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游集安(续)


真的忘了是哪个门了

几个与高句丽古迹有关的景点之间,都有一段距离,徒步似乎是无法完成。从旅馆出门后,弟弟便租了一辆出租车,瞬间解决了这个难题。

出租车司机是个身材瘦高的年轻人,健谈且热情。弟弟与他达成了一个双方都很满意的“交易”,我们付他150元钱,由他全程把我们送到几个要去的景点包括返回下榻的旅店。司机欣然接受。司机是集安当地人,对家乡的一切算是稔熟。一路上,他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集安的种种,有关文物古迹方面的,有风土人情方面的,还有关于房价和蔬菜价格等方面的。总之,他一路上几乎没住嘴,让我在奔赴景点的过程中丝毫没有寂寞之感。

根据司机的建议,下一站我们去了“将军坟”。

“将军坟”景区售票处

“将军坟”售票处的游人很多。

“将军坟”是集安民间的称呼,它在集安可谓无人不知。“将军坟”的正确叫法是长寿王陵。

“将军坟”感觉比金字塔小多了

进入长寿王陵后,走了一段不长的路,便见到了这座堪称奇伟的古代建筑。因其造型颇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所以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

“将军坟”为什么叫长寿王陵?长寿王名叫高巨连,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在位70年,活了近百岁。这个年纪,就是在今天,也算是长寿了。

近观“将军坟”

以前就听说过“将军坟”的大名,也曾在一些出版物看过它的身影,更听过一些去过集安的人对它的描述。终究是百闻不如一见,只有走到它的身边,才会产生与想象大不一样的感觉。

遗憾的是没有碑文,有的话你认识吗

“将军坟”属于石类方坛阶梯石室的典型墓葬,用精琢的花岗岩砌筑。墓高13.10米,墓底面积约960平方米,墓顶面积约270平方米。共有1100余块精细加工的巨型石条垒砌边缘,内以河卵石充填。

倚护的巨石摆放有些随意

“将军坟”四周各置3块倚护的巨石,现存11块,其中最小的的重11吨。

陵墓的石条整齐划一,如机器切割

趁我无话可说的当儿,简述一下高句丽的兴亡历史。

汉武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高句丽始祖、夫余王子朱蒙因与其他王子不和,自夫余(今吉林市一带)避难南下,在高句丽县境内建立了一个地方政权,即高句丽。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迁都后,高句丽不断扩张,多次与汉王朝发生武力冲突。这种冲突从汉朝延续到唐朝,一直没有停止。

公元427年,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加强对百济和新罗的控制,迁都平壤。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句丽发生内乱,唐高宗派李绩、薛仁贵等率兵分路合击高句丽,各战场捷报频传。公元668年,各路唐军会师,兵临平壤城下,围困月余后破城,俘获高句丽二太子男键。

高句丽自此灭亡。

星移斗转 ,岁月无声

“将军坟”的这一侧有坍塌的迹象,想想也属正常,毕竟是经历了千年的星移斗转,除了战乱频仍,还有风霜雨雪的浸蚀,能保存如此完好,已经是很幸运了。

长寿井

“将军坟”附近也有一口古井,名叫“长寿井”。井的旁边有人正在出售用井水煮的鸡蛋,据说吃了可以长寿。有的游人买鸡蛋,算是讨个吉利吧。


陪陵之一

“将军坟”还有两座陪陵,形制有所不同,规模较小。高4米多,边长9米多。

陪陵之二

至于陪陵主人究竟是谁,看来是无人知晓了。有个看似对集安很熟悉的游客对同行的人说,这两座陪陵里埋的是长寿王的儿子。说罢,他又补充了一句:也可能是王公大臣吧。

我觉得他说得没错,也等于没说,能安葬在这儿的,肯定不是平民百姓。

禹山贵族墓地景区入口

这儿是禹山贵族墓景区入口,前面的建筑是典型的韩国风格的建筑,简洁大方且不失庄重典雅。

景区的游人不多,显得很清静

应该说这个出现于高句丽晚期的贵族墓葬群,是我最期待的景点。

有资料说,这个墓葬群最大的看点,就是墓道里的壁画,可与敦煌壁画媲美。遗憾的是,我只是在五盔坟5号墓看到了一处壁画,而且墓道面积狭窄,光线非常暗,一个穿保安服装的男子担任解说。解说者手里拿着一个微型手电筒,壁画只能在那直径不足半米的光照下,显露出局部画面。莫说禁止拍照,即便允许,一般的照相设备是什么也拍不到的。

这些凸起的土堆就是贵族陵墓

接下来,在景区走了一遭,只是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土馒头”。

一个土堆一道门,都是一个样子

这些“土馒头”无一不是墓门紧闭,铁将军把门。

碧草青青

来禹山贵族墓地之前,弟弟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十多年前,一伙利令智昏的集安人,与韩国某美术协会勾结,盗取了一部分精美的壁画。

回来后查了一下资料,得知被盗的壁画不是禹山贵族墓地,而是集安长川古墓群的壁画。当然,这些盗墓者也受到严厉惩罚。

出于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关闭一些墓门也是必要的保护措施,可以理解。只是有个类似建议的想法,景区管理部门完全可以在景区开辟一个陈列室,将古墓里的壁画复制品向游人展示,也算是不错的办法。

壁画之一

在网上搜到的高句丽古墓壁画图片,是不是来自禹山贵族墓地,就不知道了。

壁画之二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五盔坟五号墓的壁画。我见到的只有这一处。

壁画之三

这幅与上面的那幅相同,也是五盔坟五号墓的壁画,表现内容为飞天。

壁画之四

集安的古墓群非常多,分布在各处,仅壁画墓就有30余座。这幅壁画具体在什么位置,网络没说明出处。

鸭绿江畔

到了集安,如果不像我这般,看什么劳什子文物古迹,逛逛小城景致也是不错的选择。你可以去鸭绿江边,欣赏一下鸭绿江的风姿,看看对面邻国的风景。

在这个位置,可以看见邻国的一个村庄,可以看见那些在山上劳作的人。

集安街景之一

在集安四天,除了去看古迹,看秀丽的五女峰,去下解放村的江边看邻国一个叫满浦的城市,逛街自然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集安街景之二

集安是一座非常干净的城市,不仅仅是作为城市门面的街路,就是背街小巷,同样是整洁,很难在地上看到一点儿垃圾。

集安街景之三

还有,集安人的文明程度超乎我的想象。在街上,当你通过斑马线穿过马路时,汽车都会自觉停下来给你让路。最初,我以为这是偶然现象,在回长春乘坐大巴时,听见车上几个看样子也是来集安旅游的人也说了这件事,知道汽车给人让路的事绝非偶然。

集安街景之四

集安是中国著名的人参之乡,听与我们同行的出租车司机说,这些年人参行情看好,很多参农都富了起来,在市区买房子从来不问价,相中了立马拿下。富起来的不仅仅是参农,包括城里一些从事与人参相关产业的人,比如从事人参深加工、人参包装、人参销售等,都“发”了。

集安街景之五

说起自己的家乡,出租车司机自然而然地提起了一个从集安走出去的名人。这个也就是大鹏。

看样子,这个司机与大鹏年龄相仿。他不但知道大鹏在集安哪所中学读书,还知道大鹏的家原来在什么位置。

网络照片

司机对我们说,大鹏新拍的电影《缝纫机乐队》,就是在集安拍的,故事的背景也放在集安。

图片上的这个高22米的大吉他,就是大鹏的剧组为拍电影历时三个月建立的。(该图片来自网络)

被拆除的大吉他

遗憾的是,我们到集安时,这个巨大的吉他已经在六月份拆除了。(图片来自网络)

电影《缝纫机乐队》宣传画

不管大鹏的电影品质如何,但他把故事背景放在集安,这就让家乡人感到骄傲。正如那个司机所说:大鹏走出去这么多年,到现在还没忘记自己的老家。不像那谁谁谁,明明是烟台人,愣说自己是青岛的。(图片来自网络)

鸭绿江畔的游人

集安真的很不错,称得上人杰地灵。在金秋十月来集安看看,收获一份好心情。

集安滨江广场

还记得那个热心司机说过的一句话:如果将来集安通了高铁,来我们这儿的人就会更多了。

我赞同他的话,也相信到了那一天,集安会变得更好,更有魅力。

(2017年10月29日个人空间)

注:这篇文字写的时间不短了,尤其是中间隔了几年疫情,把好端端的时光都蹉跎了。把“剩饭”再炒一次的初衷,就是如果有人读到它的话,恰巧又有去集安走走的想法,恰巧也想去我去过的地方,那么我的这篇文字或许为能你提供一点儿帮助,增加一点儿乐趣,那么我就感到欣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集安   长寿   街景   景区   人参   金秋   壁画   游人   贵族   将军   司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