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到,冷空气+雨水双重侵袭,“寒从脚起”要注意预防啦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张弛 沈军

时间过得可真快,10月8日就是寒露了。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24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到寒露时节,就代表着天气要从凉爽转为寒冷了。最近几天杭州的天气似乎也印证了这点,迎来了断崖式冷空气和雨水的双重暴击。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生提醒,此时养生应注意“寒从脚起”,做好个人防护,警惕诱发呼吸道疾病。

1.室内通风防感冒

寒露节气时气温下降明显,随着气温下降和空气变得干燥,感冒病毒的致病力也开始增强,大家变得容易感冒。预防感冒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适当保持室内通风,每天通风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2. 不宜再“秋冻”

寒露过后已是深秋,“秋冻”过度易使人受寒邪侵袭,惹病上身,尤其是患慢性呼吸道疾病、年纪大的人,本身阳气不足,受寒之后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各种疾病。此时要注意添加衣物,防寒保暖。风衣配围巾是不错的选择,可有效保暖,增添风度。

3.注意脚部保暖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脚部感寒会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

脚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保暖鞋以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①分级泡脚 暖脚更暖身

入门版:纯热水

晚饭后 2个小时左右(晚上9点左右最宜)用40 45 的热水泡脚,时间以15 20分钟为宜。

初级版:热水+姜

在泡脚时加入几块拍扁的生姜,有散寒、活血的作用,对预防感冒也有效果。

高级版:热水+艾叶

对于冬季怕冷且痛经的女性,可在泡脚时 加入适量艾草叶,有祛寒、通经络的效果,对缓解怕冷、痛经等都有不错的功效。

②扳、搓,活血又补肾

扳足:端坐,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20 30次。此法能锻炼腰腿、增脚力,防足部无力无劲。

搓脚:双手掌搓热后搓脚心,左右脚各搓100次,能够活血通络、舒肝明目。或像搓手一样,将五指穿插于脚趾间揉搓脚趾,可以预防脚部受凉。脚部着凉后,每天揉搓脚趾5分钟即可。

③抬脚,舒筋动骨

抬脚:每天将双脚抬起2 3次,使双脚平行或抬高于心脏,此时下肢血液回流至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可使头部得到充分而新鲜的血液、氧气供给,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

4.几个小动作,预防感冒、强心护心

①摩鼻

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然后按摩鼻翼外缘的中点迎香穴20次。可以缓解秋季容易出现的鼻塞、流涕等症状。

②搓大椎

出门前用手掌搓热大椎穴。可以提升阳气,使阳气固卫体表,收缩毛孔,防止感冒。

③捶背

端坐,腰背挺直,双目微闭,两手握成空拳,沿脊背捶打,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如此一遍。

先捶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如此3 4遍。捶背时暂停呼吸,同时叩齿5 10次,并缓缓吞咽津液数次。这个方法有助于预防感冒。

④弹中指

每天中午弹中指,反复100遍,可以疏通心包经,起到强心护心的作用,还可以改善冬天的手脚冰凉状况。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寒露   鼻翼   阳气   节气   冷空气   抵抗力   脚趾   中指   保暖   雨水   热水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