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假、陪产假还有10天育儿假,山东这些父母能享受到福利

作者 | 于平


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提出——

加快构建生育友好环境,符合政策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女职工增加六十日产假,配偶享受不少于十五日陪产假,3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计不少于十日育儿假。

作为人口大省,山东此次在促进生育的举措上可谓力度空前,不仅增加产假、陪产假,而且专门设立了育儿假,意在减少年轻家庭后顾之忧,让那些“有时间生娃、没时间带娃”的父母们,有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

类似育儿假的举措,并非个例。

新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父母育儿假。正因如此,目前已经有多个省份新设育儿假,假期天数集中在每年5至15天。

不过,从育儿假的实施看,情况并不让人乐观,一些用人单位不配合,婴幼儿父母不敢休新闻并不少见。

2022年1月初,某公司员工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称,自己于去年8月生育一子,当地公布育儿假政策后,其向公司咨询是否可休假,公司称暂不执行规定,未予准假。

上海一名网友则提到,企业为员工申请育儿假设置了门槛。比如,申请需提早4周,且需证明家里无人带小孩。此外单位解释,育儿假是企业可以执行,而非必须执行。

武汉一家证券公司的从业人员说,公司已设置了育儿假流程,但单位也无人提出休假。自己尽管符合休育儿假的条件,但在比拼工作时长的大环境下,感觉休了会影响个人考核。

出现这样的结果,当然并不让人意外。

眼下,在鼓励生育的社会氛围之下,各地在延长假期上不断加码,导致企业已经不堪重负。由于人力成本高居不下,大部分企业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多余的人员。

给员工更多更长的假期,意味着企业必须雇佣更多人员,付出更多薪酬,从而进一步推高企业的用人成本。

有人口专家测算了育儿假成本,测算结果显示,从全国平均来看,符合休育儿假条件的每对夫妻所在企业,需要为每个孩子承担1.72万元的育儿假直接成本。

截至2022年4月底,通过对27个出台育儿假规定的省份统计显示,有21个省以“育儿假视为出勤”“休假期间工资照发”等形式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4省未明确育儿假支付来源,只有广东、湖北规定要建立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

2018年1月30日,山东省济南市,春运大潮中返乡的二孩家庭。来源:视觉中国

育儿假成本,企业需要承担至少八成,社保性成本只占两成,这就意味着,类似育儿假等看似促进生育的政策,对企业而言,就是真金白银的损失,这极大降低了其落实育儿假政策的积极性。

最终对大部分人而言,不过是纸面福利。

真正能够享受这种福利的,只能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因为这些用人单位的人力投入有财政拨款做后盾,才能承担得起因此增加的人力成本。

设置育儿假,构建生育友好环境当然没有错,但是,生育假期的增加,不该简单是时间的数字加法而已,它更牵涉到责任的分担,打造合理公平的成本分配机制。

现在各地的政策,都是拼命减轻家庭生育成本,同时这些成本一股脑都转嫁到用人单位身上,让企业为员工生育买单,这对用人单位并不公平。

最终的结果,不仅不能让育儿假等规定真正落地,反而会加深用人单位和员工的矛盾,恶化职场环境,尤其让女性在就业市场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纵观全世界,生育福利属于一种最基本的国民福利,这就要求政府在生育成本分担上,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所以,在促进生育上,绝不能总是政府请客,企业买单,而是要合理分配国家、企业、个人的责任,减轻用人单位所要承担的生育成本。

如此,才能激发用人单位积极性,消除政策执行的隐形障碍,让员工的生育福利真正落地。


- End -

希望和你一起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产假   福利   父母   山东   假期   成本   员工   政策   环境   更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