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需提防气象病

秋三月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若自身正气不足,很容易就会被秋燥、秋寒、悲秋情绪“打垮”。“多事之秋”里我们究竟该如何抵御“气象病”?

口干眼干舌苔干

润燥滋阴治“燥邪”

原本秋天就是个少雨的季节,加上气温下降,会导致口鼻干燥、皮肤皲裂以及便秘等。

鼻干眼干、口干舌燥

对策:防燥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积极补充水分。适当增加酸甜的果汁或水果等食物的摄入,以酸甘化阴。

食疗方:1.西洋参5克,麦冬10克,煎水或与肉类煲汤喝。2.沙参10克,玉竹10克,煎水或与肉类煲汤喝。3.麦冬10克,天冬10克,煎水或与肉类煲汤喝。4.石斛10克,黄精10克,煎水或与肉类煲汤喝。

舌苔厚腻、少气懒言

对策:应对秋季干燥,要润燥滋阴,但有些人还挟带着湿重、有痰(中医所谓的“痰湿困脾”不同于西医的痰),会引起身体不适和疲乏无力感。针对这种情况可适当煲些养生茶饮调理。

食疗方:用石菖蒲10克、远志10克、益智仁10克、桑椹子10克、生甘草5克、茯神20克,一同煎水喝或与粥一起煮着吃,可祛痰湿、增强记忆力、补肾、祛燥防上火。此外,也可买些凉果、益智果当零食吃。

便秘,纠结在卫生间

对策: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便秘首先应当弄清病因,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的药物。脾胃虚寒、血虚气弱的人不适合服用含有大黄的泻药;老年人多脾胃虚弱,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有些老人还伴有气虚等症状,应当选用药性温和的药品。此外,中成药麻仁胶囊或五仁丸也可缓解症状。

食疗方:要预防或缓解秋燥引起的便秘,可以用些滋阴润肺的药材,如生地、玄参、麦冬、北杏等,煲好后加温热的牛奶一起喝下去,或者加些肉类煲汤,会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另外,也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以及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麦片、冬菇、番薯、玉米等。

嘴唇干裂,宝宝也中招

对策:家长在秋三月里一定要给宝宝多喝水,嘴唇干燥时,抹点润唇膏。如果宝宝嘴唇干裂严重、舌边尖红,已经出现烂嘴角,口气较热,则是明显的内热有火,不要舔嘴唇,可以冰硼砂加蜂蜜调和外敷。如果宝宝是鼻腔流血,可在鼻内涂些金霉素软膏,使鼻黏膜保持湿润。

食疗方:多吃点凉瓜、山竹、雪梨等瓜果,清热生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也可煲一些滋润的汤水给宝宝饮用,如雪梨无花果瘦肉汤、木瓜雪耳糖水、胡萝卜马蹄汁等。

关节炎面瘫不请自来

温针艾灸治“寒邪”

随着冷空气逐渐南下,温差变化会愈趋加大,进而快速迈入寒冬季节,面瘫、关节痛等常见的降温“气象病”,也在秋末冬初不请自来。

寒风冷雨天最易患面瘫

对策:季节转换时应保证充足睡眠,出门时在包里多备一件长袖衣服,并避免寒风当面,可用口罩或围巾遮挡头、脸部。晚上睡觉时也要做好保暖措施。

食疗方:取防风15克、葱白6克,水煎取汁、去渣,再将30~60克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倒入药汁,煮成稀粥,温服。可祛风解表散寒,尤其适用于风寒袭络引起的面瘫、肌体肌肉酸楚等。

腰颈关节痛提前预报天气

对策:及时做好关节保暖工作,还可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减轻关节负担。

食疗方:鲜牛奶、大豆等食物富含蛋白质,对预防关节炎、减少关节炎疼痛有辅助作用。

秋风秋雨愁煞人

清新花茶疏郁又安眠

秋季气温下降,日照减少,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

对策: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心理调节,保持乐观情绪。最好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中午适当小憩10~30分钟来化解困顿情绪。宜多去户外运动或旅行,寄情山水,开朗心情。

食疗方:茉莉花茶能安定情绪、舒解郁闷,熏衣草茶可松弛消化道痉挛、消除肠胃胀气、助消化,还可缓和焦虑及神经性偏头痛、安神助眠。桔梗茶:取桔梗10克、适量蜂蜜,冲入适量沸水,5~10分钟便可饮用,能宽胸润肺。

本文选自《食品与生活》2015年11月刊

作者:赵非一

专家:陈丽云、蔡希、洪钰芳、许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自来   麦冬   滋阴   多事之秋   关节炎   肉类   面瘫   嘴唇   对策   气象   干燥   情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