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常称的“阿里味”是什么?

阿里作为国内的互联网巨头,除了核心的电商(淘宝、天猫)之外,还开展了大文娱、游戏、云服务(阿里云)等业务,阿里的员工理应受到其他互联网公司的追捧。但是实际上,阿里的出来的员工常被调侃为拥有“阿里味”,在阿里待得时间越久,味道越浓厚。那么,阿里味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阿里味的来源

提及阿里味,一定离不开PUA。其实“阿里味”可以总结为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大公司病,只是结合阿里独特的企业文化更加畸形。当大型企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时,员工很难有上升通道,一些既得利益者把控着晋升空间,优秀的员工很难通过个人努力向上发展。

员工久而久之会发现,努力干活说不定还会提高背锅的概率,如果出现一次事故就很有可能背低绩效、晋升无望。成熟的业务考核方式也基本是固定的,出错的次数越少,工作内容包装地越高大上,最后的考核结果也可能更好。这就造成员工开始成为“混子”、领导将责任推向下属。简称有功劳大家一起争抢,出了问题疯狂甩锅。

所以阿里味也可以简单总结为:1、向上汇报疯狂画饼,放大自己的价值;2、对待合作方疯狂甩锅;3、对待下属疯狂PUA,活是下属干,功劳是自己的;4、通过抱团形成利益共同体。

阿里味的典型示例

拿一些经典案例进行举例,向上汇报时,“阿里味”是左一个抓手,右一个赋能,将简单的含义复杂化,用各种高大上的词汇去粉饰自己的产出。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就完全不知所云,沟通成本也通过这些词汇被无限放大,企业效率也比较低。

和下属谈话时,“阿里味”的领导是疯狂PUA,并不会明确告诉下属应该做什么,当下属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时,就会疯狂贬低下属,给下属3.25(最低绩效)。“其实我对你是有点失望的”也作为PUA的经典开场白,“阿里味”PUA的语句也可以写成一本“圣经”了,下图是典型的套话。

阿里味为什么能够一直存在

“阿里味”存在这么久,内部高层其实是十分清楚的,但是这种模式在阿里内部已经“根深蒂固”了,大部分人的行为都按照上述的准则进行,很难会出现从内到外的革新。新人如果不能迅速融入,就很容易在这个环境中主动或者被动淘汰。能够适应的新人也自然而然地继承了“阿里味”这一套,所以企业文化就进入了“阿里味”死循环。

结语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你知道“阿里味”是什么了吗?如果你喜欢本文,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阿里   企业文化   功劳   绩效   下属   词汇   本文   员工   新人   疯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