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磨难的弟弟,仍赤诚善良

#头条创作挑战赛#

他小时候是一个极其调皮捣蛋的孩子:

  1. 经常出去时一双鞋,回来时就剩一只了,妈妈又好气又好笑;
  2. 喜欢在河里抓泥鳅,不管多热的午后,都热情不减且收获颇丰;
  3. 在树上抓知了,烤着吃;
  4. 在冬天的田野里,找个鼠洞灌水,然后守株待兔一样,等着田鼠从另外一个洞出来,被他抓住。爸爸会做鼠肉炖萝卜,妈妈觉得鼠肉恶心,不允许他们进厨房,让他俩在外面做,就像野炊一样;
  5. 冬天的河面有一层冰,他会好奇地踩上去,然后掉进水里,哇哇大叫,大人们手忙脚乱地把他从冰水里捞起来;
  6. 妈妈炖肉的时候,防止我们偷吃,会把厨房的门锁着,他会从门缝里钻进去,妈妈打开门的时候,被狠狠吓了一跳,发觉他咬着一块带血的肉说好吃好吃;
  7. 那时孩子容易长蛔虫,妈妈会让定期吃宝塔糖打蛔虫,后来老房子拆建时,发现墙洞里放了很多的宝塔糖,是弟弟不愿意吃偷藏在里头的;
  8. 建房子时,工人放了把斧头在地上,他把脚放在斧头上把玩,结果一个脚趾头接近割断了,鲜血直流,好在送医及时,接好了,但这个脚趾头至今无法弯曲;

......

就这样一个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前面,我的大弟弟夭折了,还是因为妈妈重男轻女,反正我妈极其宝贝他。宝贝得他有点霸道,妈妈做了一份好吃的,自然而然放在他的面前,哪怕我们馋得不行,他也会用手护得牢牢的,把那份肉圈在自己的领地。而爸爸常年在外做生意,难得回来几个月,也对我们很宝贝,所以哪怕他调皮捣蛋,像个混世小魔王,他也没有挨过打,甚至也极少挨骂。

如果生活一直一帆风顺,不知道弟弟会长成怎样的一个男人?

1989年家里破产后,有一天晚上妈妈带着我们三个孩子,去亲戚家里借钱。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妈妈为什么要带着我们3个孩子去了?是因为这样亲戚会更有同情心,还是她不放心孩子们在家里。那天没有借到一分钱,却听到了很多冷嘲热讽。

妈妈受了一肚子委屈,带着我们走路回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很晚了,那个时候没有路灯,妈妈在黑夜里找不到钥匙孔,好久都没有打开门。弟弟大概冻得不行,又很困,就一直叫一直叫地催着妈妈。我比弟弟他们大一点,已经听得懂亲戚那些冷冰冰的话语了,心里是憋着一股气的。

弟弟的叫唤,让我无比不耐烦,转过去打了他一巴掌,这可能是弟弟这辈子第一次挨打吧。

他傻得说不出话了,愣愣地看着我,好久醒来似的出来一句:

“姐,你为什么打我?”

妈妈也傻了,说:

“你打他干嘛,他还小......"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打他,大概是因为受了冷遇,憋了一肚子邪火吧。

可再小的孩子也会长大,也会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

进入初中后,周末他自愿成了爸爸厂里的小童工。那个时候爸爸又攒了点钱,开始折腾一个煤球厂,做蜂窝煤。那个时候我已经是高中生了,偶尔才去厂里看看。

有一次我去厂里,看到他在炒一盘螺蛳,估计是自己太馋了,也可能是想给爸爸弄个下酒菜,螺蛳是他在河道里摸回来的。他不知道,螺蛳摸回来是要养一阵子的,需要让它把泥吐出来才好吃。他摸完回家就炒了,那可能也是他第一次做菜,我尝了一个螺蛳,带着泥,还带着奇怪的味道,一方面觉得他懂事了,一方面心里酸涩得想哭。

这之后他做了一件更大胆的事情,他在高二的上学期辍学了,等父母发现时,他已经停课好几个月了,而且坚决不愿意回去上学。他的理由是,他是家里成绩最差的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可以帮忙干活了,也不用浪费学费了,留下来的钱供养我们。

这是人生第一次,我知道他的执拗,不管爸爸怎么揍他,妈妈怎么哭。那个时候我已经在上海读大学,我在信里怎么劝他,他就是不愿意回头了。从此后就成了爸妈小工厂里的帮手,而我自此对他无比愧疚和心疼。

时间到了2000年,我刚刚毕业一年不到,带着对他的愧疚,加上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把他们俩小的都接到了上海,租在两室一厅的房子里。一个在上海立信会计夜校复习准备自考,弟弟因为我男友在交大的关系,鼓励他自考交大的计算机专业,至少有人辅导他,但他没有参加任何补习,大概是知道姐姐经济压力太大。只是更多通过我男友的辅导,一门一门考得很艰难,这过程中他在家附近找了一份健身房的工作,边打工边自考,随着我和男友的分手,我陷入到自怨自艾中,根本无暇顾及他,慢慢他的自考也就放弃了。

他一到上海就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了,买菜做饭,而且厨艺越来越好,做饭大多数时候都是他负责了。一直到今天,我也没有听到他任何的抱怨,没有听他说过这段生活的苦。

他只是越来越喜欢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史记》、《平凡的世界》、《活着》、《三国演义》等等。偶尔他和我同学朋友聊天,大家会觉得他还挺能聊的。我想他其实有自己的世界,迫于生活压力藏起来了。

后来父母也来到了上海一起生活,尽管还是在出租屋里,但却也是难得的一家人团圆了。再后来我结婚了,弟弟搬到了宿舍去生活,偶尔周末来家里一趟,日子就这么一点点过下去了。

2009年爸爸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坚持要回老家,他觉得城市钢筋水泥的生活不适合他。我们在老家租了房子,把父母送回去了,回家后不久爸爸身体越来越不舒服,就入院治疗了。

3月份弟弟和我们一起回家探望爸爸,那个时候爸爸已经开始疼了,他看着难受的爸爸,跟我说:

“姐,我不回上海了,辞职留下来照顾爸。”

是他看护着我爸走完人生的最后两个多月,那天起几乎没有离开过病房。一方面是爸爸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后期疼得靠杜冷丁度日,另一方面爸爸非常依赖弟弟,他只要弟弟,不要妈妈,也不要女儿女婿看护他。弟弟熟悉他的习惯,他已经难受得没有力气,再和其他人磨合了。

送走了爸爸,妈妈脾气变得很怪,很难相处,一度对我的婚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弟弟彻底下了决心,陪妈妈在老家生活,他也留在当地工作,他说:

“妈现在的行为是不自知的,再这么下去,你们的婚姻都要毁了,我们家没有人可以过上正常日子。”

也多亏了他,一直把儿子看得很重的妈妈,有儿万事足,各方面一点点步入正轨。从此以后,几乎很少再来上海,留在老家种种小菜,和弟弟相依为命。

即使这样,她依然是个不容易相处的老太太,陪伴她的过程,弟弟是极其不容易的。

今年有机会再建一套房子,我和弟弟商量:

“两个房子这么近,要不就让妈在原来的房子生活,那房子就不用出租了,房租费用我可以分担。你自己去新房子住,一日三餐可以一起吃,其实你还是能照顾到妈的。但你至少能有自己的生活,自由自在交朋友,你也需要过自己的日子。”

“不了,没事的,我想带着妈一起。”

最近我一直在想那句话,远行有出息的孩子父母图个名气,留在身边的孩子父母图个实惠。

弟弟大概就是妈妈最大的实惠,这些年我确实为娘家付出了不少,我付出更多的只是经济,而弟弟才是给了实实在在的陪伴,无论是临终前的爸爸,还是如今的妈妈。

我很感恩他,如果没有他,我没有办法如此后顾无忧地在上海生活,我也很心疼他,希望历经磨难后,他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弟弟   螺蛳   赤诚   厂里   磨难   上海   善良   家里   爸爸   父母   房子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