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特殊优势,让它成为了顶级旗舰机型的“共性”

不久前,我们三易生活曾分析了谷歌方面刚刚发布的Pixel 7系列机型。当时我们指出,由于Pixel 7系列的用料、硬件配置非常“将就”,这使得它对于消费者来说显得诚意不足。而落后的处理器架构,以及与下一代Android大版本更新不匹配的技术特性,也意味着其已然放弃了作为“开发参考设备”的职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现了谷歌如今的短视和(硬件)影响力的缺失。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把产品做成什么样、卖给什么人,这都是厂商(谷歌)的自由。可一个新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如果谷歌已然放弃了其硬件设备对于开发者、对于整个业界的领导地位,那么对于如今的Android阵营来说,又是谁承担起了这份职责呢?


一款折叠屏商务旗舰机型,引来了满堂喝彩


2022年9月26日,vivo方面发布了新款折叠屏机型X Fold+。作为该品牌推出的第二款折叠屏手机,X Fold+一经公布就赢得了业界的一片好评。其实这并不奇怪。毕竟历数vivo X Fold+的设计与功能特质不难发现,这款机型在很多方面都格外“出挑”。

比如说在显示部分,X Fold+拥有时下折叠屏机型中顶级的内外双120Hz高刷面板,并且内外屏幕均经过出厂前校色,其柔性大屏更是支持LTPO可变刷新率,在提供流畅的大尺寸观感的同时,还兼顾了专业的显色指标与出色的省电能力。

又比如说安全方面,X Fold+一方面拥有当前折叠屏机型里极为少见的内外双屏下指纹识别模组,在识别速度、准确率上远超侧置式小尺寸指纹识别模块。另一方面更是内置了独立的SPU安全加密芯片,并通过“原子隐私系统”、“机主识别”等一系列功能,实现了敏感数据与主系统的高度隔离,以及只有机主才能操作、访问特定APP的贴心体验。

并且作为一款展开后仅6.28mm的超薄折叠屏机型,X Fold+甚至还填补了当前折叠屏手机普遍“影像体验不太行”的短板。其5000万像素广角+4800万像素超广角的“双主摄”配置、具备极强追焦性能的1200万像素人像镜头,以及主摄+长焦的“双光学防抖”配置,即便是放到非折叠屏机型里也称得上是顶级水准,更不要说是因为机身厚度因素、本身相机模组设计就更为困难的折叠屏机型了。


出众产品力的背后,是vivo与高通的共同努力


很显然,vivo X Fold+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都称得上是当前市面上难得“全能”、且将优雅造型与顶级体验完美结合的折叠屏旗舰机型之一。而能够做出这样的产品,当然也证明了vivo的设计、工程团队今非昔比的水准。


但进一步深究X Fold+的软硬件功能会发现,在其此次的诸多出色配置与体验背后,其实还有着一份别样的“助力”。

举例而言,X Fold+的8.03英寸柔性大屏支持LTPO可变刷新率,很显然这是一项能够兼顾流畅与省电的关键技术。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历数目前市面上的顶级旗舰手机,无论折叠屏还是非折叠屏产品,似乎都只有搭载高通骁龙平台的机型才会配备LTPO屏幕。


在此基础上,X Fold+的内外双屏下指纹也是个很特别的配置。毕竟折叠屏手机因为厚度的关系,注定用不了带有透镜的屏下光学指纹,而X Fold+却不仅用上了屏下指纹识别模块,而且是内外屏两块面板下方都各有一个指纹识别模组,从而避免了其他同类机型上要想用指纹识别、就只能先展开屏幕的尴尬。很显然,要做到这一点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更为先进、体积也更薄的超声波指纹模组,就成为了唯一可行的方案。

当然,既然提到了安全特性,也就绕不过X Fold+所搭载的移动平台了。是的,大家都知道如今骁龙8+成功实现了顶级性能与出众能效比的兼顾,它显然为X Fold+的轻薄体型和长续航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此之外,vivo还通过与高通的深度合作,对X Fold+所配备的骁龙8+进行了至少三个方面的“特殊联调”。


首先,与普通的骁龙8+相比,X Fold+使用的这个版本拥有更高的CPU小核频率,这使得其能提供更好的低负载性能,在日常使用中进一步优化了流畅度。

其次,X Fold+还定制了骁龙8+平台的SPU独立安全单元,将其加密、存储、主动安全防护能力与软件系统进行打通。正因如此,才造就了X Fold+上独特、且人性化的种种隐私保护功能,可以更好地满足商务人士的需求。


最后,作为一款顶级折叠屏商务旗舰,X Fold+更是将骁龙8+的5G性能发挥到了极致。借助最新版固件和反复调优,vivo方面率先在这款机型上实现了目前折叠屏机型里的首个“5G双卡双待双通”功能。换句话说,它不止可以实现双卡5G在网,而且还能完美做到电话不漏接、通话不断网。


然而优先选择骁龙移动平台的,又何止是vivo


不难发现,在vivo X Fold+大量独特且领先的体验背后,源自骁龙移动平台的各种深度合作特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如果将目光投向整个手机行业就会看到,这种对骁龙移动平台的“深挖”,其实并非vivo的“独门秘籍”。

比如就在前段时间,小米12S Ultra凭借着首发1英寸的索尼IMX989超大底、与徕卡联合设计的镜头结构和成像算法而名声大噪。但其实早在近一年前,高通就与索尼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只要是配备骁龙移动平台的机型,都能够优先拿到索尼最新款CMOS的适配数据。并且差不多就在同时,高通与徕卡旗下专门负责算法的LEITZ公司也公布了合作事宜,为新一代骁龙移动平台适配徕卡的影像算法打下了基础。

又比如说,许多玩家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目前市面上的高性能、游戏向的产品中,采用骁龙移动平台的机型在一些新发布、或是更新了大版本的游戏适配上,总是会比其他平台要做得更好一些。

与此同时,在游戏设备关键性的“触控采样率”指标上,近年来但凡是基于骁龙移动平台的高端机型,总能有着明显更好的表现。比如部分并非“硬核游戏手机”的骁龙移动平台旗舰机型,屏幕触控率往往都能轻易达到1000Hz,甚至远超过一些基于其他平台的掌机设备。

当然,类似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比如在WiFi方面,哪怕是搭配相同的路由器,基于骁龙移动平台的机型也往往有着更快的网速;比如在音频特性上,基于骁龙移动平台的旗舰产品如今普遍都支持“Hi-Res”高解析音频,而且能够适配更多的TWS降噪、游戏耳机,在音质和延迟上有着更好的表现;甚至在快充方面,如今市面上绝大多数品牌最新最强的自研快充技术,也通常会在基于骁龙移动平台的机型上首发。


骁龙的优势到底在哪?这三个方面是关键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背后所反映的,正是高通方面在骁龙移动平台上所秉持的几点非常重要、而且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战略优势。

首先第一条,就是高通非常重视与其他厂商的“技术合作”。比如前文曾提及与索尼、徕卡在影像方面建立的联合实验室;比如骁龙SPU安全核心与Android系统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深度联调;比如Adreno GPU与业内几乎所有顶级游戏工作室、游戏引擎厂商都有深度合作关系。

大量这些的技术合作也就意味着,当手机厂商选择骁龙移动平台打造产品时,可以很自然而然地受益于高通与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技术成果,从而在开发独家功能、体验时不需要自己去联调,更少地顾虑软硬件兼容性方面的问题,从而加快了产品研发成型的速度。


其次,与其他的大型半导体企业一样,高通虽然不止拥有“骁龙”这一个产品线,但他们显然更重视不同产品线之间的生态打通。

在这方面,骁龙移动平台与骁龙畅听TWS方案之间的深度联动,以及骁龙移动平台与高通Networking Pro专业联网平台之间的协同发展,显然都是很好的例子。当用户购买了一款“骁龙手机”后,他们并不需要非得购买同品牌的TWS耳机,因为只要是具备“骁龙畅听”技术的TWS耳机,就能在手机上开启96KHz的高清音频、并具备游戏低延迟功能。同理,用户也不需要担心路由器和手机不兼容,因为只要是高通方案的WiFi6增强版路由器,在旗舰骁龙移动平台机型上都能跑出近3000Mbps的握手带宽。


最后,身为一家上游芯片企业,高通的业务尽管并不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但他们却非常重视对于产品的长期支持和功能更新。而这一点,也同时为手机厂商和消费者带来了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站在手机厂商的角度来说,这就意味着使用骁龙移动平台的机型总能更快地适配新版系统,也可以通过独立的GPU驱动更新、在第一时间兼容新游戏,而这显然可以减少自身的工作量,有利于用户口碑的提升。


而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只要是基于骁龙移动平台的旗舰机型,系统维护时间就能更长一些”这个事实,显然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于产品长期性价比、以及手机和芯片厂商“诚意”与“技术力”的判断。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旗舰   机型   索尼   指纹识别   模组   共性   优势   功能   手机   产品   平台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