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之都的成功秘密:外来物种成就新西兰最富裕小镇

新西兰的风景和空气,为全世界人所向往。纯天然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大自然的馈赠,水果、森林、农产品在此竞相繁衍,新西兰也靠农业大获成功,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发展。


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设计院相信,有不少人知道新西兰奇异果是个中佳品,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奇异果竟然源自中国,而且现在全球都有种植奇异果,新西兰的奇异果产业也几经波折,才获得如今的稳定地位。


一、奇异果的缘起


奇异果在中国的名字叫猕猴桃,翻译自英文Kiwifruit,这是一种100多年前只在中国野外生长的原生水果。kiwi是新西兰的国鸟几维鸟 (又称奇异鸟) ,在新西兰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熊猫。而kiwi和fruit (水果) 连在一起,让猕猴桃有了一个洋名——奇异果。



从此,很多英语世界的人们,因为看到kiwi这个新西兰标签词,都会误以为猕猴桃的原产地是新西兰。而新西兰也以此为卖点,大量种植猕猴桃,并远销世界,在猕猴桃产业上赚得盆满钵满。


1

中国原生物种


猕猴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原生物种。20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专门描述猕猴桃 (古称苌楚) 的文章,甚至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将其作为一种药物进行记录。


中国的猕猴桃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在温润的长江流域,各种水果品种繁多,猕猴桃在未全熟时有一点点酸涩,全熟后又不太易被保存。


所以,这种既美味又营养的水果,在中国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并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种植。


种类繁杂的奇异果


猕猴桃的命运在二十世纪初悄然发生了改变。当时的中国宜昌,是长江上游的一座内河港口城市,在这个山青水秀的城市周边,野生猕猴桃品种繁多且十分常见,也常常有小商小贩采集过来在市集里贩卖。


当时,中国大地 (尤其是长江流域) 上活跃着不少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他们比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善于发现中国的宝藏。


2

新西兰人如获珍宝


1903年,来自新西兰某女子学校的校长弗雷泽第一次来到了中国宜昌,她在市集里遇见了猕猴桃这种她从未见过的水果,酸酸甜甜的口感让她很是喜欢。


她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不同品种猕猴桃的种子,并在1904年带回了新西兰。


弗雷泽居住在新西兰的北岛,她将带回的猕猴桃种子分成了好几份,其中一份种子在几经转赠后,来到了育种专家阿利森手中。新西兰北岛地处南半球的温带,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猕猴桃。在阿利森的多次尝试后,1910年,猕猴桃终于在新西兰成功结出了果实。


而后的几十年,在农学专家的反复试验下,猕猴桃的种植技术在新西兰逐渐成熟,并培育出了一些新的品种。虽然品种有所改良,但猕猴桃毕竟还是猕猴桃,直到1950年代之前,它的英文名字都叫“Chinese gooseberry” (中国醋栗) 。



醋栗本是一种生长在印尼、菲律宾、巴西等热带地区的水果,洋人发明了“中国醋栗”来命名猕猴桃。


3

猕猴桃享誉全球


猕猴桃的育种技术在新西兰逐渐成熟以后,新西兰北岛开始逐渐开发大规模种植基地。新西兰人口稀少,猕猴桃种植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基地大都建得比较集中。


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附近的丰盛湾,因其气候适宜,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成为猕猴桃农场主们的首选,至今,新西兰猕猴桃种植园有7成以上仍然建在这一区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西兰的猕猴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新西兰人很爱吃猕猴桃,但新西兰是个人口稀少的国家,猕猴桃的产出远远大于国内的需求,因此出口成为新西兰猕猴桃农场主的迫切需求。


二战时候,新西兰深度融入全球战争中。全国当时人口160万左右,就有10万军士在海外作战。更有美军、英军驻扎在新西兰,以应对太平洋战局的变化。


就是这次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深入合作,让新西兰的猕猴桃口碑有机会传遍欧美。驻新美军和英军都尝到了猕猴桃,战后,那些回到家乡的美国军士,在和别人谈到海外见闻的时候,也提到了在新西兰有一种绿瓤水果,甘甜清爽。


1947年,新西兰获取了独立,作为英联邦国家和农业大国,新西兰一直为英国输送着农副产品;而同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则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新西兰猕猴桃的出口之路,首先从英国和澳大利亚打开,1952年,新西兰的猕猴桃第一次出口到了这两个国家。


4

猕猴桃变身奇异果


为了尽快地将新西兰的猕猴桃推向世界上更多的地方,新西兰的果农们成立了果农联合会,并游走于美国、欧洲和亚洲的日本进行推销和宣传。


果农们很快发现,酸甜可口的猕猴桃很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但他们也意识到,由新西兰人来叫卖“Chinese gooseberry” (中国醋栗) 会让其他国家的人感觉这东西应该去中国买才最正宗。


于是,他们决定给猕猴桃换个名字,并将其打造成新西兰的水果品牌。


怎么才能让猕猴桃听起来像是新西兰制造呢?几维鸟 (又称奇异鸟) 很快进入果农们的视线,几维鸟是新西兰国鸟,这种当地特有的鸟类恰好有着棕黄色绒毛,和猕猴桃的外形颇有些相似。


新西兰国鸟几维鸟(又称奇异鸟)


就这样,从1959年开始,新西兰国鸟的名字 (kiwi) 被安到了猕猴桃身上,中国的猕猴桃摇身一变,成为了新西兰的奇异果 (kiwifruit) 。


从此,新西兰的猕猴桃产业逐渐形成从育种、种植、存储、运输、销售、再到出口的完整产业链,销量越做越大,销售地也越来越广。


5

竞争加剧


1980年时新西兰还是全世界唯一出口猕猴桃的国家,市场占有率100%,而到1999年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已经下降至21.1%。



除了意大利和智利,日本、美国、阿根廷等多个国家都开始种植猕猴桃,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没有独特性和差异性的产品是很难长期保持垄断地位的。


如今,新西兰的猕猴桃产业已恢复了昔日的辉煌,国际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攀升。这种原产于中国的猕猴桃,在新西兰华丽转身成为奇异果后,远销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卖向了全世界。


二、奇异果的故乡


蒂普基坐落于新西兰的丰盛湾,丰盛湾一带是新西兰的猕猴桃种植中心,而仅蒂普基一地就生产了新西兰70%的猕猴桃,故它被誉为“奇异果之都”。参观猕猴桃种植区是一种视觉的享受,鲜脆欲滴的果实倒挂下来,伸手便可摘到,令人垂涎欲滴。如果在猕猴桃收获季节去参观,就能看到个头匀称的猕猴桃和果农采摘、包装猕猴桃的过程,让人不得不佩服果农的迅速、利索。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当地许多农民靠种植两三公顷猕猴桃成为百万富翁,蒂普基成了新西兰最富裕的小镇。这里每年9月都举办隆重的猕猴桃庆祝活动,活动包括竞选猕猴桃女王和猕猴桃博览会。“奇异360度”把种植园变为旅游公园蒂普基小镇距陶朗加东南28公里,人口约6800,小镇附近有一家名为“奇异360度”(kiwi360)的猕猴桃主题公园,作为观光项目对外开放。它的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猕猴桃之乡”。


2003年,一个毛利人猕猴桃托拉斯将它购下,改为现名,并把这个公园的观光业务扩大,成为一个介绍新西兰人民、土地、历史、文化的展示中心和举办活动的场所。公园前醒目地矗立着一个庞然大物,形如切开的猕猴桃,据介绍它是用毛利独木舟的桨建造的,象征公园为毛利人所有。(注:新西兰人把他们生产的猕猴桃称作Kiwifruit,以便打开猕猴桃国际市场,后来有人将Kiwifruit翻译为中文的“奇异果”。)新西兰人是怎样种猕猴桃的公园占地13.5英亩,种植着传统的猕猴桃优良品种“海沃德”和金黄色果肉的新品种“金猕猴桃”,还有约50种果树和坚果树。



游人参观一般都乘坐公园提供的像糖葫芦一样连成一串的圆顶游览车,在导游的带领下游览。如果在猕猴桃收获季节去参观,就能看到长在藤上的猕猴桃和果农采摘、包装猕猴桃的过程。猕猴桃种植区用高大的单行密植的松树防风墙分隔成一个个小区,每个小区就是一个猕猴桃大棚架。棚架下宽敞、阴凉,空气清新,一行行碗口粗的猕猴桃藤修剪得像小树树干一样,快到棚架才分为两枝,爬上棚架,所有的叶片均匀地铺在棚架上进行光合作用。棚架一人多高,累累的果实倒挂下来,伸手可及,令人垂涎欲滴。果农胸前挂着大口袋,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把果实采下来,集中到开进果园的采果车上,立即运到加工车间分类、包装、降温、储存。据介绍,果实从采摘到储存必须在12小时内完成。最后,从就近的陶朗加港口出口。


游人还可乘直升机欣赏果园和四周的自然风光。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场、咖啡厅和土特产商店。猕猴桃“移民”新西兰100多年的历史里,在种植和出口方面经历过成功和挫折,但最终能在各国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畅销世界的高档水果“奇异果”,每年为新西兰创汇几亿美元,除了得益于当地的天时、地利条件以外,还要归功于新西兰人在品种研发、整枝与剪修的关键技术、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上的投入和创新。


三、蒂普基成功的秘密


1

产业方面:“1+2+3”融合发展


蒂普基(Te Puke)特色小镇,以猕猴桃种植业为基础,融合加工业、旅游业及休闲度假产业,形成“1+2+3”产业联动发展。


第一产业:从猕猴桃育种、种植、存储到运输等各个环节,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既不断研发新品种,推行绿色种植,同时又与周边农户合作,在各个环节实行质量跟踪,确保奇异果(猕猴桃)的品质;


第二产业:在猕猴桃种植的基础上,进行果品精细加工和衍生品加工。例如,不同口味的猕猴桃果酱、猕猴桃冰激凌,猕猴桃护肤品、猕猴桃加工零食,甚至以猕猴桃为主题的箱包、衣服等,都备受市场青睐,获得不错的销量;



第三产业:小镇将奇异果(猕猴桃)种植园用防风林分隔成多个猕猴桃种植单元,这样不仅有利于种植、打理、采摘等农事操作,还形成了随季节变换,呈现不同色相的猕猴桃景观。同时,蒂普基(Te Puke)小镇还以奇异果(猕猴桃)种植、加工等原生态、健康水果的理念,开展观光之旅、研学之旅、体验之旅等等。


另外,为了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不同休闲需求,蒂普基(Te Puke)小镇还增设浆果农场(动物观光、果酱制作)、高尔夫球场、射击场、远足体验和日间康养体验等等,形成以猕猴桃产业为核心,同时拥有完善周边休闲产业带的特色小镇。



2

文化方面:“社区+民俗”活化利用


在新西兰,你会时刻感受到毛利文化的存在。在蒂普基(Te Puke),你更会感受浓浓的毛利文化习俗及历史传统。除了碰鼻礼、纹面等传统习俗之外,擅长歌舞的当地居民,还会为游客们准备毛利人独特美妙的毛利歌舞和别样的毛利习俗,同时,由于毛利人擅长木雕、石雕等手工创作,在著名的历史村落(The Historic Village )里,游客们可以欣赏或购买各种精湛手工艺品。



另外,相比其它商业化小镇,蒂普基(Te Puke)小镇以非盈利方式经营的高品质咖啡厅(2018年获得新西兰全国年度最佳咖啡厅奖项),它将所得收入全部投入当地居民、组织中的社区精神备受好评。例如,咖啡厅定期举行披萨之夜,为那些食不果腹、饥肠辘辘的行人提供免费披萨,同时,还为蒂普基(Te Puke)小镇青年或其它需要帮助的个人项目提供资金或服务等等。



3

活动方面:“节庆+体验”创新形式


1、蒂普基(Te Puke)特色小镇,每年9月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蒂普基奇异果节,展示绿色奇异果和金色奇异果的博览会,同时举办竞赛活动,让游客们寻找奇异果皇后。当然,载歌载舞的民族舞蹈、民族歌曲必不可少。



2、除了蒂普基奇异果节之外,蒂普基(Te Puke)小镇每年还会举办一场融合多元文化的社区活动—蒂普基世界文化节(Te Puke World Fest)。届时不同类型、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同台表演,不同社会团体和学校也都会准备相应的文化表演,世界各国不同的美味佳肴、各种小吃摊也都会在当天供给,有赏、有玩、有食、有趣。



3、蒂普基(Te Puke)不仅将活动定位于小镇内举行,还与周边地区联合、节日主题融合,形成带有奇异果(猕猴桃)特色的主题活动。例如,蒂普基(Te Puke)将奇异果(猕猴桃)与传统圣诞花车游行相融合,创造出奇异果主题的圣诞花车,颇受好评;蒂普基(Te Puke)与陶朗加联合举办“Kiwi Festival BOP ”,让游客们乘坐蒸汽火车畅游丰盛湾地区著名的特色景观、品尝地方特色美食,形成音乐、娱乐、美食等融为一体的著名区域性大型活动。



4、蒂普基(Te Puke)的农闲时节,那些平日在奇异果(猕猴桃)产业工作的锡克教徒们会在小镇上举行一年一度的锡克教游行活动(Te Puke Nagar Kirtan)。主办方表示,举行锡克教游行活动,除了是一种教会活动,更是让大家坚信“当你获得成功时,为社区分享幸福和成功,你会更加快乐”,这彰显了蒂普基(Te Puke)小镇的多元文化,突出和平、平等、分享和融合的社区精神。



4

服务方面:“个性+完善”定制供给


蒂普基(Te Puke)小镇的交通设施、餐饮供给、住宿选择、游客指引等每个环节,都坚持“人文精神”,为游客们提供完善的、个性的定制化服务。例如,在交通设施方面,游客们可以选择乘坐奇异果形状的观光车,也可以选择乘坐直升飞机,从上空俯瞰整个小镇美景;



在餐饮供给方面,游客们可以选择当地特色酒吧,也可以选择雅致风趣的咖啡馆,还可以选择美味与景观兼具的餐馆;



在住宿方面,游客们可以选择高档豪华的酒店、海边度假屋,也可以选择精致的乡村民宿,甚至还可以选适合背包入住的宿舍和露营地等等。



整个小镇在为游客提供多样化供给的同时,也为有特色需求的游客,提供个性、可量身定制的服务,既达到外在期望,又满足游客们的内在需求,从而实现阶梯似递增效果。


5

景观方面:“人造+自然”主题打造


对于拥有天然海岸美景和丰富森林资源的蒂普基(Te Puke)小镇,其景观打造围绕“奇异果之都”的主题,营造休闲、舒适的海边小镇生活景观,又通过一定的人工景观小品,如巨型奇异果雕塑、奇异果形状观光车、奇异鸟雕塑等等增添小镇的主题景观。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融入康养元素;在休闲景观打造的过程中,又突出主题魅力。



6

营销方面:“溯源+整合”统一运营


蒂普基(Te Puke)小镇奇异果(猕猴桃)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从国内消费力不足,转向国际市场,再到意大利、智利等其它农业大国,从南、北半球与其进行竞争,蒂普基小镇的奇异果(猕猴桃)产业经历了从世界唯一到国际市场占比不到21.1%的窘境.....遭遇“滑铁卢”的蒂普基奇异果(猕猴桃)产业,开始痛定思痛,整个小镇开始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先是研发新型品种,然后运用农业科技,推行绿色种植,实现“追本溯源”,同时针对各类市场及消费群体进行研究调查反馈,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改变营销策略,调换产品方案,满足最新市场需求。


另外,由于果农们负责提供奇异果(猕猴桃)并参股分红,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从源头激活了产业链,为蒂普基(Te Puke)奇异果产业整合科研、种植、生产、包装、出口等环节,实现多方联合统一运营,做了坚实的铺垫。



特色小镇的活动策划,在深入分析区位因素、资源要素等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既要确保农事生产、小镇生活的井然有序,又要充分发挥其多功能性,同时巧妙融入一些地方民俗,不仅能打破各地同一、活动单一、同质化的怪圈,还能形成当地特色活动。蒂普基(Te Puke)小镇不仅将毛利民俗文化融入到小镇主题活动之中,还创造性的举办锡克教游行活动,既丰富了当地活动项目,又让整个小镇在多种文化交织下生机盎然,活力十足。



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设计院认为,蒂普基小镇的成功是一个产业的成功,而且是新造产业的成功,这是可以复制的。从产业的成功,到旅游的成功,蒂普基小镇也很好的阐述了工业旅游对于特色小镇的驱动作用,工业旅游正式奇异果之都复兴的关键所在。所以,无论是工业旅游还是特色小镇,蒂普基小镇都是很好的示范项目。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酒体验设计,白酒营销策划,体验店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


声明:除非另有标明,本文图文来源于“公共网络”,由蓝裕文化编辑整理,我们未能找到出处,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新西兰   猕猴桃   小镇   棚架   果农   物种   中国   成就   游客   特色   秘密   产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