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

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

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你有一种习惯:喜欢在无趣时走路,走很长很长的路。一个人,默默地,不说话。你常常幻想一种意境:你走在一条路上,路的两边长满高高大大的树,什么树无所谓。这条路延伸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就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永恒。

你有一点坏脾气:固执得要命。只要你认准的事情不碰得头破血流不会回头。不确定自己的形状,在这个世界上跌跌撞撞,却总也学不会妥协,你自嘲地说,勇敢的固执。

十八岁的时候,你仰望天空,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大人。而当你背着行囊,独自一人来到大学,你才发现,自己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大人。直到那时,你终于明白,依赖父母的孩子才刚刚成长。还好,一切都还不迟。

你喜欢做自己,舒服的自己,勇敢的自己,喜欢一切简单的东西,喜欢大自然。你说,大自然的神奇在于她孕育那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而你也同样的庆幸,在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个平凡的你。你固执得坚守着自己的习惯,在科技、通讯发达的今天,你还是选择用笔来传达一切的真实。或许,你认为,只有文字才能证明你的存在,承载生命的重量?

你不喜欢追星,但那一年你却因《倔强》爱上五月天。他们青春的声音渗透到你的骨髓,你终于找到一种声音,可以滋养灵魂。你说,五月的天,不冷,也不热,很暖,很舒服。一切都刚刚好。是的,一切刚刚好。

你知道,一路走来,你得到很多,也丢掉很多。你应该会感谢自己的吧,因为你曾经那么坚持。

坐在大学的教室里,你回想着过去,畅想着未来。以后会怎样,你不知道,遇见怎样的人,发生怎样的故事。但你说,你要带着自由的信仰,倔强地生活。我一直相信你会的,那些在青春里路过的光阴,都知道,也都记得。

余秋雨有言:“像枝头的叶,像墙头的歌,我们都会消失,唯独爱与善,才能永恒。”

斯言不谬,善良穿越亘古历史,始终具有照亮心灵的永恒力量,早已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土壤中,成为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孟子的“性善论”,抑或是《三字经》中的箴言“人之初,性本善”,都揭示了善念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恻隐之心与施予援手皆是其外在表现。由此可知,当自己身处泥泞无法自拔时,面对他人罹苦,以慨叹无奈应对实乃人之常情,而愿将侧隐之心转化为善行,发己徽光以照亮长夜之人当与之殷殷赞扬,因之已实现个人的擢升。

因此,余以为,当秉持善念,发己微微光,照亮无穷夜。忆往昔,古有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有屈原形容枯槁,却仍高歌“长太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即便身处困境仍然心怀善念,心系百姓。再看今朝,无数仁人志士将善念放于心中,始终愿意发己微光以照亮无穷夜。时代楷模张玉滚用爱守望大山教育,执心中善念如灯,无数学子从大山走出;白方礼老人/4年来无惧风雨,古稀之龄、简衣陋食不可挡其心中善念,用三轮车蹬出了贫困学生的未来。诚如那位清华贫困生所言:“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一个人也好”。这些于时代滚滚洪流中脱颖而出,始终愿将善念放于心中,并尽力“萤烛末光增辉日月”之人,乃是淘尽狂沙后时代所淬炼的明珠。其不仅彰显了超拔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无畏,更有秉持善念,深刻体察内心后对社会的真切关照。

故可得知,纵然善行微薄,却仍有其不坠光芒。古人言“毋以善小而不为”,面对疾痛惨怛的人生逆境时,我们或许喟然慨叹而不知所措,但“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即便个人仅有渺小微光,在时代合力下也定能汇成耀眼火炬,而正如清华贫困生受人恩惠后将“照亮哪怕一个人也好”作为信念,善念的传递便如掷于湖中的佩玖,于层层涟漪中始得光芒传递,生生不息。

是以,便“愿做小小的浪花奔腾”,发己微微光,照亮无穷夜,诚愿吾侪青年携手共济,照亮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能力   贫乏   消遣   性格   灵魂   孤独   心中   寂寞   喜欢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