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驸马府与许氏名贤:宋代皇亲宅邸在 累世科名传儒风

许驸马府内部。

  潮州府城北侧,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坐落着一座宋代皇亲府邸——许驸马府。

  北宋时期,潮州韩山许氏先贤许珏,迎娶宋太宗曾孙女德安县主,成为潮城一段姻缘佳话。

  许氏是历代潮州名门望族中的佼佼者。许珏的曾祖许申,为唐宋潮州八贤之一,官至刑部郎中。自许申以下终宋世,许氏共涌现出文武官员四十一人。


许驸马府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驸马府1997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成为潮州热门旅游打卡地。保存于城东洗马桥附近的许珏墓,每年吸引着潮汕地区上万许氏宗亲前来谒祖。许氏还在古巷横溪重修了许申墓,寄托传承先贤文化、弘扬优秀家风的愿景。

位于洗马桥附近的许珏墓

  皇亲府邸 潮郡望族

  宋代的潮州城,北片代表“贵”。州治设于金山南麓,外围分布着各大军政机构。对于皇亲贵胄而言,在这样的地段修建宅第,既是地位的象征,又能得到更安全的护卫。

  只不过,朝代更迭,浮沉难料。南宋末年,元兵攻陷潮州城,焚民室庐,城中无噍类,金山子城尚且不保,城下屋舍焉有完卵?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许驸马府,已经是一座明代建筑,但仍残留部分宋代遗构。明天启间,福建布政使黄琮购得此宅,必然因地制宜进行重建,并在宅第西侧修建马房,俗称“黄府马房”。后来的数百年,宅第几易其主,清代中期重归许氏家族。颇为幸运的是,整体建筑风貌未遭到改变。

  1996年,潮州开始对许驸马府进行全面抢救维修,至2006年,全部工程通过验收,近年来,周边环境整治也卓有成效。如今,这座“驸马府第”作为潮州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每年都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参观。古朴庄重的建筑风格,各种尺度粗大的木构件,令不少游客叹为观止。

  驸马府占地面积逾两千四百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一千七百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三进五间带左右排屋和后包格局。方跨入大门,那一道高高的门槛,便令人感受到主人的显赫家世。宅内石地袱曲折连绵,木构架均立于其上,木柱下方亦带有鼓状石柱墩,这是防潮防腐的建筑设计。厅室墙体是南方独有的“竹编灰墙”,用竹片和竹篦编制,加上泥土和贝灰夯筑而成,轻巧省料又能隔热隔音,包涵着南方匠师的工艺智慧。

  许氏一族北宋初期自福建泉州迁居潮州韩山麓,故称“韩山许氏”,二世祖许申是著名的唐宋潮州八贤之一,其宗族才俊辈出,有宋一代蔚为潮郡望族。嘉靖《潮州府志·人物志·许申传》载:“自申而下,仕总文武四十有一人焉。”后因战乱,子孙散落各地,继续开枝繁衍。

  潮汕许氏宗亲总会秘书长许业辉告诉我们,目前潮汕地区的许氏宗亲共有八十多万人,其中潮州区域内约三十万人。每年农历十月廿四,各地宗亲代表都会齐聚潮州举行祭祖仪式,参与者往往超过一万人,场面十分宏大。宗亲总会还设立了奖学基金,自2014年以来,每年在驸马府举办奖学活动,奖励潮汕地区各市县成绩优异的许氏子孙,激励下一代秉承优秀家风、努力读书成才。近两年因疫情影响,总会的奖学活动暂停举办,但各地许氏优秀学子仍然得到奖励。

  刑部郎中 贤名在外

  2020年,潮汕许氏宗亲总会对许申墓进行重修,墓址位于潮安区古巷镇横溪村大球山。许申墓于2018年被发现,其位置与方志记载颇为相近,遗憾的是至今尚未寻得古墓碑加以印证。

  光绪《海阳县志·古迹略·冢墓》载:“刑部郎中许申墓,在归仁都枫洋。”

  许申,字维之,早年受到潮州通判陈尧佐赏识,及陈尧佐任职惠州,还特地把许申带在身边。道光《广东通志·列传·许申传》载:“(北宋)咸平中,陈尧佐通判潮州,申以布衣见,与语,奇之,及观所为文,益加器重。佐自潮州倅以漕檄摄惠州,要申偕行。”

  大中祥符元年(1008),许申参加中书省制科考试,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三年(1010),宋真宗东封泰山,献赋颂者数百人,真宋赏识许申等三人文采,召试赐进士及第,授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

  许申先后出任相州业县、韶州、吉州、柳州、建州等地主官,勤政爱民、治绩卓著。韶州任上,迁建唐代名相张九龄庙,倡建纪念张九龄的风度楼,为仕民树立起见贤思齐的精神标杆。又在官道栽松榕万株,过往者感念其德。柳州任上,增修学宫,奏置教授,倡立唐代名贤刘蕡祠,激励仕人学风,深受当地民众拥戴。

  此后,许申迁广西提点刑狱,景祐二年(1035),以度支判官、工部郎中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徙湖南、广东转运使,复以刑部郎中致仕。

  嘉靖《潮州府志·人物志·许申传》云:“(申)尝因灾异言事,极诋时弊,凛然有直臣风。申为人,姿宇轩特,识见通敏,读书一经目终身不忘;为文,渊洽温润,切劘端正,根于所养。”许申的著作《高阳集》,由同为潮州八贤之一的刘允作序。

  南宋庆元间,潮州知州沈创八贤祠,纪念许申等八位“以德行节义著名者”。《永乐大典·潮州府》引《三阳志》云:“八贤祠,旧在湖山之巅,沈侯始创之……每岁之春,郡遣其属祭之,八贤子孙皆预陪拜。”嘉定十五年(1222),知州曾噩迁于州治东南之堤外。绍定二年(1229),知州孙叔谨以其地逼近税务戎廨,非尊贤之所,遂卜迁于韩庙之左。

  宋代州治后圃的文惠堂,乃纪念通判陈尧佐(谥“文惠”),初创于通判赵善践,后增建昌黎、濂溪祠。景定三年(1262),通判程应斗重建,鉴于许申尝从文惠游,廖德明尝倅此州,故并祠祀之。

  县学宫左侧原还有一座“鼎甲坊”,纪念许申等五位大贤。光绪《海阳县志·建置略·坊表》载:“鼎甲坊,在县学宫左。旧作贤关坊,(明)知县冯笏为县庠建,列陈希伋、王大宝、姚宏中、许申、林大钦五人姓名。光绪十三年(1887)毁于火,今建复。”

  遗憾的是,这些纪念先贤的祠坊,均已湮没在岁月沧桑之中。

  惠州西湖银岗岭的聚贤堂,建于南宋淳祐四年(1244),纪念唐宋时期十二位对惠州经济文化有贡献的寓贤和乡贤,因名“十二先生祠”,许申是其中之一,可谓贤名在外。

  驸马尊荣 名宦之风

  湘桥区桥东街道洗马桥附近,一方墓园松木环绕,墓碑曰“宋 敕封宾州观察使附马国玺许公 皇姬郡主赵氏 墓”。这正是“驸马”许珏与其妻德安县主的合葬墓,2011年被列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许珏是许申曾孙,顺治《潮州府志·历代仕宦考》载其“尚太宗曾孙女德安县主,授左班殿直,历广西路兵马都监。”因皇室之女地位尊崇,故婚配不言“娶”而谓“尚”。

  道光《广东通志·列传·许申传》载:“(珏)继闻义知宾州,在宾赐锦袍者六、金带者三,终武功大夫、明州观察使、广南西路兵马都监。”

  许闻义是许申之孙,据万历《宾州志·宦绩志》载,其于北宋皇祐中知宾州,爱民礼士,官至国子监博士。许申四世孙许并,复继许珏知宾州,官终朝议大夫。“三世守宾,均有惠政及民,称一时之盛云。”许氏在宾州这段历史,不失名宦世家之风。

  许珏之妻德安县主,在光绪《海阳县志·古迹略·冢墓》中记为“公主”,许多当代文献又称“德安公主”为宋英宗之女,引起不小的误会。德安县主是太宗曾孙女,历代方志均有明确记载,而英宗则是太宗曾孙,二者当份属同辈。

  宋英宗原名赵宗实,乃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因宋仁宗三子皆早亡,赵宗实四岁时被接到宫里抚养,改名赵曙。仁宗崩,赵曙继位。这在《宋史·英宗本纪》《宋史·列传·宗室·濮王允让传》均有详载。

  而《宋会要辑稿·帝系·濮秀二王杂录》有一处记载:“(神宗熙宁)八年(1075)七月十八日,诏濮安懿王女德安县主等六人并进封。”由此可知,德安县主实为英宗生父赵允让之女,其“县主”封号是英宗长子神宗所封。以晋封时间推算,德安县主应是英宗之妹。许珏是德安县主丈夫,本应称“县马”,而身为英宗亲妹夫、神宗姑父,潮人尊称其为“驸马”亦不为过。

  许氏与宋皇室联姻,成为潮州民间世代相传的一段佳话。今天,前来许驸马府参观的人们,仍然饶有兴致地谈论着“驸马爷”和“公主”的良缘。

  许氏在府城原还有两处祠堂,一在渔市巷,曰“绍忠堂”,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为海阳、澄海、普宁、饶平、揭阳五邑许氏大宗祠;一在义井巷尾,曰“追远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作为学校使用,后改为工厂,目前主体建筑保存相对完整。

   链接

  传承优秀家风 弘扬先贤文化

  许氏自二世祖许申入仕,其后科名之显称冠一方。许申之子许因,官至太子中舍。孙三人:许闻诲,官卫尉寺丞;许闻义,官国子监博士;许闻一,登皇祐进士。四世孙许并,登元丰二年(1079)进士。五世孙许居仁、许居安,同登元符三年(1100)进士,许居仁官至朝议郎,知贵州。许珏之子许仲礼,官至武节郎,为东南第十一将。八世孙许骞、许宣,同登绍熙二年(1191)进士,许骞为惠州推官,调南恩佥判。

  许氏一族的兴旺,是宋代潮州人文鼎盛的缩影。而一个宗族能够世泽绵延,在于家学儒风的良好传承。

  文史学者陈贤武介绍说,许氏很早就设立了书院,为子孙提供优越的学习环境。许氏书院,即景贤祠,其址在现在的韩山师范学院,原是许申、许珏的居所。郑昌时《韩江闻见录》曰:“景贤祠者,许祠也。乃宋里人许会元申之祠。”古代宗族祠堂往往与书院合一,有的是祠堂,而以书院名,也有的是书院,而以祠堂名。许氏迁潮以后,世居韩山,其祠堂和书院也就修建在韩山之麓。许氏子孙人才辈出,宗族地位不断提高,与其重视教育、传承家风不无关系。

  陈贤武说,许氏与宋室联姻,宗族命运与王朝紧密相连。随着国祚灭亡,许氏族人不得不四散迁居,书院和祠堂逐渐荒废,驸马府则多次转手,至清乾隆间才由许氏后人赎回。城中的许氏祠堂,也是在清代才兴建起来。

  探访许驸马府时,陈贤武建议,许氏应设法寻找许申墓佚失古墓碑和石翁仲,以提升墓园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许氏历代先贤,尤其宋代四十一位文武官员,需加以查考,还原更多史实,彰显宗族文化传承。而驸马府作为外地游客了解潮州的窗口之一,应进一步打造成为名贤文化展示场馆。许申是唐宋潮州八贤之一,驸马府可以八贤为主题,收集整理相关图文和实物资料,利用府内充裕的场地进行展览。一方面可延伸府第文化内涵,让游客透过府第认识潮州名贤,体会潮州人文精神,而不单单参观一座空壳建筑;另一方面,有助于吸引名贤后代参与场馆建设,共同讲好潮州故事、弘扬潮州文化。(文/潮州日报记者 江马铎 图/潮州日报记者 庄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驸马   先贤   海阳   潮汕   光绪   德安县   潮州   皇亲   宅邸   宗亲   宗族   祠堂   宋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