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争取诺奖时候已到来,怀柔一号准备就绪,正严密等待中

2020年发射的怀柔一号卫星,能够对高能电磁对应体进行研究,可监测各类高能爆发宇宙现象,比如快速射电暴,X射线双星爆发等,同时引导多波段望远镜进行观测。可以认为,怀柔一号这套体系,加上我们近年来重点布局的X射线观测网,已经为获得诺奖打造出硬件基础,各项设施准备就绪,正严密等待中。

宇宙印象 独家 深度科普栏目第1619期

在2002年,美日科学家贾科尼、戴维斯、小柴昌俊等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领域是在探测宇宙中微子方向有了开创性的贡献。

图注:宇宙中微子的想象图

1987年,小柴昌俊使用超级神冈探测器首次探测到中微子,来自超新星SN1987A,证实了戴维斯提出的太阳中微子与理论预言的差值,这是天体物理学中极为重要的关于中微子的突破性研究。

图注:超级神冈探测器是取得诺奖的硬件基础

美籍科学家贾科尼则在X射线天文学领域有了重要发现,1962年,贾科尼使用探空火箭发现了第一个宇宙X射线源:天蝎座X-1,这是一个距离地球大约9000光年的X射线辐射源,辐射来自伴星与中子星的共生物质。

X射线天文学和中微子天文学都是现阶段对宇宙天体的观测方法,中微子天文学是以中微子为流量的探测手段,其形成于恒星内部的核反应,或者是超新星爆发,X射线天文学则是以X射线辐射作为探测手段,属于电磁探测方法,也是高能天文学的范畴。

图注:2020年发射的怀柔一号卫星,能够对高能电磁对应体进行研究

X射线天文学近几年成为我国空间天文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2017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该探测器能够对黑洞、中子星X射线双星进行观测。

2020年发射的怀柔一号卫星,能够对高能电磁对应体进行研究,可监测各类高能爆发宇宙现象,比如快速射电暴,X射线双星爆发等,同时引导多波段望远镜进行观测。可以认为,怀柔一号这套体系,加上我们近年来重点布局的X射线观测网,已经为获得诺奖打造出硬件基础,各项设施准备就绪,正严密等待中。

图注:引力波探测星组

接下来,还有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空间变源监视器卫星等都会相继进入轨道,这意味着我国的X射线天文学将迎来一次较大跨度的发展。当有重大成果被发现时,中国科学家也有可能接近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比较中微子探测,X射线天文学能够研究宇宙中的高能事件,这些事件也被我们所熟知,比如超新星爆发、活动星系核、伽马射线暴、X射线双星等。但我们洞察到宇宙高能事件背后的运行机制,也能掌握大多数宇宙现象的奥秘。宇宙印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双星   中微子   诺贝尔   射电   超新星   天文学   射线   探测器   严密   电磁   宇宙   中国科学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