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快被美国吸干了?一船天然气赚1亿美元,英富翁:今冬只开一个房间暖气

冬日临近,欧洲各国为能源短缺忧心忡忡。法国号召减少热水淋浴时间,意大利不少家庭提前为过冬囤积柴火......

国际能源署警告,这个冬天欧洲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天然气短缺风险。

与此同时,美国高价向欧洲出售天然气。美国公司每艘驶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可赚取超过1亿美元利润。


“我会只开一个房间的暖气”


英国亿万富豪约翰·考德威尔近日对外发声称,自己要关掉豪宅中的大多数供暖设备,用实际行动“痛击俄罗斯”,引起了网民的热议。


据环球时报,约翰·考德威尔现年70岁,是英国手机零售商Phones 4u的联合创始人,除了手机零售业外还涉足时装和房地产,拥有15.8亿英镑的个人资产。


10月10日,考德威尔在个人社交媒体账号上转发了英国《镜报》对他的采访,他称自己意识到欧洲因为俄乌冲突遇到了能源危机,呼吁大家一起少用能源,摆脱对俄罗斯油气资源的依赖。


“我决定用行动证明我的想法,这个冬天,我会只开一个房间的暖气,让整栋房子其他98%的区域都冷着。”考德威尔还说,他希望自己的行动能“让普京少赚几美元”,“打中俄罗斯的痛处”。



而网民对考德威尔的这番说法褒贬不一,虽然许多网民都认为应该为了乌克兰对抗俄罗斯,但他们质疑考德威尔此举的动机只是为了“作秀”。


对于有人称考德威尔为“英雄”这个说法,有网民质疑:“一个靠窃取英国民众交的税致富的人,可真是‘英雄’啊!”,但也有网民认为应该“一事一议”,依然要支持考德威尔抵制俄罗斯的做法。


多国民众为过冬抢购毛毯


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为顺利过冬,多国民众开始大量采购毛毯等物资。近期,土耳其西部毛毯企业的欧洲订单激增。



土耳其西部省份乌萨克纺织业发达,当地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商日生产量可达6000多条。然而由于来自欧洲的订单激增,现在全厂450多名员工正在实行24小时三班倒的生产模式。



土耳其某纺织品制造商阿里·曾吉称,全球能源危机下欧洲地区对毛毯的需求量很大,其中来自德国的订单最多,约占全部订单的20%。


美国一船气可赚超1亿美元利润


据新华社,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盟追随美国对俄施加多轮制裁,但制裁引起的反噬效应反而令欧洲能源供应紧张,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飙升。


国际能源署警告说,这个冬天欧洲将面临“史无前例”的天然气短缺风险。与此同时,美国却高价向欧洲出售天然气。据欧洲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公司每艘驶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可赚取超过1亿美元利润,让业内人士大呼“疯狂”。


一边是美国大发横财,一边是欧洲叫苦不迭。随着寒冬临近气温下降,美欧关系似乎也在遇冷。


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在巴黎的一场企业家大会上忍不住抱怨美国天然气太贵。


我们要告诉我们的美国朋友,你们(向我们)提供了能源,但我们却要支付四倍的价格,看在友谊的份上,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马克龙表示,在七国集团会议上要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资料图


除了法国,德国也在抱怨“天价”账单。


日前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也在专访中暗指美国等“友好”国家以过高的价格向德国供应天然气,借俄乌冲突发战争财。


他还呼吁欧盟国家更加团结,与“友好”国家进行对话。哈贝克此前表示,因为要从俄罗斯之外的渠道购买天然气,能源成本高于以往,德国今年经济损失将接近600亿欧元,明年损失则可能接近1000亿欧元。


自今年2月底以来,能源危机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以本币计算,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涨幅超过100%。对于苦寻能源供应的欧洲来说,美国的天然气出口变得更为重要。


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路孚特公司的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出港货船装载的液化天然气达630万吨,其中近70%都被运往欧洲。


美自俄乌冲突获利液化天然气出口创新高


欧洲深陷能源焦虑,美国供应商却赚得盆满钵满。


比如,美国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公司称,该公司今年二季度净收入为179亿美元,创下该公司有史以来最高单季利润,远超去年同期的46.9亿美元。而随着西方对俄能源制裁不断加码,加之近期发生“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欧洲国家不得不增加美国高价能源的进口量,未来美国能源供应商攫取暴利的速度还可能进一步加快。#美国一船天然气可赚欧洲1.5亿美元#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美国人大发横财,欧洲人给他们付款的同时也让自己国家的经济失去竞争力。


能源价格飙升形成了危险的传导链,不仅为通胀“火上浇油”,还严重拖累经济前景


高昂能源成本正迫使不少欧洲国家的能源密集型企业减产或停产,令欧洲面临“去工业化”挑战。受能源价格暴涨影响,欧洲一些制造业企业近期被迫停产或决定将生产线外迁。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中心负责人奥利弗·法尔克说:“如果能源价格长期保持高位,一些行业将离开德国。”


更令欧洲人无奈的是,由于美国能源价格远低于欧洲,美国成为欧洲企业生产线外迁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据德国《商报》日前报道,仅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就吸引了60多家德国企业前往投资扩展业务,其中包括汉莎航空、西门子、阿尔迪和费森尤斯,这4家公司最近累计扩大投资近3亿美元。


消费大嘴巴 编辑 张兰 综合新华社、环球时报、央视财经、证券时报图片丨央视财经视频截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公众号截图、视觉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欧洲   美国   天然气   土耳其   美元   俄罗斯   今冬   德国   英国   毛毯   暖气   富翁   房间   能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