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你想要指责别人时,不妨看看苏轼的处世格局

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当别人做的事不如自己的意,总想着指责别人,当别人意见与自己不一致时,总对别人的观点嗤之以鼻?见别人犯了错,便将其整个人的否定……

这些场景,在生活中常见,但仔细想来,事后指责,不仅是用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也是处理事情最低级的方式。

老子曾说:“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遇事不指责,是一种高级的修养,也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

每当你忍不住想指责和怨恨别人时,不妨学习一下苏轼的处世格局。

心中无怨,便可无敌


公元1057年,苏轼与章惇共同上京赶考,因拥有同样的目标和抱负,两人很快便成了知己。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章惇为他在朝堂上痛斥百官,在苏轼被贬黄州后,也只有他写信安慰。

然而,这个曾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少年,在尔虞我诈的党派斗争中,也变得面目全非。

1095年,章惇拜相,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清肃旧党,自然也包括苏轼。

他发出贬谪令,让年迈的苏轼向南流离,一路上,苏轼一家人风餐露宿,最终还搞得妻离子散。

曾经视为知己的兄弟,为了权势,把自己逼到绝路,换作常人,早已对其恨之入骨。

然而,苏轼并没有。

宋徽宗上位后,两人境遇来了180度轮转,章惇被贬雷州,苏轼受命回朝。

章惇之子害怕苏轼打击报复,写信给苏轼,希望他对家父网开一面。

苏轼见来信,回忆起两人曾经客栈长谈,山中游历,同甘共苦共患难的日子,不禁一声叹息。

在回信中,他写道:“轼与丞相定交40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

虽然苏轼一生中的多次贬谪,都拜章惇所赐,但是在花甲之年的他,早已看清宦海沉浮,身不由己,“但以往者,更说何益。”

在他心中,早已放下了往日的怨恨。

有句话说:“心中无怨,便可无敌。”

人的一生,难免会有不如意的事情,甚至会遭到至交背叛。

面对不如意,耿耿于怀,纠结于心,执着于情,最终伤害的只是自己。

俗话说:“小怨不赦,大怨必生。”

心灵,是一个有限的容器,装满了怨恨,也就装不下爱和温暖,自然也失去了快乐。

不怨恨他人,是对他人的宽恕,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心有风景,便无是非


1084年,满头白发的王安石,得知苏轼即将离开黄州去汝州赴任后,便来到码头送苏轼一程。

苏轼在船上远远望见这位老者,急忙上前作揖行礼说道:“轼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

王安石上前扶着他的手拱手而笑:“礼岂是为我辈设?”

在离别之前,二人和唱诗文,谈经论道,一颦一笑之间,吹散了往日的恩怨情仇。

曾经,他们是官场中的死敌,而如今,二人都已远离宦海,又在各自的人生路上饱经风霜,剩下的,只有“人生无常”的惺惺相惜之感。

在官场时,王安石把苏轼视为眼中钉,面对王安石的针对,苏轼虽然恼怒,却依旧把他视为令人尊敬的长辈。

王安石病逝后,苏轼曾写下《王安石赠太傅》赞誉:“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稀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

言语之间,不计私人恩怨,只论人格,其气势磅礴的文字及一释前嫌的大气,被后世传为一代佳话。

王安石与苏轼二人这场君子之交能流传千古,源于二者容人的格局。

庄子曾说:“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

真正的大格局之人,心中容得下他人的风景。眼中便无他人的是非。

面对他人的不同,他们懂得跳出自己的立场,以更广阔的视野,看事物的全貌,以更宽敞的心胸包揽万物。

因为看过世态闲凉,所以凡事都能理解,体会过人生沉浮,便觉一切皆可原谅。

心宽如海,皆是友人


苏轼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

苏轼的一生,虽才华横溢,桀骜不驯,仕途几经沉浮,但与人交往,无论是达官显贵或是无名之辈,他常常都是真心相交,宽容以待。

有一个名叫韩宗儒的小官,与苏轼常有书信往来,且喜爱吃羊肉。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有人喜爱苏轼书法,便拿着苏轼的回信换钱来买羊肉。

后来苏轼听闻韩宗儒用自己的信换钱买肉吃,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大笑起来。

一天,苏轼公务繁忙,韩宗儒连写几封信都不曾收到苏轼的回信,于是派人到苏轼门外等候回信。

苏轼得知后,幽默地告知来人:“回去告诉韩宗儒,本官今日断屠。”

还有一次,一位名叫吴味道的考生,假借苏轼的名义往京城运送纱布,被税使抓获,苏轼了解情况后,知道吴味道借自己名义偷逃税款,只是因为赶考路费不够才出此下策。

对此,苏轼不但没有追究,反而另送一批货给他,让他安心赶考。

面对别人利用自己来换取利益,苏轼不但没有责怪,反而选择了包容,换做一般人,早就翻脸不认人了。

雨果曾说:“世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而苏轼就是那个心胸比海更宽的人。

无论是王侯将相或是凡夫俗子,他都一视同仁。

他视天地众生平等,以无差别之心待人。

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智慧,也是一种望尘莫及的境界。

一个人活到一定境界,格局大,心胸一宽,万事万物都将成为他的朋友。

何权峰在《格局》一书中写道:“一个心胸开阔、有大器量的人,他的内心就像一个大湖,你丢进去一根火把,它很快就会熄灭,你丢进去一包盐,它很快就会被稀释。”

格局小的人,强守着固有的成见,执着于一时的对错;

境界高的人,看到的不是他人的过错,而是他人的不易。

人生就是不断修炼自我的过程,只要格局大,就不会在琐事上沉沦。

你若喜欢,点个赞吧,分享与朋友共勉。关注青山,读更多好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格局   人时   丞相   官场   心胸   回信   宽阔   怨恨   境界   心中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