宝宝满足以上大部分的表现,那么如厕训练就可以提上日程,不然的话推迟一些日子(2岁半以后)也没问题。

另外,夏天进行如厕训练的确更方便一些,但其他季节也未尝不可,只要不是太冷,具体还是要看宝宝的准备情况。

如厕训练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如厕训练不仅需要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准备就绪,也需要家长为宝宝提前准备好训练用品:

①儿童坐便器

市面上的儿童坐便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独立式坐便器、阶梯式坐便圈、坐便圈+脚蹬。

独立式坐便器的造型可爱,可自由移动,适用于如厕训练初期;坐便圈需要放置在成人马桶上,搭配阶梯或脚蹬使用,适合大一点已经掌握一定精细动作的宝宝。

选购独立式坐便器时,要考虑宝宝使用起来是否安全、舒适,以及宝妈日常打理是否便捷、省事

安全性要看坐便器是否结构稳定、防滑,不能出现侧翻的情况。一般底座使用防滑材料且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的,安全性较高。还要注意不能有毛刺、飞边等做工问题,否则可能扎伤、划伤宝宝。

舒适性主要关注便圈、靠背、扶手三处。便圈应柔软、有一定厚度、不黏屁股,一般PU材质比PP更舒适;靠背应符合人体工学,位置不能太靠后、角度不能太倾斜;选择有扶手的设计,可以在宝宝方便时提供助力。

宝妈日常打理主要围绕便槽和便圈,便槽的取出应操作简单、不卡壳、不沾不洒排泄物,便槽及便圈的清洗应简单省事、不残留。另外,如果有防溅挡板和马桶盖设计,则可以让打理工作方便不少。

宝宝坐便圈的选购,其实也离不开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比较特殊的一点是,还要考虑宝宝坐便圈与家里的成人马桶是否适配,宝宝坐在上边能否稳固防滑。

②小内裤

小内裤能够对宝宝的私处起到保护作用,而且清洗起来比较方便,所以在进行如厕训练的同时,也要让宝宝养成穿内裤的习惯。

在选择小内裤时,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安全性。更建议选择面料的安全类别为A类的产品,标准要求更严格。另外,“抑菌”功能属于锦上添花,脏了就及时换洗对于宝宝的私处健康才更重要。

其次,也要考虑小内裤的舒适性。推荐天丝材质或纯棉面料,亲肤性、透气性、吸湿性的综合表现更佳。还要注意勒不勒肚子、夹不夹屁股,以及做工是否精细等方面。

如果宝宝想要自己选择小内裤的颜色和图案,那就让他自己来,这样也可以激发宝宝的兴趣和热情。

市面上有一类所谓“如厕训练裤”的产品,实际上并没有宣传的那样神奇,尿湿了一般也是兜不住会漏的,与普通内裤的差别不大,没必要花更多钱特意购买。

③绘本

为了如厕训练能够顺利进行,宝妈可以找一些关于如厕训练、内裤、身体结构等主题的绘本。

通过讲绘本的方式,让宝宝对如厕相关的事情有一些概念和认识,提前学会“要尿尿”、“拉臭臭”等词汇。

如厕训练应该怎样做?

当以上全都准备好后,宝宝的如厕训练就可以正式开始了!具体的方法步骤笨爸爸帮大家整理归纳出了以下几条:

如厕训练刚开始,让宝宝每天穿着纸尿裤在坐便器上坐一会儿,教他学会双脚抓地,大概用一两周时间,让宝宝习惯于坐在坐便器上。坐便器不一定要放在卫生间,可以放在宝宝经常呆的地方。

当宝宝习惯了坐便器后,就可以让他不穿纸尿裤坐在上面,宝妈可以将换下来的纸尿裤扔到他身下的坐便器中,告诉宝宝这里是排尿排便用的

P.S. 男宝宝也建议先训练坐着尿尿,再学习站着尿尿,效果更好。)

在理解了坐便器的用途之后,宝宝很可能对坐在上面排便产生兴趣,那就让他真正尝试一次。如果成功了,可以和宝宝约定,以后要尿尿、要大便了就告诉爸爸妈妈带他去坐小马桶

宝宝要大便一般能记得叫爸爸妈妈,但有时尿了裤子后才会说要尿尿,这是很正常的,应耐心教宝宝感受尿意(肚子有没有胀胀的?),让他体会尿湿裤子不舒服的感觉,并在观察到宝宝有尿意后(扭动身子、夹紧腿等)及时提醒他。

每次宝宝成功自己如厕后,记得给予表扬和奖励,偶尔还是会失误尿裤子,依然要多鼓励不指责,保持耐心

渐渐地宝宝会越来越熟悉这套流程,白天在家就可以脱掉纸尿裤、换上小内裤了。一般经过2-3个月的训练,宝宝就能很好地掌握白天的如厕控制,在这之后,可以开始进行难度更大的午睡和夜间训练。

午睡和夜间可以先继续穿纸尿裤,不要在睡前摄入过多水分,上床前带宝宝去尿一次,醒来后再去尿一次,告诉宝宝半夜醒了想尿尿,可以叫爸爸妈妈帮他。

如果一段日子宝宝能保持睡醒后纸尿裤还是干的,就可以穿小内裤睡觉。尿床偶尔发生是正常的,上了小学仍可能偶尔尿床,不要发火,不要半夜叫醒宝宝去尿尿,会影响睡眠及生长激素分泌。可以准备隔尿垫,尿床后抽掉就能继续睡觉。

一般来说,经历了以上环节,大概3-6个月左右,宝宝就能基本实现自主如厕了。当然,不同宝宝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学得快一些,有的则要半年以上。

最后,还有几点小建议分享给大家:

同性家长上厕所时,可以给宝宝演示整个过程,像男宝宝如何站着尿尿、女宝宝如何擦屁股、便后如何冲马桶、洗手等,都可以通过实践帮助宝宝更好地学习。

如厕训练初期,可以根据天气情况,给宝宝穿着宽松且容易穿脱的衣服,更省事一些。

便秘可能会使宝宝抗拒排便,从而增加如厕训练的难度,所以要注意宝宝的膳食结构等情况,防止宝宝便秘

④如厕训练期间遇到外出的情况,也应保持训练。出门前让宝宝上一次厕所,备好便携式坐便器、湿纸巾、替换内裤和外裤,到达后及时获悉公共厕所的位置。

宝宝可能出现如厕行为倒退,明明学会了自主如厕,又突然频繁尿裤子,这可能与最近压力较大有关,比如家中增添新成员、上幼儿园、搬家等。家长应及时了解宝宝的想法,给予安抚和鼓励,重新规划并开始如厕训练

如果宝宝已经超过5岁,但每个星期还会出现2次以上尿床,并持续3个月以上,那么可能是遗尿症,就需要去医院看医生了。

参考资料: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7版)

2. 梅奥诊所:Potty training: How to get the job done

3.https://www.webmd.com/parenting/baby/potty-training-when-to-start#1

4.https://howtoadult.com/checklist-potty-training-procedures-toddlers-1592.html

5. Jeffrey M. Bender and Rosemary C. She.Elimination Communication: Diaper-Free in America.Pediatrics July 2017, 140 (1) e20170398

好了,本期到这儿就结束了。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用,还请多多转发支持!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想咨询,欢迎留言,笨爸爸将为你单独解答。

历史回顾

1、32款国行版奶粉全面评测

2、38款国产奶粉全面评测

3、爱他美五大版本奶粉全面评测

4、美素佳儿23款奶粉全面测评

5、美赞臣33款奶粉全面测评

6、a2奶粉全面评测

7、66款奶瓶&奶嘴测评

8、宝宝防晒霜大测评

9、宝宝驱蚊产品大测评

10、22款宝宝米粉评测

11、13款宝宝维生素D评测

12、20款拉拉裤评测

.......

请在不同栏目中查看,或在后台输入相应关键字查询。

欢迎关注“宝宝评测”。9年商品对比检测经验,不投机取巧,用科学理性的笨方法提供靠谱的消费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如厕   自主   宝宝   坐便器   奶粉   马桶   教会   爸爸   家长   情况   建议   详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