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县域丨甘肃静宁:魅力古城一片好“丰”景

央广网兰州10月10日消息(见习记者 李红军 通讯员 李芳艳 柴王宁)金秋时节,走进甘肃省静宁县古城镇,沿途鲜花簇拥、竞相绽放,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放眼望去,川区果园硕果盈枝,山头梁峁秋粮遍地,天蓝水清的自然美景与农民抢收秋粮的忙碌身影交相辉映,将秋日的古城镇装扮的绚丽多彩,俨然一幅村美、人勤、业兴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走进古城镇胡坡村,一个偌大的文化广场映入眼帘,老人们坐在凉亭里拉家常,小孩在广场上嬉戏。领着孙子玩耍的村民胡蕊莲高兴地说:“我们村这两年变化很大,各条巷子都硬化了,还修建了凉亭等活动场地,路边栽上了很多漂亮的绿化树,环境好了心情也舒畅。”

俯瞰古城镇胡坡村(央广网发 李芳艳 摄)

胡坡村位于威曹公路沿线,辖6社300多户,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今年以来,胡坡村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把村庄规划编制作为乡村振兴的“破题”之选,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花则花”的原则,规划先行、分类施策,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全体村民参与到村庄建设和管理中来,为建设美丽家园添砖加瓦。

“胡坡村是今年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对村庄的规划建设,村民们都非常支持。我们依托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改造了土路,硬化了巷道。同时,改造硬化晾晒场11800平米,铺设人行道路5200平米,修建护坡800平米。”胡坡村村委会主任马国兄说,村容村貌得到了大改善,村民们也越来越珍惜爱护环境,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今年以来,古城镇聚焦改善镇村面貌、推动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完善乡村治理模式,培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环境整治和美丽庭院建设,全方位打造集“颜值”和“内涵”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示范引领,上下联动,全员参与,扮靓“面子”,做美“里子”。

古城镇镇长李锋说:“近两年,古城镇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常态长效抓好环境管护,先后高质量建成胡坡村、庙堡村、齐岔村、邹河村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暨川区人居环境示范带,全镇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村美产业兴,群众有奔头。为了让村民有稳定的致富产业,古城镇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分村施策,一村一业,形成多元化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着力推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柳申元正在将玉米装车(央广网发 柴王宁 摄)

走进古城镇北山梁2万亩旱作农业暨撂荒地整治示范区,村民正忙着抢收已经成熟的粮饲兼用玉米。老庄村村民柳申元说:“今年前半年比较旱,但玉米长得还挺好,颗粒饱满。家里种了9亩玉米,除了留足3头牛的口粮外,还能卖一部分。同时,玉米秸秆还能作为牛的口粮进行青贮。这样算下来,收成也还可以。”

近年来,古城镇按照全县“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产业布局,抓规划强产业、抓撂荒保安全、抓养牛强链条,抓招商促发展,各条产业链环环相扣,为全镇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古城镇创建同心、老庄两个平凉红牛示范村,目前全镇牛饲养量稳定在9600头以上,新植果园500亩,全镇推进果园标准化管理1.5万亩,通过招商引资种植拱棚西瓜2000亩。”李锋表示,目前,全镇形成了“果、牛、酒、菜”四大重点产业良性发展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夯实了群众增收的产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静宁   秋粮   口粮   甘肃   果园   村庄   村民   古城   城镇   乡村   玉米   群众   魅力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